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國際合作是世界氣象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訪世界氣象組織助理秘書長張文建

2019 年 9 月 10 日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前身是國際氣象組織(IMO),成立於1873年,是聯合國系統中僅次於國際電信聯盟的資格最老的國際組織。該組織中國籍的助理秘書長張文建7月中旬從日內瓦趕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一系列重要會議,聯合國新聞利用這一機會對他進行了專訪,請他就該組織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的關係發表了看法。請聽李茂奇的報導。

7月18日,聯合國紐約總部大樓內異常繁忙,參加經社理事會高級別政治論壇的代表不斷從一個會場走向另一個會場,世界氣象組織助理秘書長張文建是這川流不息人群當中的一員。雖然會務纏身,他還是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邀請,來到聯合國新聞的演播室,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我們的話題從世界氣象組織的歷史談起。張文建告訴我們,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是國際氣象組織,成立之初並不是一個政府間的組織,而是一個由主要國家氣象局局長組成的聯盟。

張文建:“我們比國際電聯的成立日期晚了幾年,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它是老大,我們是老二。這裡存在著繼承上的聯繫。由於有了全球電報,國際之間就可以相互交流氣象資料,有了氣象資料交流,我們才知道全球的天氣是什麼狀況。否則的話大家都相互分離,資料無法傳遞,無法交換。正是有了這種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們認識到,大家可以在一起合作,相互交流氣象資料,看到大範圍的天氣資訊,即時做出預報和預警。於是,在1873年,召開了第一次世界氣象大會,國際氣象組織也應運而生。1950年,氣象組織決定將該組織升格為政府間組織,隨著《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的通過並得到各國批准,世界氣象組織宣告成立。1951年,世界氣象組織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一個特設機構,代表聯合國系統官方關於天氣、氣候、水及其相關環境的權威聲音。”

張文建表示,人們一般都會將氣象理解為天氣,實際上氣象這個詞涵蓋了天氣、氣候、水和相關環境領域,是一個大的廣泛的概念。起初,人們認為天氣的範疇就是天氣好一點、壞一點、冷一點、熱一點,如颳風下雨就打傘,但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氣象對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天氣、氣候、水作為人類發展的自然環境要素,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張文建:“世界經濟論壇每年都發表全球風險報告,該報告從全球經濟的角度得出結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跟其他因素相比都是最高的。世界氣象組織近年來一直在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同天氣氣候之間的關係以及全球的天氣氣候災害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2019年3月,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發佈了《2018年世界氣象狀況報告》。 古特雷斯秘書長說,這份報告無疑對全球對氣候變化有懷疑態度的人敲了一次具有現實意義的警鐘。氣候變化已經在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次報告發表後,古特雷斯秘書長任命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教授為氣候變化行動峰會科學組的負責人,責成他從科學、技術和事實的角度,對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社會及其各個方面造成的日益嚴重的影響進行評估。”

在氣候變化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近年來發表了數份振聾發聵、具有深遠影響的報告。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一委員會的堅強後盾就是世界氣象組織。該委員會由世界氣象組織同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30多年前共同建立並在其後的發展中給予了巨大支援。張文建表示,該委員會在去年發表的關於氣候變暖升溫1.5度的報告為世人再次敲響了一記警鐘。報告表示,我們距離實現全球變暖1.5度的目標並不遙遠,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將會大大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與上升兩度或2.5度、甚至是3度相比,上升1.5度,人類還可以管控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但如果超過1.5度,很多情形將超出人們的想像。

張文建告訴我們,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還委託撰寫了《世界冰凍圈報告》,《全球海洋報告》等其他文獻。《世界冰凍圈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對冰凍圈和水資源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喜馬拉雅、青藏高原號稱亞洲的水塔。如果氣候變化對亞洲水塔的影響在將來造成水資源的不穩定,無疑將對人口眾多的亞洲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70%的地球表面是海洋,90%的全球變暖效應會被海洋所吸收,吸收後會加速海洋的酸化,海洋酸化後會對許多生態系統造成影響。世界氣象組織正在和教科文組織一道啟動一項海洋10年計畫,從2021年至2030年對氣候變化對海洋的影響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這也是明年聯合國第二屆海洋大會重點關注的議題。張文建此次前來紐約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參加聯合國第二次海洋大會的籌備工作會議。張文建告訴我們,除此之外,在紐約期間,他還將參加聯合國減災防災高級別工作組會議。

張文建:“2017年,在加勒比海地區兩周內接連出現三次超級颱風,2017 年經濟損失達到3300億美元,3300億美元當中只有45%上了保險。因此世界氣象組織也在致力於減災防災工作,使得大家能夠預防、減少這種災害,包括人員死亡。今年熱帶氣旋“伊代”在南部非洲登陸,給莫三比克、馬拉威和辛巴威造成超過1000的人員死亡和巨大經濟損失,世界氣象組織專門向當地派出人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如何在未來建立一種機制,利用新技術和政府的協調能力,向不發達國家提供防災減災幫助,以將災害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減小到最低程度。”

世界氣象組織成立以來,特別是從1963年啟動全球天氣監測計畫以來,全球天氣預報準確性越來越高,預報的時段越來越長。三天到五天預報的可靠度已經達到90%,七天到兩個星期預報的可靠度也越來越高。張文建表示,這都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協調和促進國際合作的功勞。

