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月25日
華盛頓— 星期二(1月25日),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佈全球2021年度《腐敗感知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在100為滿分的標準下,中國得分45。透明國際研究人員表示,中國雖然不是墊底的國家,但其腐敗問題已經蔓延到國際間。
最新調查顯示,在180個國家中,西歐地區平均得分最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低。位於榜首的最廉潔國家是丹麥、芬蘭、新西蘭,均為88分;美國67分;中國45分。得分最高的西歐地區平均為66分;最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得33分。全球三分之二的國家在50分以下。
卡爾曼:中國得分45,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透明國際美國辦公室主任加里·卡爾曼(Gary Kalman)告訴美國之音,報告顯示,世界貪腐形勢處於停滯狀態,多數國家低於50分,“中國比前一年的42分有所進步,不屬於表現最壞的。不過,在一些地方,沒有真正符合法治定義的國家,所以它們沒有獨立的司法體系;它們不允許公民社會、媒體等,在沒有政府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擁有開放空間。這樣的情況不會給分數的可持續性增加信心。”
卡爾曼說,中國獲得45分“肯定不是可以開香檳慶功、慶祝它不是一個貪腐國度的分數”,“如果美國祇得45分,那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場危機。美國獲得67分,我們認為這是個低分,還維持在2012年以來的最低谷。我們只能說,美國的貪腐形勢沒有進一步惡化,已經'止血'了,僅此而已。”美國前一年得到的評分也是67。
卡爾曼還指出,中國的情況在許多方面引發關注,“因為中國扮演著全球參與者的角色,腐敗問題超出其國內邊界。我想要說的是,你必須用超越中國國界的眼光看向全球,才能充分了解中國腐敗造成的衝擊。腐敗感知指數僅僅衡量國內貪腐,並不衡量國家之間的非法資金流動。”
美國非政府組織公民力量副主席韓連潮博士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國務院研究室、發改委、人民銀行、國資委大約兩年前的調研報告稱,中國有一萬五千多億美元資產流失在海外,主要在西方,其中大部分在美國。估計實際的資金流失程度、資產轉移的數額,要遠大於中國官方的數字。”
2021腐敗感知指數報告指出,一些過去曾經得分很高、有效對抗貪腐的民主國家正在走下坡路;許多這樣的高分國還是海外個人貪腐的庇護所。
卡爾曼告訴美國之音,“腐敗感知指數”每年刊發時,都會觸及同樣的問題,就是那些曾經得高分的歐洲國家和美國等地的主要金融中心,如何協助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貪腐行為,“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透明國際美國部所針對的問題之一。美國經濟體量如此之大,而我們在反洗錢法和防止非法資金流動方面的政策中存在很多漏洞。”
韓連潮說,在美國這樣強調司法公正的國家,要分辨和確定流入資金的合法性,其法律門檻是非常高的。
西方對中國貪腐的記錄
在德國柏林的透明國際研究專家羅伯托·馬丁內斯·庫庫奇卡(Roberto Martinez B. Kukutschka)告訴美國之音,該機構的“腐敗感知指數”收集、比對和綜合了國際專家和包括世界銀行等在內的國際機構的評估,“是他們在中國進行本土調查獲得的數據。”
庫庫奇卡舉例說,透明國際在編纂2019年的“全球貪腐晴雨表”(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亞洲部分時,就在中國進行了實地民調。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那時在中國民調時發現,當我們問到對政府的看法時,受訪人的評價都很好,但有趣的是,當我們談話深入到貪腐經歷時,詢問他們是否行過賄,我們發現,中國是亞洲地區行賄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庫庫奇卡說,眾所周知,貪腐難以衡量,需要依賴多方信息,實地民調是至關重要的一環,“2019年那次,我們就中國的五個公共服務行業詢問了受訪人的行賄經歷,包括衛生,教育,警察,以及獲得駕照(車管局)和護照(公安局)這類文件的公共管理領域,發現有28%的中國民眾實際上為了獲得政府的服務,而向政府公共服務人員支付賄賂。”
庫庫奇卡說,他們當時訪問了覆蓋中國各地的兩千名普通民眾,有農村的、城市的,各個年齡層的,合理比例的男性女性,不同的社會經濟階層,“當然,這樣的民調我們不是每年都做,因為很貴。”
透明國際美國辦公室主任卡爾曼說,中國的腐敗行為越過邊境,流向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以外援和腐敗合同等方式,進入包括非洲在內的地方。
中國在非洲擴張二十年多來,始終被質疑把貪腐帶向非洲,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否認。
BBC曾經引述其非洲商務編輯馬多沃(Larry Madowo)的分析稱,美國有《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等法規,專門規管美國公司在外國不可以用賄賂等不正當方式在當地取得合同,但中國就沒有類似的法規。
習式反腐作用幾何?
