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 8 日
世界銀行4月6日發表的一篇博客文章指出,由於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和中產階級的崛起,東南亞已成為塑膠污染的熱點地區。但當地的廢物管理基礎設施未能跟上,導致大量廢品管理不善。新冠大流行導致口罩、消毒瓶和線上塑膠包裹的消量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
世界銀行的一系列研究指出,在泰國、菲律賓 和馬來西亞,可回收塑膠的材料價值喪失了75%以上,相當於每年有價值60億美元的塑膠被一次性使用而不是回收和再利用。
在這些國家中,只有18%到28%的可回收塑膠被回收和再利用,大多數廢棄的塑膠包裝不僅污染環境,而且也喪失了對這些經濟體的價值。
因此,文章呼籲改變塑膠製品的使用和管理方式,説明各國向迴圈經濟轉型。目前,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已經制定了迴圈經濟路線圖,以優先考慮與塑膠製品相關的政策以及在目標行業和地區進行投資。 全球領先的品牌和零售商已做出自願承諾,到2025年使100%的塑膠包裝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
文章指出,公共和私營部門正在攜手重新考慮解決方案並改變思維方式,將塑膠視為寶貴的資源和商業機會,例如泰國的塑膠和廢品管理公私合營夥伴關係,馬來西亞可持續塑膠聯盟和菲律賓回收與材料可持續性聯盟。
文章指出,基於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基於化石燃料的原料的替代材料仍然是一個利基市場,尚未得到地方標準或基礎設施的支援。
儘管有機會從回收塑膠中獲利,但一些市場的失利仍限制了私營部門的投資。此外,更便宜的原始塑膠繼續對回收塑膠的經濟性造成挑戰。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本地中小型企業無法從全球品牌對可再生內容的不斷增長的需求中獲利。
文章指出,迫切需要投資於本地塑膠廢品收集和回收基礎設施,以將塑膠廢品從垃圾填埋場、露天焚燒點和海洋環境中轉移。
文章指出,政府可以在制定標準和政策以增強對再生塑膠的需求,為全球和國內公司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以及幫助推動塑膠迴圈經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此,世界銀行正在開發創新的經濟方案,建立激勵機制並確定對可減少塑膠浪費的主要經濟部門的投資來促進“塑膠智慧投資”。
文章指出,政策上的選項包括要求塑膠製品的生產商和進口商負責處理塑膠廢物,以及包括稅收在內的經濟手段,以幫助淘汰不必要的塑膠製品。
文章指出,為了創造有利的環境,為主要消費產品制定和實施再生塑膠含量標準尤為重要。 這可以幫助將再生塑膠和原始塑膠的價格區別開來,並打造當地市場對再生塑膠和再生塑膠製品的需求。
文章指出,私營部門必須成為推動解決塑膠挑戰的關鍵合作夥伴,包括引入現進的材料、技術和融資創新,促進教育和參與,並加大清理工作的力度。
文章指出,為了促進向迴圈經濟的轉型,私營部門需要推廣環保的塑膠替代品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以支援其再利用和回收。這將有助於保持投資者與政府的利益一致,並從廢舊塑膠製品中創造價值,最重要的是,這將為更可持續的未來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