“世界環境日”:聯合國人權專家呼籲各國履行人權義務抗擊空氣污染

2019 年6 月3 日

戴維·博伊德指出,每年,全球有70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其中60萬人為兒童。與此同時,全球90%的人口在呼吸受到污染的空氣。

他說:“無法確保人們獲得清潔的空氣構成對生命權、健康權和福祉權,以及在健康環境中生活的權利的侵犯。各國必須採取緊急行動改善空氣質量,履行其人權義務。”

戴維·博伊德指出,清潔空氣是享有健康環境權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他方面還包括清潔水源和充分的衛生、健康和可持續生產的食物,無毒環境,健康的生物多樣性和安全的氣候等。

戴維·博伊德說,“擁有健康環境的權利是人類福祉的基礎,150多個國家已經在國家和地區層面的對此予以法律認可。它應該得到全球性的重視,來確保每個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這一權利,同時遵守普遍和不歧視的人權原則。”

戴維·博伊德說,“世界各地都有許多減少空氣污染的成功案例,其中包括今年世界環境日主辦國中國。這些故事證明空氣污染是一個可以預防的問題。”

戴維·博伊德在最近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報告中重申了成員國需要採取的七個改善空氣質量的關鍵步驟:監測空氣質量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評估空氣污染的來源;讓公眾獲得信息,包括提供公共衛生諮詢;設立空氣質量立法、規定、標準和政策;在地方、國家甚至地區層面發展空氣質量行動計劃;落實該計劃並執行標準;評估進展並加強計劃以確保達標。

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戴維·博伊德敦促各國採取積極行動打擊空氣污染、改善健康、解決氣候變化並履行其人權義務。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