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短期延長,仍在談判 美國擔心什麼?

2024312

 

美國國務院上個星期四表示,美國和中國已同意將已經到期的《美中科學技術協議》延長六個月,同時表示,“國務院代表美國政府正在就修改、擴大和加強《美中科學技術協議》(STA) 內的保護進行談判。

分析人士表示,此協定涉及的範圍廣泛,要全然終止不容易,比較有可能的發展是對於協定進行重大調整與重新談判,而這也可能會連動影響到美中目前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AI)對話機制的建立。

分析人士還說,如果該協議終止,對美中雙方都不利,尤其對中國的損傷更大。

已有45年歷史的《美中科技合作協定》是在1979年1月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訪美時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的,是美中建交後兩國簽署的第一個正式合作協定,確立了雙方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框架,也是幫助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該協定的重要性在於發展出非常廣泛的美中科技合作生態系統,包括農業、能源、太空、衛生、環境、地球科學和工程、教育等領域,並且不只有人才與技術的交流,更包括大學、公司、專業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的互動合作。

大約每5年續簽一次的《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原本在2023年8月27日就已經到期,上一次續簽是在2018年。去年8月,兩國政府決定延長6個月再談判。

 

美中關係轉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李明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美中科技合作協定》主要是從官方機制的角度讓兩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有了法律基礎,為雙方在各行各業的交流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是過去幾十年來美中關係不斷發展、不斷加強的一個重要面向。

“現在針對這個協定發生的這些變故,主要就是因為美中關係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李明江說 。

他表示,過去美中能有這樣的科技合作協定,並且在很多領域得到執行,是因為美國對華政策的根基是“接觸”,但現在美國把兩國關係定義為“戰略競爭”,並在高科技或一些技術領域對中國進行限制與打壓,正是這種美中關係大背景的變化,才會給美中科技協定帶來比較大的不確定性。

他說,其次,美國也不希望看到中國在科技方面迎頭趕上美國,甚至超越美國,所以它利用各種方式,包括出口管制、制裁,也包括可能縮小科技協定交流管道等方式,來達到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中國科技進步的目標。

一些分析人士說,當前美中之間的互信十分薄弱與不足,加上中國崛起,已非當初1980年代或1990年代的中國,是美國尚不續簽的主要原因。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在《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的合作中,中方會限制美方研究人員對某些在中國領域進入與使用的許可權,在資料分享與實驗結果的公佈上似乎也會打折扣,甚至在某些美方資助的研究專案上,也會拒絕美方研究人員的訪問。而該協定雖也能讓中國的人才赴美學習,提供資金讓中國發展其基礎科學實力,但有研究顯示,在2017年,美國發現中國提出的400多項專利都與協定當中的合作專案有關,並且這些專利甚至都已商業化,但美方並未從中獲利。

楊一逵說:“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國在科技合作中並非完全值得信賴的夥伴。再來美方也認為說,中國正利用這個《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的平臺與機會迎頭趕上美國。”

 

乾淨能源競爭

楊一逵認為,另外一個讓美方考量的重點是在該協定下,美中自2009年11月開始合作的乾淨能源計畫。因為美方有專家認為,這個計畫鋪墊了中國目前在乾淨能源與電動車電池上強勢的領先實力。中國目前控制著全球41%的鈷礦開採和半數以上的鋰礦開採。有業者估計,到2030年時,中國的電池產量將是其他國家總合的兩倍多。

他說,換言之,中國已經改變,特別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統治下,中國的能力以及對科技的研究和技術的獲得,不但已非昔日的中國,而且更具侵略性與擴張性。

 

加強有效監督

楊一逵說:“這樣的發展就是《美中科技合作協定》沒有預料也沒有應對的面向,所以當前美方認為,這樣的協定需要進一步修正,可能需要被賦予更有效的監督手段,防止關鍵技術的外流以及竊取。”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的背景來自於美國當時希望能實施聯合中國、制約蘇聯的“聯中制蘇”戰略。但因為中國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摧殘,在科學研究和知識傳遞方面非常落後,所以美國在很多科研方面資助中國,試圖把中國“撐”起來,才有辦法去“聯中制蘇”。因此,《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對中國近40年來的進步成長扮演關鍵性角色。

