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
美國近日領銜向中國日益加劇的網路攻擊做出回應,這有望成為西方民主聯盟共同加強網路安全防禦的開端。有專家說,隨著各國政府更加依賴數位互聯,中國已成為全球主要網路威脅,並且可能正在從有針對性的襲擊向“打砸搶式”襲擊轉變。
本周,美國和盟友公開譴責中國政府是一系列針對世界各國政府和私營機構網路攻擊的幕後黑手。這些攻擊通常涉及惡意勒索、智慧財產權盜竊和間諜活動。
美國領銜的這一指責是國際社會迄今為止針對中國網路攻擊發出的最強烈信號。由30個成員國組成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首次發聲譴責中國駭客,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加入行列。
在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中,中國的網路攻擊變得更加頻繁和成熟。分析認為,民主國家聯盟意識到威脅,正聯合起來採取行動反擊中國的駭客攻擊。
西方聯盟強烈反擊
拜登政府認為,與中國的較量實際上是民主與專制的競爭。在中國利用網路攻擊爭取競爭優勢之際,拜登政府已經將改善美國網路安全納入重點。
國務卿布林肯週一說:“美國和世界各國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在網路空間不負責任、破壞性和破壞穩定的行為模式負責,這對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研究分析師雷凱瑞(Dakota Cary)表示,美國和盟友就中國駭客行為發表了強有力的聯合聲明,削弱了中國首選的雙邊外交戰略。
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希望進行一對一的外交,因為他們通常比對方國家更強大,這給了他們籌碼。當各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時,他們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他們不能被分割和利用。”
美國還在週一起訴了四名中國公民,其中三名被指為中國國家安全部人員,另外一名受雇與一家幫助駭客攻擊的中國幌子公司。在過去十年裡,他們入侵了世界各地的公司、大學和政府機構的電腦系統,盜竊商業和研究秘密。
一些美國立法官員和網路安全專家認為拜登政府應該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因為美國起訴這些中國駭客可能不了了之,因為被告幾乎不可能被帶到美國法庭受審,而且美國及其盟友也未宣佈任何對中國的懲罰性措施。
今年4月,美國指責俄羅斯駭客在美國進行系列網路攻擊,並宣佈對俄羅斯相關人員實施了制裁和外交驅逐。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的網路攻擊比俄羅斯的影響範圍更大。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本周在發佈會上回應稱,在涉及網路攻擊時,白宮對俄羅斯和中國沒有區別對待,暗示還將對中國採取行動。
她說:“我們沒有保留,我們不允許任何經濟情況或考慮阻止我們採取行動。此外,我們還保留了採取進一步行動的選擇。”
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中國研究員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為白宮的做法辯護稱,這份共識檔實際上為盟國間繼續分享有關網路威脅的情報和加強網路防禦合作鋪平了道路。
辛格爾頓告訴美國之音:“在防禦網路入侵方面,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人數。通過合作,這個鬆散的國家網路將更有能力從法證上識別並在早期而不是晚些時候消除未來的中國駭客行動。”
他接著說,確定每一次的網路攻擊者並不容易,此前很多被攻擊的國家儘管心存疑慮,但沒有證據證明中國是背後黑手。而隨著情報共用的增加,各國和私營部門將在指責中國網路入侵時感到更加自信。
中國網路技術升級
目前世界各國愈加依賴數位時代的互聯性來推進自身利益,中國也在提升網路攻擊的範圍和技術為國家戰略目標服務,美國和盟友應對中國駭客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挑戰。
美國和盟友在上述聲明中認定,服務於中國國安部的駭客是今年3月利用微軟公司漏洞進行網路間諜活動的主謀,他們從1月就開始在系統中插入後門,導致至少3萬家機構受到影響,涵蓋了全球主要行業和政府。
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西方安全機構消息報導稱,上述攻擊目標如此之廣,可能意味著中國網路攻擊的策略發生轉變-從有針對性的打擊,向打砸搶式突襲轉變。
美國政府機構也證實中國網路攻擊的目標正從直接的經濟勒索和智慧財產權盜竊,向更廣泛的爭取國家戰略優勢的方向轉變。
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在週二的警告中透露,從2011年到2013年,中國支持的駭客入侵了美國二十多家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公司,目的不僅是盜竊先進技術,而是尋求控制管道。
辛格爾頓說:“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將基礎設施視為戰爭時期的一個有效攻擊目標。因此,北京尋求探測美國的管道網路並不令人驚訝,其目的是在未來可能破壞它們。”
中國正採取政策措施成為一個比肩美國的網路大國。在武漢,中國正在建設一個名為“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培訓中心,訓練進攻性和防禦性的駭客。在未來十年,中國的駭客攻擊將繼續增加。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上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中國的網路能力取得重大進展,其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和科技公司使其可能上升為第一梯隊網路強國。
這份報告也指出,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網路能力最強的國家,得益於美國龐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