張文建:“如果沒有世界氣象組織,大家還處於分離狀態,沒有一個全球合作的機制的話,任何一個國家,不管它有多大,都不可能做出超出一天的預報。由於大氣流動的本性,世界氣象組織的合作不是人為形成的,而是自然的業務需求驅動大家走到一起,這是世界氣象組織的一種特色文化,就是大家像一個大家庭。大家每分每秒都在無償地準時交流氣象資料。世界氣象組織通過設置大的氣候氣象專案,將資料的標準化、觀測的標準化和服務產品的標準化提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這樣的一種全球協作建立在當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之上,在實施業務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個大家庭和團體開展合作,交換按照規定的標準所製作的觀測資料,然後進行資料管理,進行大型電腦的處理,最後產生一種模式的輸出,這一模式輸出具有很強的科學技術含量。如果沒有這麼多世界科學家的合作,光有資料,同樣你也做不出非常高可靠度的天氣預報。事實上,各國和各個組織都在從這一天氣預報中獲益。”

張文建表示,中國是氣象組織的發起國,從一開始,中國就認識到世界氣象組織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世界氣象組織工作的力度的廣度越來越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認可。2008年,中國對世界氣象組織的財政貢獻大概是3.8%,當時的排位大概在第11位,而後每年排位都提高兩位,現在中國排在第三位。按照聯合國從2020年開始的新的繳納標準,中國已超過日本,躍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會費增加的部分就有280萬美元,總貢獻約為800萬美元。在教育培訓方面,中國每年為非洲最不發達國家提供獎學金,這在世界氣象組織會員國當中也名列首位。除此之外,中國在氣象方面的先進理念和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日益成為世界氣象組織不可多得的財富。

張文建:“最近幾年,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理念、發展戰略和服務的理念及其社會經濟效益為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樹立了典範,甚至發達國家都要從中國的經驗中汲取營養,例如中國超強的服務超前意識和全國佈局的氣象服務體系等。中國氣象局一直是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的成員。世界氣象組織在全球有193個成員,而執行理事會成員只有37個,亞洲只有六個席位,但中國一直是執行理事會成員。每年,中國都會利用召開執行理事會的機會,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實力,為世界氣象組織的發展建言獻策。中國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得到認可。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空間計畫有七個衛星是由中國支持的,是世界氣象組織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時提供靜止和極軌業務氣象衛星的國家。中國對全球衛星觀測系統的貢獻也是最大的。中國全國有200多部雷達,有2000多個國家級的台站,這些資料都是全球預報和監測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國在業務和技術方面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張文建於2008年加入世界氣象組織,任觀測與資訊系統司司長和空間計畫主任。在此之前,他是中國氣象局的副局長。主修衛星氣象學並獲得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理學碩士學位和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他,在中國氣象局工作的歲月裡可以說“戰功卓著”;支持開展了中國氣象現代化的戰略研究和計畫,領導制定了中國氣象衛星計畫十年(2000-2010年)計畫並負責監督其實施,包括風雲二號(地球靜止衛星)和風雲三號(極軌)衛星的開發及運行。

加入世界氣象組織後,由於工作出色,張文建於2016年6月被提拔為助理秘書長。他表示,加入世界氣象組織後,他同中國氣象局的聯繫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他不但關注中國氣象局的工作,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機會來傳達世界氣象組織的理念,並使中國的理念在世界氣象組織當中發揮引領作用。他表示,世界氣象組織需要中國的先進經驗來引領,這使得中國職員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協調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張文建表示,祖國的發展,特別是近40年在改革開放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對於中國人走向國際舞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文建:“搞自然科學的人知道,在數學中講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作為必要條件,一個人作為一個個體首先必須要努力學習,你要具有很強的專業本領和素質,因為在聯合國的這一國際舞臺的任何一個崗位,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特別是像我們這樣一個以科學和技術為主要業務的組織,你要有一個專業方面非常強,你要讓別人信服你是本領域具有高超的專業素質的專家和高手,這個必要條件是你在世界氣象組織這樣的專業化國際組織中立足之本。。雖然我們的任務是組織各國進行科學技術合作,但首先你要有資格來說我可以同世界頂尖的技術高手對話,你能夠深入地理解專家們的想法,同時也讓大家可以瞭解你的想法並引領大家達成共識,通過你的實際經驗和常年的專業知識積累、對包羅萬象問題的認識,讓大家承認秘書處的人還是非常稱職的。但是個人的素質和能力這是一個必要條件,但我更想強調的是,我在世界氣象組織12年的工作經驗表明,祖國的強大和對中國國際職員的支持才是充分條件!這種支援給中國職員帶來越來越強的信心。祖國作為我們的強大後盾,支持你在聯合國體系中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這一點非常重要。”

張文建表示,走向國際舞臺,還要充分地考慮到多元文化。因為這是一個國際舞臺,你要使你的想法和做法被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所接受,就要學會在日常工作中對員工和同事們更多的鼓勵和認可,以及在非原則問題上的包容和妥協。

張文建告訴我們,世界氣象組織目前正在進行改革,這一改革圍繞三個加強:一是加強世界氣象組織與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對接;二是加強內部的整合,將8個技術委員會整合為兩個大的技術委員會和更加開放的研究團隊;三是加強夥伴關係,包括加強同聯合國所有有關組織、開發夥伴(例如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等)以及區域合作組織的合作。他表示,世界氣象組織希望通過這三方面的改革,能夠使世界氣象組織為人類、為聯合國體系做出更大的貢獻。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