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呼吸道傳染病大爆發,新冠疫情後再現醫院人滿為患

20231125

 

自從今年1月初北京當局拋棄清零政策,將新冠病毒納入所謂“乙類乙管”後的首個秋冬季,中國多地出現了呼吸道傳染病的大爆發,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相當突出。

至11月下旬,支原體感染特別是兒童感染仍在蔓延並處於高位態勢,多地醫院從門診到住院部人滿為患,而多種病原體輪番來襲讓診療矛盾更顯突出。多位受訪者對美國之音講述的經歷顯示,家長和醫護人員目前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和網路輿情洶湧相比,中國官方資訊披露被認為遲滯且不充分。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下,中國官方11月23日向該組織通報了相關資料;世衛特別披露,中國官方向其表示目前未發現新的或不同尋常的病原體。

在各大醫院疲於奔命、協調內部資源保兒科的背景下,中國衛健委11月23日、24日連續表態,強調分級診療、就近就醫,加強保障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物資供應,鼓勵病人去基層醫院診療。官方24日發佈的最新研判顯示,中國今冬明春可能面臨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局面。

 

三甲醫院堪比春運火車站

醫院上下樓得排隊、人擠人堪比春運火車站,急診號等候時間24小時以上,家長自帶折疊椅,有人因排隊起糾紛憤而報警……11中旬開始,中國社交群組裡聚焦呼吸道傳染病的文圖、視頻熱傳。雖然中國部分專家在稍早前的10月份,對秋冬季會有呼吸道疾病發生做過預警,但網路資訊呈現出的疾病蔓延、爆發的嚴重程度,還是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

進入11月下旬,中國多地多家醫院兒科就診量激增,也證明瞭情況的嚴重性:新冠“乙類乙管”後首次出現了呼吸道傳染病集中爆發。

11月24日,帶孩子在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看病的一位家長告訴美國之音,他注意到叫號螢幕被看兒科門診的孩子的名字占滿了,候診室裡基本上都是孩子和家長。

在銀行系統工作的廣州劉華女士告訴美國之音,廣州不少三甲醫院特別是婦幼保健醫院一度人滿為患,候診等號排到1000多位。她有幾位同事半夜兩三點鐘帶孩子去三甲醫院,一直等到早晨六七點才看上醫生,而且醫生是別的科室趕來支援的。人最多的時候,醫院裡打吊針用的阿奇黴素都沒有了。劉華表示,新冠之後出現這麼大規模的呼吸道感染,家長和醫護人員都沒有想到。

稍早前的11月22日近中午時間,根據中國媒體財新記者的現場走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北京市兒科研究所等醫院的急診還在排21日晚間的號,號碼都是500號左右。許多家長候診時間超過十個小時,此外排隊繳費、配藥打吊針的時間,合計兩個小時左右,輸液又要四五個小時。22日晚間九點多鐘,北京兒童醫院門診叫號超過1000號,輸液叫號超過1600號。

相對偏遠的地方也有類似情況。位於中國西部的甘肅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11月22日發文介紹,該院兒科門診、住院患兒10月底以來持續增多,日均門診量目前超過260餘人次,日均輸液量達150餘人次。

 

中國通報世衛未發現新病原體

究竟是什麼病原體導致了這一波呼吸道感染的大爆發,外界一度猜測較多。新發疾病監測方案網站(ProMED)11月21日報告北京、遼寧出現了未確診的兒童聚集性肺炎案例。該報告提及“中國多個地區廣泛爆發了一種未確診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尚不清楚這次疫情何時開始”,同時指“現在預測這是否可能是另一場大流行還為時過早”。

而中國地方衛生主管部門披露了他們認定的病原體。

北京市疾控中心11月22日表示,目前北京市肺炎支原體的流行強度已下降至兒童呼吸道傳染病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為流感、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天津官方11月21日透過媒體表示,支原體肺炎在肺炎患兒中的占比從年初的2%-3%,在9月底上升到5%-6%,10月初上升到10%-20%,10月中旬上升到40%-50%,呈現高峰流行態勢。目前基本維持在這一比例沒有上升,可以說已達峰值,但支原體肺炎重症患者還在增加,這與重症發展的滯後性有關。