《2021腐敗感知指數》指出,“儘管貪腐可能是個多方面的問題……但貪腐、人權侵犯和民主式弱是個邪惡週期,要終止它,人們應該要求政府支持問責政府的權利,恢復和加強憲法對權力的限制,打擊跨國貪腐,以及支持對政府財政的知情權。”
韓連潮博士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沒有從制度根本上解決權力尋租,所以貪腐不可能根治,“這牽涉到很多利益鏈條。權錢合為一體,官員財產到現在都不敢公佈,說明害怕老百姓監管,不願意他們監管,注定有資本對權力的尋租。只要有權力尋租,就不可能消除腐敗。”
《腐敗感知指數》從2012年首次發表以來,中國的分數一直在40左右徘徊,最低為2014年的36分,最高為2021年的45分。這也是習近平上台後反腐的10年。
透明國際美國辦公室主任卡爾曼指出,在習近平一路反腐中,中國的分數時高時低,但總體來說是一致的;類似的情況在別的國家也有,“就是打著反貪腐的旗號來當選上位,然後就是貪腐故態復萌。”
透明國際研究專家庫庫奇卡說,習近平的反貪腐儘管有一些作用,但是,獨裁政權作為壓迫性政府,在反腐敗時,僅僅針對那些妨礙當政者,或者損及當政者繼續掌權的腐敗現象,而且“習近平反腐使用的手段是鎮壓和打擊,不讓包括媒體和公民社會等發揮作用,因此很容易政治化。”
貪腐指數跌入谷底美國開始行動
這份2021指數報告指出,“政府高層官員大規模貪腐,通常把大量的跨國盜竊公共資金與大肆侵犯人權相結合。我們的分析顯示,這類貪腐手段通常得到在本報告中獲高分的發達國家的配合。這類貪腐行為加劇壓迫,讓獨裁者享受不義之財,在海外洗白自己的名聲,同時逃避問責。”
韓連潮告訴美國之音,國際貪腐正在損害民主制度,“這正是拜登上台後,把國際反腐問題提到更高處的原因。”
韓連潮指出,以美中之間為例,當巨額資金從中國進入美國,通過購買房產、公司、股票等各種方式融入美國的體系,其中多數都在華爾街掌握中;而且,大筆資金通常經過財富管理公司之手進行安排轉移和管理,“這必然帶到美國的政治層面,比方說,美國的政策說要加強監管,就會遭到華爾街的反對,這無形中侵蝕美國的民主政治。”
韓連潮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政府在上次民主高峰會議時,把反腐作為重要議題提出來,“在美國,如果有證據證明貪官的不義之財,將予以沒收,然後根據美國的政策,都將返還回原所在國的人權項目。”
透明國際主席迪莉婭·費雷拉·盧比奧( Delia Ferreira Rubio )說:“人權不單是反腐鬥爭中有也不錯的工具……確保公民社會和媒體有言論自由,並且掌握問責的權力,是通往根治社會貪腐的唯一可持續路徑。”
“2021腐敗感知指數”說,貪腐削弱政府保證其公民人權的能力;貪腐越嚴重,公民自由權受到的限制越多;公民自由權減少,對抗貪腐就越困難。
“透明國際” 秘書處首席執行官丹尼爾·艾瑞克森( Daniel Eriksson )說:“監督權力的最終力量要靠社會運動。只有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掌握的群體力量,才能最終產生出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