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
中國最近的科技進步引發一場激烈的辯論,即人工智慧有著廣泛的商業和軍事應用,中國是否將在人工智慧(AI)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美國對中國人工智慧進展的擔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中兩國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美國和歐盟都在採取措施,防止資訊洩露。據報導,這些資訊洩露顯示中國企業傷害了西方企業。
但許多分析人士表示,即使來自西方的資訊被切斷,中國企業和國防相關領域的研究,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蓬勃發展。這些研究包括人工智慧和5G技術。據報導,中國已經在自動駕駛汽車、人臉識別和某些類型的無人機等多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總部位於美國的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最近的一份報告引起人們的注意。報告稱,在人工智慧研究論文的引用率方面,中國緊隨美國之後,位居第二。美國論文的引用率占29%,中國占26%。
美國人工智慧協會主席巴特·塞爾曼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在人工智慧發展能力方面仍然領先,但由於在中國有大量新的人工智慧投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政治的優勢
最近幾個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鼓勵共產黨領導人“確保我國在人工智慧這個重要領域的理論研究走在前面,關鍵核心技術佔領制高點”,他還要求他們“確保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政府對技術進步的熱切支援,是中國能夠建設雲計算和軟體工程等基礎設施,並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的關鍵原因。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科技政策專案副主任兼研究員威廉·卡特(William Carter)說,中國企業在部署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方面具有特殊優勢,而在美國等民主國家,這往往是很困難的。
卡特還說:“中國在應用程式開發和部署方面確實有優勢,並有潛力在一些技術的部署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如自動駕駛汽車和人臉識別。道德、社會和政策障礙可能會阻礙這些技術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部署。”
中國在圖像和人臉識別方面的能力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控制使得資料生成更加容易。廣泛的資料來源包括銀行、手機公司和社交媒體等。
塞爾曼說:“這些能力源於對非常大的集的深度學習。總的來說,中國的優勢是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多的現實資料,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
中國在自然語言處理(只使用中文)和無人機(無人航空載具)集群領域也獲得顯著的進展。
塞爾曼還說:“中國還擁有美國和歐洲所沒有的獨特能力。電子支付平臺(如支付寶)和‘超級應用程式’微信,為進一步快速引入人工智慧技術提供一個先進的平臺。”
美國的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2月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機構在人工智慧方面做更多工作。
川普在發佈這份行政命令的官方新聞稿中提到:“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繼續保持領導地位,對維護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批評人士表示,川普總統的命令並不意味著政府將加大投資,或是計畫吸引人工智慧研發領域的新人才,而這些對行業發展和行業競爭來說舉足輕重。
葛列格裡·艾倫(Gregory Allen)是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的兼職高級研究員。最近有報導援引他的話說,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在研發方面的支出最多,在五年中達到20億美元。與之相比,中國上海市政府計畫在未來10年內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150億美元。
艾倫表示:“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投資目前面臨著被中國省級政府超過的風險。”
中國的人工智慧能力是有限的。它們在用以支持機器學習應用的先進半導體等領域存在重大弱點。
卡特說:“歸根結底,當涉及到大多數主要人工智慧領域時,中國不是技術領導者,也不是大多數基礎性創新的來源。”
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和網路搜索等領域,美國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在這些業務的一些領域獲得強大的影響力,主要是因為其龐大的國內市場。
卡特還說,兩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存在競爭,儘管很少提及,但兩國在這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卻仍然存在。
他說:“在政治上,這種動態是競爭性的,在經濟和科學上則是合作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