長春疾控11月19日發文指肺炎支原體、流感、肺炎鏈球菌等多種呼吸道病源體處於流行階段,而且不少人出現了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的情況,呼籲市民出現發熱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等症狀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世界衛生組織11月22日發出聲明,表示當天已要求中國提供有關呼吸道疾病增加和相關報告中提到的兒童聚集性肺炎的詳細資訊。11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兒童醫院舉行了電話會議。會議提供了所要求的資料,資訊表明5月份以來支原體肺炎、10月份以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導致兒童門診和住院人數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增長出現的時間比歷史上的要早,但考慮到COVID-19限制的取消,這並不意外,其他國家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世衛在聲明仲介紹,中國衛生當局報告疾病表現沒有發生變化,包括北京和遼寧在內,尚未發現任何不尋常或新型病原體或不尋常的臨床表現,僅出現上述由多種已知病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的情況。

中國的通報看上去來得比較遲,而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世衛曾多次公開提及中國披露資訊不及時充分。在被問到中國有沒有從新冠防控中吸取教訓、來應對這一次呼吸道感染大爆發時,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金冬雁教授告訴美國之音:“這個問題三言兩語講不完。別說吸取教訓,能把教訓說清楚講明白都不容易。”

 

疲於應對的醫院

世界衛生組織11月23日同時披露,中國衛健委向其表示:“呼吸系統疾病的增加並未導致患者數量超出醫院的承受能力。”這一說法看上去與中國部分醫院通報的資訊不甚吻合。

11月2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佈消息稱,為應對兒科就診高峰,兒科全員停休,科室主任及副主任每日夜班在崗,增加兒科急診出診點位。該院還調動全院具備兒科診療資質的醫師支援兒科門診,開通門診輸液通道,增加護理人員配置。

位於北京的航空總醫院11月17日發文稱,該院選派高年資內科醫生支援兒科,從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與危重症等科室抽調高年資醫生,經過培訓後支援兒科夜間門急診,專門負責輸液複診患兒。

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告訴媒體,由於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總體感染人數會呈現上升的趨勢,可能會導致高位平臺期長一些,醫療需求也會增加,醫療機構要做好應對壓力的準備。

這些細節顯示各地醫院正想方設法應對醫療資源的緊張局面,只是壓力並不容易化解,已有家長對公辦醫院表達了失望。孩子因支原體感染而住院治療的莫慧慧女士告訴美國之音,她兒子由於半夜喘氣急促而且高燒不退,住進了東莞一家三甲公立醫院的病房。全程一周的住院並不順利,治療過程對孩子對家長都很辛苦,輸液主要是維生素為主並且使用霧化藥物,驗血也沒有人告知家長,醫生查房來去匆匆,感覺就是流水式作業。一周後出院時,孩子還有輕微的咳嗽。整個過程十分煎熬痛苦。莫慧慧女士介紹:“出院當天,我就帶孩子去私立醫院繼續就診,結果醫生發現孩子由於住院還交叉感染了手足口病,真是得不償失。”

 

官方呼籲病人去社區醫院

在中國各地醫院協調院內資源疲於應對感染高峰時,中國衛健委未具名的有關人士11月23日接受了官媒獨家採訪。在被問及國家衛健委採取了什麼措施,來紓解不少地方兒童專科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時,該人士表示:我們持續關注兒童易感人群在傳染病高發期的診療就醫,指導各地加強統籌調度,落實分級診療制度。

針對有家長擔心社區醫院診療能力不足、貽誤孩子病情,該人士表示:國家衛健委已經要求各地發揮醫聯體作用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診療能力和重症識別轉診效率。

中國衛健委強調分級診療、就近就醫,可能與目前爆發的感染——包括支原體、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是自限性疾病有關。

從相對更長的時間線來看,中國衛健委的這一表態,也並不讓外界感到特別意外。就在此輪呼吸道疾病暴發的11月初,江西省發佈了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其中就特別提到要引導三級公立醫院逐漸減少普通門診,到2025年三級公立醫院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次數比逐年下降。

而在江西之前,海南、北京、上海、廣東、青海等地都有類似檔出臺。根據中國國家衛生統計年鑒,中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比例過去五六年穩定在50%左右,而中國官方為分級診療試點擬定的這一比例是保底65%。

關於分級診療的推進速度問題,金冬雁教授告訴美國之音:“這是中國醫改的深層次問題,比較大,三言兩語講不完。原國家醫改辦主任孫志剛最近都抓起來了,醫改牽涉方方面面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一位擔心事件敏感而不願具名的和睦家醫院醫生告訴美國之音:“公立社區醫院現在還是形式化的,上面下撥經費、下面想著怎麼完成任務,而且社區醫院的醫生總體水準也還是差一點,所以病人對社區醫院談不上信任。但從趨勢上看肯定是對的,醫保沒有錢,必須走社區模式,而且社區醫院較小,就算交叉感染也比較好控制。”

 

