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網路截取
2023年8月8日
台北— 中國網絡監管機構週二(8月8日)稱,在公眾對過度使用人臉辨識技術表示擔憂後,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已發布規則草案,以監督國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管理。此草案是在北京通過發布一系列規則和法律來加強數據監管之際所提出的。
據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週二發布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草案稱,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並採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其補充道,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方案的,應當優先選擇非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方案。
草案表示,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或者依法取得書面同意。不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需取得個人同意的除外。
生物特徵識別,尤其是面部識別,在中國已經得到廣泛應用。2020年,當地媒體報導稱,一些地方公共廁所安裝了“人臉識別供紙機”,人臉識別被用來激活公共廁所裡的廁紙分發器,這在當時引發了公眾和監管部門的關切。
據報導,許多中國法院和地方政府此後已對過度使用面部識別的公司做出裁決並處以罰款。
中國網信辦週二發布的草案也稱,旅館客房、公共浴室、更衣室、衛生間及其他可能侵害他人隱私的場所不得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
草案補充道,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應設置顯著提示標識。
不過,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可能已被售至國外為他國政府監控人民使用。今年年初美國《連線》(Wired)雜誌報導,伊朗可能通過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監控女性是否遵守頭巾法,而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很可能是向伊朗提供面部識別技術的供應商。
中共8月初才起草《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擁有超過100萬人數據的服務提供商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合規審計,被認為是中共加強控制數據和信息的又一步舉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於2021年出台了第一部關注用戶隱私的法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遏制企業對用戶數據的過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