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控服務提供者紛紛接入DeepSeek,北京網路監視能力或得到加強

20252 28

 

多家中國網路安全公司在過去一個月裡接連宣佈將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DeepSeek融入進他們的服務當中。這些公司中不少家都常年向中國官方提供網路審查等監控服務。人工智慧和監控方面的專家向美國之音指出,鑒於DeepSeek這樣的人工智慧工具在語言分析上的擅長,DeepSeek將在中國互聯網文字審查上起到巨大的強化作用。

 

多家網路安全公司接入DeepSeek

位於中國浙江省的深度求索公司於1月推出了投入較低但在表現上不輸西方最先進模型的DeepSeek-R1,很快引起了中國官方的讚揚和國際人工智慧領域人士的驚歎。之後,多家在中國國內領先的網路安全公司逐一宣佈計畫或已經將DeepSeek融入進他們提供的服務當中。

在2月初發佈的一份公告中,中國最早成立的網路安全公司之一天融信(TopSec)表示已經將DeepSeek接入了他們自己的人工智慧模型“天問大模型”當中,“進一步提升了天融信現有的安全產品和服務能力”。

在中國網路安全行業扮演領軍角色的奇安信(QAX)也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完成了和DeepSeek的全面接入,“顯著”提升了其威脅研判等服務的性能。

一些網路安全公司在聲明中明確表示,DeepSeek的融入將能夠提高他們在網路審查方面的能力。

網易旗下提供網路安全服務的易頓就表示,DeepSeek不僅可以高效審查內容,還能“精准捕捉文本中的隱含風險”,例如諧音、拆字、隱喻等。

這些接入DeepSeek的安全公司中,不少都提供互聯網監控等安全方面的服務,他們的客戶不僅有國營和私營企業,還包括中國中央和各級政府。一些公司甚至本身就和當局關係密切,例如,天信融的董事長李雪瑩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奇安信的董事長齊向東是全國政協委員。

 

大語言模型有利於網路審查和騷擾行動

由於大語言模型在語言分析上的擅長,DeepSeek這樣的人工智慧工具在互聯網文字審查上能起到巨大的強化作用。

“政府及其承包商可以使用類似 Deepseek的AI工具來篩選和分類海量資料,分析政治、軍事和社會問題的趨勢。”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專注中國方面數字威脅的資深研究員尤金·本尼卡薩(Eugenio Beinicasa)告訴美國之音。

“例如,這些工具可以更快速地標記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或公眾情緒的變化,使當局有更多時間以符合其目標的方式作出回應。” 他指出。

此外,大語言模型也能夠被用來説明來自中國的網路行動。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上星期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有疑似來自中國的帳號使用ChatGPT生成英文留言,用於在社交媒體上攻擊中國異議人士蔡霞。

 

中國是全球監控技術的領先者

中國在人工智慧驅動的監控系統方面已經處於全球領先位置,特別是在臉部識別等對生物資料的捕捉方面。這樣的技術被廣泛用於中國的新疆和西藏等地區,監視當地居民的生活。在新冠疫情期間,類似的技術在全國範圍內被投入,作為當局疫情控制的手段之一。

中國也向其他國家出口這些監控技術,其客戶不少是處於民主和專制之間的“搖擺國家”。中國的海康威視和浙江大華在全球監控攝像頭市場佔據了大約34%的份額。

根據2024年美國人工智慧和分析軟體公司SAS以及科爾曼·帕克斯研究公司(Coleman Parkes Research)的一份調查,中國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規模上領先全球。

這當中就包括人工智慧驅動的監控技術,例如“智慧城市”“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實現對民眾的公共生活的各方面的監控。其中,強調在公共場所大規模部署攝像頭的“雪亮工程”早於2015年就啟動。

 

DeepSeek將強化中國在人工智慧的本土化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不僅大批中國的網路安全公司紛紛宣佈將DeepSeek接入了他們的服務當中,其他各類互聯網企業,包括騰訊、百度、阿裡巴巴等,還有銀行、醫院以及各地的政府機構也都宣佈在自己系統中應用了DeepSeek的技術。

分析人士說,這一波對DeepSeek的使用,也體現了北京一直以來在推動的中國科技生態系統的本土化。

網路安全公司SentinelOne專注中國事務的雷凱瑞(Dakota Cary)告訴美國之音,這一波融合DeepSeek的宣佈不排除是出於市場行銷和公共關係的考量,但DeepSeek帶來的影響力是真實的。

“可以確定的是,DeepSeek在演算法架構上的進步提高了模型的效率,這將、甚至已經影響到了全球人工智慧研究。” 他說。

中國政府一直把人工智慧的研發當作是其科技政策的重點之一。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18年曾說:“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數字監控專家史蒂芬·費德斯坦(Steven Feldstein)告訴美國之音,北京一直以來將對西方的技術依賴視為自己的一大弱點。他指出,中國和西方在高端技術上的“脫鉤”將會繼續下去。“你將繼續看到中國科技生態系統在本土化方面加大努力。” 他說。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