家長選擇艱難:阿奇黴素、呼吸機、丙球

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它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原微生物,常見的抗生素對肺炎支原體是無效的。兒童是肺炎支原體的易感人群,家長自然成為最易感傷和緊張的人群。

在珠海,因為五歲的孩子支原體感染,高校教師張豔甯女士感受煎熬。她告訴美國之音:“孩子被幼稚園的孩子傳染了,起先咳嗽的時候,她自作主張給孩子吃了羅紅黴素,結果沒效果。很快就發燒到快40度,於是帶孩子看急診。等了四個多小時,醫生看了胸片認為是支原體感染,也沒問太多,應該是看病的孩子太多了,就開了國產阿奇黴素。但孩子吃藥三天后高燒一直沒退,三凹的情況非常強烈,所以馬上住院。”

在醫院,張豔甯看著孩子在人生裡第一次上了呼吸機:“住院後吃了進口的阿奇黴素,第一次吃就不發燒了。但接下去的問題就是孩子血氧不到90,呼吸急促、快到每分鐘40次,於是醫生在半夜裡決定給孩子上正壓呼吸機。孩子歲數小感覺不到危險,雖然是重度肺炎狀態也還不錯,但是上呼吸機對孩子來說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讓張豔甯女士感覺很糾結、焦灼的第二點,是醫院的用藥。“孩子血氧是上去了,但心率又不穩定,最快的時候每分鐘有160次。當時醫生表示情況有些危急了,常規用藥已經到最大量,不能再用了,就只能用提高免疫的辦法,建議我們給孩子打丙球蛋白。”

當第一次聽到丙球蛋白時,因為醫生表示可用可不用,張豔甯和家人也沒有同意,主要擔心血液製品潛在的風險比較大。但因為心率持續不穩,醫生強調沒有別的治療方案,如果不進一步提高免疫力,孩子的情況有可能發展成為心肌炎,張豔寧告訴美國之音,她做出了“艱難的選擇”。

孩子在廣州天河區一家三甲醫院住院的劉姓家長告訴美國之音,她感覺整個人都還沒有恢復過來:“孩子一直發燒,反反復複持續了兩周半,在醫院打了三四天點滴,打針住院的人實在太多,最後一天醫院都沒點滴了。後來孩子口服進口阿奇黴素,才好起來。”

關於多位家長提到的國產阿奇黴素效果不如進口阿奇黴素,在廣州開私人診所的一位醫生告訴美國之音:“阿奇黴素的使用是有療程的,而家長用國產藥一兩天不見效果就急著換藥的情況很多。所以換了進口阿奇黴素效果好,不一定就意味著進口藥好。”

金冬雁教授則表示:“對不明原因肺炎,臨床上需要由醫生來決定試驗性投藥,48到72小時明顯好轉即說明用藥正確。這個決定必須由專業醫生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不建議家長越俎代庖,自己給孩子亂用處方藥。亂用藥的後果可以很嚴重,不僅耽誤病情,也會人為造成該用藥的人用不上藥的情況。”

 

大感染貫穿今冬明春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24日發佈通知,提及目前全國新冠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冬季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彈風險;10月以來,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預計流感將出現全國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體感染未來一段時間在部分地區仍將持續高發。今冬明春中國可能面臨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疊加流行的局面。

該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包括強化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兒童等重點人群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動態監測零售藥店、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物資供應情況,加強兒童用藥適宜劑型保障。

關於新冠疫苗接種,金冬雁教授介紹,香港目前小孩與50歲老人或有至少一種基礎病人士仍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目前是針對Omicron的二價疫苗,年底可以提供針對XBB的單價疫苗,其他人士需自費(大約1800元一針)。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我歷來強烈主張並呼籲,新冠疫苗應更換毒株針對XBB。也應批准高效的mRNA疫苗並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士。高危人群包括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士,在接種疫苗或受感染6個月後應鼓勵再打疫苗。健康的青壯年打不打疫苗是個人的選擇。老人與小孩打疫苗(新冠、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道理都一樣),可以降低社區中病原的流行特別是重症。”

在中國這一輪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間,將藥物霧化方便病人吸入肺部的霧化器持續熱銷,很多行銷商使用了“醫用品質”、“專業醫用”這樣的宣傳語,金冬雁教授認為相關部門有必要對這些行銷行為做一些限制:“美國和香港都將霧化器及同類裝置列為需要醫生處方才能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規管,其中涉及藥物送遞及感染控制等專業問題。常用的類固醇噴霧更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管制類藥物。類固醇只能用於哮喘和氣管敏感,濫用類固醇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適得其反。”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