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過海警法台軍事專家:與其他國家發生灰色衝突的工具

2021年3月14日
台北— 

中國日前通過海警法,台灣軍事專家認為,此法已經成為與其他國家發生灰色衝突的工具,還有學者指出,此法有助於中國因應其自身的印太戰略。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中國通過的海警法已經成為與其他國家發生灰色衝突的工具。

他說:“基本受過專業訓練的武裝人員,在任務需求與人道考量之下,他要在一秒鐘或兩秒鐘拿捏使用武器製止對方,但是最小殺傷,中共海警法完全沒有這些原則。 ”

蘇紫雲還說,中共海警過去的一些行為被視為“白色威脅”,其白色公務船在執行勤務時,常常使用超過任務需求的戰術行動,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等國的船隻都曾經遭受這類海上霸凌。

由民進黨前立委陳勝宏設立的台灣新動力智庫3月12日(星期五)舉行一場名為“中國海警法對區域安全的影響”座談會,並邀請專家學者發表看法。

中國人大常委會1月22日通過海警法,並於2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此法,中國的權利在海上受到“外國組織和個人的不法侵害或緊迫危險時”,中國海警有權使用武器。

與會的民進黨立委羅美玲指出,這部海警法等於賦予海警第二海軍的地位,由於中國片面認定的海域與許多國家有不少重疊之處,此舉將對這些國家造成很大壓力,並可能引發軍事衝突。

嚴格執行引發戰爭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更指出,如果中國執法人員嚴格執行海警法的話,一定會引發戰爭,這是一部非常危險的法律。

他說:“他們規定的是在中國管轄的海域之中,認為危險的話,可以進行武力的排除,但是,比如南中國海的很多地方,美國從奧巴馬政權到現在一直執行航海自由,那些美國軍艦,按照他們(中國)的法律來說都違反海警法,都可以進行武力驅逐,那麼對方也是武裝力量。”

矢板明夫還指出,中國海警法有兩大問題,首先是名為海警,卻由國家軍委領導,配備的武器規格遠超過其他國家海警,其次是在執行上有嚴重違反國際海洋法公約的可能,對此,日本政府已經考慮訴諸國際法庭來解決相關疑慮。

日本首相菅義偉2月8日表示,完全無法接受中國通過的海警法,並認為此法加劇了東海及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

因應自身印太戰略

台灣安全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許峻賓表示,印太地區未來5到10年將成為國際政治的熱點,中國出台海警法主要是因應其自身的印太戰略。

他說:“如果我們把軍事力量視為硬的權力,把海警想成軟的權力,中國可以有兩套交叉應對的手段,所以在這方面應該會是,中國未來在處理這些相關事情上有兩套做法,會跟大家說,我出去的是海警,處理海上的衝突、爭議,不是以軍事力量解決這些問題。”

許峻賓還談到,面對中國海警法,台灣政府的因應之道包括,更改海巡單位的行為準則,明確處理海洋中線造成的爭議,以及修改相關的法律等。

中國外長王毅3月7日表示,中國頒布實施的海警法只是一項例行國內立法,不針對特定國家,完全符合國家法和國際實踐。他還強調,透過友好協商處理海上爭議,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也是中方與周邊鄰國之間的長期共識。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