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推動能源轉型、支持中國新冠後的綠色復蘇 —— 專訪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

2020 年 7 月 28 日

2020年,一場空前的新冠病毒病大流行給世界許多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反思人類與自然的共處模式並宣導綠色的生活方式。中國作為最初對疫情做出應對的國家目前正在實施哪些方案來實現綠色、可持續的恢復?新冠疫情帶來哪些有關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和啟迪?聯合國新聞為此專訪了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請他就環境署如何支持中國從新冠疫情中更好地恢復發表看法。請聽張立的報導。

雖然2019冠狀病毒病仍在世界許多地區蔓延,但許多國家已在考慮和制定新冠後的復蘇計畫。對此,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抓住機會,建設更可持續、更具復原力和更具包容性的社會和更美好的家園。

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表示,聯合國環境署與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數十億人站在一起,呼籲各國政府在制定經濟復蘇政策和方案時,將治理環境污染以及應對刻不容緩的氣候危機一併考慮在內。如何更好地重建尤其關係到中國實現2021-2025年“十四五計畫”的進程。

塗瑞和:“我們都知道,‘一切如常’這個選項已一去不返了,需要‘更美好重建’。聯合國建議,我們必須將此次危機轉化為改善生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機遇。當前正是中國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節點,如何紓困復蘇和‘更美好重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國生態環境部通過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管道,邀請委員會委員們為‘十四五計畫’提供政策建議。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安德森女士作為該委員會的外方副主席,帶領環境署專業團隊提出如下建議:推動包容性的綠色發展、綠色復蘇,構建綠色供應鏈,促進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用好綠色金融和綠色投資政策杠杆;建設可持續基礎設施;制定氣候變化法、能源轉型、適應氣候變化,改善空氣品質。環境署認為這些建議與中方秉持的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高度契合的。 環境署提供的政策建議中還有特別的一點,期待中方深化國際合作,尤其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同國際社會分享抗擊疫情、推動綠色復蘇、改善環境品質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實踐。”

塗瑞和表示,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處與聯合國各個駐華機構一道,積極支持中方抗擊疫情,並為聯合國與中方在疫情後進行可持續發展合作建言獻策,同時將聯合國有關機構和環境署關於全球疫情的分析評估報告、關於疫情後“更美好重建”的相關建議分享給中方有關研究機構和智庫,並將與疫情有關的醫療廢物處置處理、生態環境方面的新政策通過環境署管道分享給國際社會。

新冠疫情為能源轉型帶來契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6月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新冠大流行對化石燃料行業造成嚴重衝擊,而得益于技術進步、規模經濟和激烈競爭,風能和太陽能的成本不斷下降。因此,塗瑞和表示,將清潔能源置於新冠後經濟復蘇方案的核心是應對全球疫情的最佳政策選項。

塗瑞和:“得益于技術進步、需求增大和競爭效應,過去十多年以來,風能和太陽能的利用成本不斷下降, 2019年新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廠的電力成本比10年前降低了80%以上;2019年全球新增淨發電量中,接近78%來自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及廢棄物、地熱和小水電,這也提供了一個佐證。因此將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置於2019冠狀病毒病經濟復蘇方案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綜合效益最佳的政策選項。”

塗瑞和強調,在當前危機緩解後,還要加強運輸業、建築業和工業的低碳發展。

塗瑞和:“比如可以選擇支持建築行業建造一些低耗能、高能效的建築;對交通和汽車行業的救助紓困,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更大承載能力、更加綠色的公共交通系統以及電動汽車和高效電池技術;對那些投資于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改善運營方案的做法和企業給予扶持和資助。這些措施既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又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從而有利於促進《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

保護生物多樣性 人人有責

塗瑞和指出,新冠疫情讓人們親身體驗到了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繫,而頗具里程碑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原定於今年10月在中國昆明舉行,現因疫情被迫推遲。但塗瑞和表示,中國作為主辦方仍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籌備工作。

塗瑞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原計劃2020年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行,因為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將推遲到明年五月下旬舉行。這次大會將評估過去十年來生物多樣性保護計畫的實施情況和所取得成就,確定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制定2020年後新的十年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動框架,並對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能力建設和資金籌集等議題做出相應決定,促進世界朝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願景邁進。所以這次大會在《公約》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備受各方關注和期待。新冠疫情流行,對社會經濟方方面面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前所未有,突顯了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繫,可以預見,這個大的背景為COP15達成兼顧保護雄心和實施效力的目標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塗瑞和表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仍然面臨嚴峻挑戰。按照目前這種不利趨勢繼續下去,預計將使得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很多相關指標難以實現。最新的研究報告表明,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風險。為此,他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工作提出了建議。

塗瑞和:“對各國政府來說,一是應該統籌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議程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優先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確保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取得雙贏;二是制定並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法,打擊違法;三是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和行動計畫;四是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各相關部門的統一協調機制,形成保護的合力;五是籌集資金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專案、工程和能力建設;六是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各界保護意識,強化資訊公開和監督,動員並積極引導社會團體、企業和民眾等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的有效機制;七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履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國際公約,交流分享保護的經驗和實踐。”

塗瑞和指出,每個人也應為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自己的貢獻。

塗瑞和:“首先,要增強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關注生態環境資訊,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二是對企業和個人違反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三是自己帶頭,並帶動家人採取綠色、低碳、節儉的生活、消費和出行方式,節約資源能源,擯棄奢侈浪費不良習慣;按當地規定分類投放垃圾;四是關愛大自然,呵護自然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不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不隨意進入自然保護區,不購買、不使用珍稀野生動植物製品,拒食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五是參加環保實踐,自覺做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導者、行動者、示範者,積極傳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理念,參加各類環保志願服務活動,主動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建議,從自身的一點一滴做有益於保護環境的事。”

為青年種下環保的種子

今年時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環境署駐華辦公室舉辦了一場以“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青年對話活動。塗瑞和表示,此次活動旨在增進青年對聯合國的瞭解,吸引年輕人進一步瞭解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有更多的認識,從而引領青年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促進可持續發展、環境與氣候的行動中來。

塗瑞和:“為什麼與青年人對話呢?青年朋友們富有朝氣,富有激情和想像,敢想敢闖,有行動力,代表著社會的未來和前進方向。青年也是聯合國非常關注的群體。這次對話活動為青年代表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號召、動員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為幫助解決氣候危機、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出既有實際意義有富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介紹他們具有創新性並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這次通過騰訊青年平臺在三周時間內徵集到的540餘份提案,從中精挑細選出10份最具有想像力、具有創新性和行動力的提案,由提案作者介紹並與全國知名專家互動交流,青年們受益良多,同時這也是青年朋友們相互學習交流的一個好機會。”

瑞和在與年輕人互動中還總結出一句頗有號召力和吸引力的“金句” —— 保護環境是一種優雅,觀察大自然是一種樂趣。他說,在這樣一個危機後的歷史性時刻,希望能夠通過環境署的倡議為青年種下一顆環保的種子。

塗瑞和:“我更期待參加和關注這次對話活動的青年朋友們,把這次活動作為新的起點,把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作為自己終身的承諾和行為準則,這就相當於隨身帶著一顆良好的環保種子,隨著青年朋友們不斷成長發展,無論將來從事什麼工作、擔任什麼職務,都要履行這樣的承諾,這顆種子在水、氣、土、氣候條件允許時就會發芽開花結果,並帶動家人、朋友們來參與,擴大我們的朋友圈,只有這樣,我們的環境品質才能得到改善,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完整才能得以保存,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才能實現。”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