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 11 日
中國電影市場今年十一黃金周的總票房和觀影人次皆比去年同期下滑,平均票價更跌至四年新低,儼然延續自端午檔、暑期檔以來疲軟的復蘇力道。電影觀察人士說,國慶檔多愛國片,題材缺創意,觀眾“看膩了”,尤其串流媒體(流媒)與網路短劇盛行,也對中國影業帶來致命衝擊,再加上經濟下行,即使多個城市祭出觀影補貼,也難有效拉抬觀影熱度。
根據貓眼研究院10月8日發佈的《2024國慶檔電影資料洞察報告》,中國電影10月1-7日的總票房達人民幣21.04億元(約2.97億美元),同比下降23%;總觀影人次為5209萬人,同比下滑20%;總放映場次同比也減少8.7%;另外,平均票價為人民幣40.3元,同比下降1.6元,是四年來新低。
另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的資料顯示,今年國產影片是國慶檔的最大贏家,坐收20.17億人民幣、近96%的票房,其中,《志願軍:存亡之戰》以票房逾8億人民幣居冠。
種種資料顯示,中國電影市場雖已完全擺脫疫情陰霾,多個城市也祭出觀影補貼,但復蘇力道仍疲軟,以今年國慶檔期票房為例,雖已從2019年的15億人民幣低谷反彈,但相比史上前兩高的國慶檔票房表現,亦即2019年的44.66億人民幣和2021年的43.88億人民幣,仍呈腰斬頹勢。
經濟大環境不佳下,中國消費者削減娛樂開支的趨勢本就明顯,因此,中國觀眾多反映,若無爆款的影片,他們進戲院的誘因的確不高。
中國線民:電影內容不符市場期待
針對國慶檔電影,中國線民雖不乏好評,但給出負評者也不少。
例如,在社媒小紅書上,陝西博主“多雲”就發文批評,此檔次電影的題材與公眾情緒嚴重脫節,“如今的觀眾更喜歡復仇類題材,而不是彰顯正義、表彰善行、歌頌苦難等那些以往的當紅主題,可以洞見,如今公眾最大的情緒需求是洩憤。”
湖南線民“灰色惡魔遠離寵物醫院”則留言回應:“國內電影恰爛錢(賺垃圾錢)恰習慣了,或者就是影視圈的人始終帶著一股子傲慢又沒有匹配這個傲慢的實力,導致整體水準一直提不上來,跟不上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江蘇線民“宇文寒濤”也留言回應:“好電影在於好劇本,這個時代思想的枷鎖太重了,能拍的題材就這麼多,都不敢去踩雷。”
福建線民“倔強的魚尾紋”則留言稱,國慶檔票房表現不盡人意,“不是電影撲了,是大家口袋空了。”
中國觀眾看膩愛國題材
位於福建、不願具名的影視博主劉先生告訴美國之音,他在國慶檔期看了六部電影,但帶著失望而歸,因為這些電影的題材都不怎麼吸引人。
他認為,國慶檔期缺乏引領潮流的頭部大片是票房表現不盡人意的主因,而票房最亮眼的《志願軍》屬愛國題材,也是三部曲的第二部,因承接首部曲的內容,有固定的基本受眾,但目前的整體票房表現仍遠低於預期。
劉先生分析,中國電影製作近年為符合投資方要求,多利益導向、內容也套用範本,因此,題材中規中矩、缺乏創新,尤其愛國題材常換湯不換藥,故事框架邏輯也差,中國觀眾其實都看膩了。
不過,他透露,愛國電影長青的原因,是中國官方每年都有強制上映愛國電影的數量要求,因此,許多知名導演和明星需配合國家文宣,有“即使不想導也推不掉”的無可奈何。
人在深圳、因議題敏感不願具名的張姓電影導演也說,國慶檔一向以愛國電影為主流,這類電影的創作者多為取得國家補助,濫用劇作、電影技巧,而非真誠創作。
他還批評,愛國電影肩負政治任務,淪為虛假的國家意識形態傳播工具,也因此,與觀眾的共情能力每況愈下,其實徒增觀影者的反感。
張導演告訴美國之音:“主創者的發心就是有問題的,愛國主義影片限定在叫囂戰爭、美化殺戮、銘記歷史,和民粹主義搞混淆了,愛國主義影片應當是宣揚和平為主的,而不是刻意地像暴力美學一樣美化戰爭,讓大家恨美國、恨日本,這個目的性昭然若揭,(觀眾)即便是去看了,看完也會吐槽。”
張導演透露,愛國電影在中國之所以票房不減,恐也與國營事業單位集體購票、組織觀影並積極貢獻票房有關。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吳國坤分析,中國今年國慶黃金檔期的電影戲碼偏弱,尤其愛國電影題材重複、缺乏亮點,觀眾“看膩了”。他表示,成功的愛國電影應從共同的生活經驗或家庭記憶來與觀眾產生共鳴,一如好萊塢電影劇本也充斥愛國主義,但內容有感染力,依舊能有亮眼票房。