分析人士說,該協議當時簽署的動機是讓中國融入國際科學界,幫助中國改革開放。但中國現在“撐”起來了,用的卻是竊取西方大量知識財產權的方式,應用在自身的軍事科技和商業上,讓美國及其盟友感到憤怒。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安全倡議研究中心主任伊恩·博伊德(Iain Boyd)曾對美國之音說,如果美國拒絕簽署這個協定,就是向中國和全世界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美國受夠了中國盜竊知識財產權,並且會認真公開對抗這種行為。他說,這基本上反映了一種社會思潮,這不是個體的想法,而是基本上反映了美國人的想法。

 

政治考量?

不過,羅慶生說:“我覺得基本上他們應該會繼續簽下去,這個可能性是比較高的,因為續簽與否,它其實是一個政治性的考量 ”

他表示,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在美中對抗下,拜登如果對中國示軟、示好,在選票上會比較吃虧,也容易給對手找到攻擊把柄,所以目前的政治氛圍並不適宜對中國表達友善。

但他也說,如果這項協定真地終止的話,對美國不見得比較好,因為不瞭解對方的研究成果到達什麼程度,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對美國是不利的。就好比二戰時期的“曼哈頓計畫”,愛因斯坦領銜寫信給美國總統,擔心德國可能會比美國早一步發展出原子彈一樣,“這個基礎就在於科學家們互相瞭解彼此的科研進展”。

羅慶生說:“如果說你缺乏這樣的瞭解的話,也許中國大陸會發展出什麼黑科技你都不知道的,一旦在真正發生出問題的時候,你會大吃一驚。”

 

寒蟬效應

他還說,雖然即便這項協定終止,並不代表美中雙方就不能進行合作交流。但少了很多官方常態化、制度性的安排,確實會減少很多交流往來,尤其會對科研人員產生一種“寒蟬效應”,擔心“政治不正確”,從而阻止了雙方共同創造科研成就的機會。他認為,畢竟科學是“人類”層級,遠高過“國家”層級。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一逵說,《美中科技合作協定》涉及的範圍廣泛,要全然終止不容易。比較有可能的發展是對於協定進行重大調整與重新談判,同時美方將深化與歐洲、日本與臺灣等理念相近國家的科技合作,來共同面對中國的挑戰。

他並認為,當前《美中科技合作協定》的談判可能會連動到美中目前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AI)對話機制的建立。

 

連動AI對話機制建立

他說,2023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在三藩市會面時,共同提出建立AI政府間對話機制的必要性。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今年2月也提及,美中的AI對話機制將在今年春季啟動,時間點差不多就在現在。

楊一逵表示,從美方的角度來說,與中國保持AI科技發展的對話,有助於理解中共解放軍對於結合AI與擊殺鏈的嘗試,以及其他AI的軍事化用途。目前看來,美中雙方都期待可以在AI的資料分享、發展安全,以及使用標準上能夠有一個合作的對話機制與框架。

因此,楊一逵說:“我認為美中的科技競爭會持續,但這不表示美中兩國在其他非關軍事與國安的科技合作面向不能找到有共同利益的標的。至於在AI的領域,兩國勢必需要建立護欄,以及可以共同自我克制的對話機制。”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海外版3月4日發表《續簽美中貿易協定需要理性思維》。早前美國國務院說,談判仍在繼續。這顯示雙方並未放棄,仍致力於繼續交換意見。

 

續簽不影響制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專案主任李明江表示,《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如果終止,對兩國都沒有好處,但中國的損失會更大,因為事實就是美國在科技方面還處於領先地位。然一但終止,對國際社會在共同應對公共衛生、氣候變遷,或環境保護等問題上將造成不利影響。

李明江強調,《美中科技合作協定》體現了現在美中關係負面發展的一個表像,但更實質性的是美國針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具體制裁政策,而這些制裁政策其實跟這項科技協定沒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即便這項科技協定在經過修改後續簽了,美國對於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打壓還是會持續,因為這是美國當前處理跟中國關係總體戰略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部分脫鉤的一個體現。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