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人成功完成9小時出艙任務,打破世界紀錄

20241221

 

根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聲明,2名中國太空人本周已完成一項超過9小時的出艙活動,創下世界紀錄,這也標誌著中國急速發展的太空計畫又邁出重要一步。

此次太空出艙活動是由神舟十九號乘組太空人蔡旭哲、宋令東執行,兩人穿著“飛天”航空服,與另一名太空人王浩澤在艙內合作下完成。官方指,三人星期二(12月17日)在天宮空間站機械臂與地面科研人員協同下,完成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等任務。

太空人蔡旭哲與宋令東的出艙時間長達9小時,刷新了中國太空人中國太空人出艙紀錄,也打破世界紀錄,超越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詹姆斯‧沃斯(James Voss)與蘇珊‧赫爾姆(Susan Helms)創下的8小時56分鐘的紀錄。

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的工作人員向中國中央電視臺表示,“他們成功完成了所有計劃任務,並對此成果相當興奮!”

太空人蔡旭哲2022年曾參與神舟十四上太空的任務,此為他時隔兩年的出艙活動;而宋令東則中國空軍飛行員,也是中國首名進行出艙任務的“90後”太空人。同為90後的王皓澤則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的工程師,負責火箭發動機預研工作,她是此次太空人乘組的酬載專家,也是第三位執行載人航太任務的華人女性。

前蘇聯于1965年成為首個進行太空出艙任務的國家。此後,俄羅斯與美國主要在國際空間站外執行了數百次此類任務,任務涵蓋安裝太陽能板到材料研究等工作。而中國太空人首次太空出艙任務則是在2008年,至此便積極展現其探索太空的野心。

例如,2021年中國成功登陸首輛火星探測車;2024年6月“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從月球背面取回岩石樣本,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岩石樣本的國家。因月球背面從來未面向地球,地球上的人難以直接和月球背面探測器進行通訊,也讓此任務便得非常困難。

在這一系列的太空任務進展中,可看到北京大幅提升與美國在太空的競爭地位與實力。

中國計畫2030年前將首批太空人送上月球,想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北京正邀請十多個國家參與其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目的是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基地。該計畫與美國NASA的阿耳忒彌斯(Artemis)計畫打對台。阿耳忒彌斯計畫旨在自1972年最後一次阿波羅登月任務以來,首次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