吳國坤說,中國電影圈最大的劣勢是“大片稀缺”,背後主因是電影製作的成本越高、框架限制就越多,常淪入固定題材、傳達特定資訊的窠臼,大片或擔心無法通過審查,讓投資方不願大膽突破,也使得編劇內容普遍缺乏新意。因此,他說,中國今年賣座的電影多非“主旋律”,而是出乎意料的小劇本、小成本電影,如《熱辣滾燙》和《周處除三害》等。
消費券救不了電影產業
今年國慶檔“撤檔”影片增多也反映中國電影市場回暖力道的疲軟,例如,《出入平安》和動畫片《皮皮魯和魯西西之309暗室》在十一假期中上映三天后,因票房失利,決定撤檔。
對此,福建影視博主劉先生說,撤檔即宣告敗北,片商自行吸收前期的宣傳成本,止損退場,以避免負評壓力。
他說,中國經濟放緩,民眾消費習慣丕變,在此前提下,電影票價卻逆勢走漲,從每張10-20元人民幣翻漲兩三倍,讓消費者荷包吃不消,即便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接連出臺觀影補貼,但如隔靴撓癢,優惠力度有限,又未普及全國,整體成效並不佳。
香港學者吳國坤也同意,消費券對拉抬電影產業的助益有限,因中國整體經濟下行,導致民眾進戲院觀影意願降低,才是票房不振的主因。
吳國坤告訴美國之音:“(國慶)檔期裡邊,一般選擇比較少,都是放一些主旋律的大片,大家都看膩了,所以,你給他消費券,可能是意義不大,電影沒有創新是比較重要的(原因)。”
北京電影局在十一黃金週期間向250多家影院發放人民幣1000萬元的觀影補貼,而上海市政府9月28日也發放服務消費券,其中分配人民幣3000萬預算在補貼電影消費,每人最高可享30-60元人民幣的優惠。據燈塔研究院資料顯示,上海國慶檔電影市場在消費券的助攻下、略收成效,以1.02億人民幣的票房居全國榜首,北京和廣州則分列二、三名。
不過,張導演說,電影已然夕陽產業,中國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僅是一時“打雞血”的短期刺激效果,不可能長期延壽。他還說,中國電影現受到政策和意識形態宣傳導向的衝擊,沒落有其市場必然性。
流媒與網路短劇衝擊電影市場
分析人士說,不獨中國,流媒和短影音平臺在全球崛起後,成了電影的最大天敵,如果電影內容不爆款,家庭劇院取代大劇院也是自然趨勢。
位於北京的影視博主“格格不入”以書面回覆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國慶檔多采片海戰術,她自己看了七部電影后發現,題材頗豐富,涵蓋愛國、打拐、喜劇和犯罪動作片等類型,但拉抬票房的效果越來越有限,除內容品質不佳外,年輕人不再視電影為潮流娛樂都是主要原因,例如,據資料庫燈塔資料的統計顯示,今年購票使用者年齡偏高,29歲以下劇院觀眾的占比下降10%。
深圳的張導演則說,短視頻平臺給電影業帶來致命衝擊,各類電影被剪接成兩分鐘的劇情解說,這樣的劇透效果讓觀眾失去耐心觀看長片,也忽視精湛的電影技術和視聽效果。
他直言,中國電影要自救,須精進視聽技術,打造在劇院看大片“不可替代”的視聽震撼性。
影視博主劉先生也說,網路短劇盛行改變多數人的觀影習慣,中高齡、閱片量少的民眾沒耐心看長片,養成“與其花幾個小時去看電影,還不如去看切片、看解說”的心態,再加上,抖音上的病毒式行銷短片過度誇張,反帶來負面效應。
劉先生告訴美國之音:“片方之前會投入大量的抖音的切片的行銷,(觀眾)其實是很反感的,觀眾也疲軟了,知道這種行銷都是假的、騙人的、搏眼球的,但實際上進去(觀影)可能不一樣,就像這次(導演)陸川的(奇幻電影)《749局》也是屬於純純的詐騙式的行銷。”
劉先生說,電影“大爆”須天時地利人和,因觀眾口味丕變,進影院的標準也拉高。他說,人們仍想看大片,只不過,線上免費片源已足夠滿足民眾的觀影需求。
香港學者吳國坤也同意,越來越多人上流媒看電影,導致電影市場持續萎縮,但他堅信,電影院不會消失,優質電影仍能吸引大眾,若社媒帶動電影口碑,也能拉抬票房。
任職電影業的博主“格格不入”則說,過去好萊塢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的票價每張曾高達人民幣200元,中國民眾仍搶買進場,但如今電影票價相對便宜了,民眾進影院的頻率和看電影的積極性都下降。
她說,雖然流媒和短視頻平臺的普及讓多數消費覺得“等兩個月電影上平臺了,免費看多好,何必買電影票呢”,但影院觀影是沉浸式的觀感和體驗,若電影業從開發、製作到宣傳,都有創新思維,或仍可挽回流失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