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10日
中國最大晶片代工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表示,由於國內和全球積體電路行業整體處於恢復階段,客戶庫存逐漸好轉,因此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上升19.7%,不過對於下半年的需求前景表示謹慎。
中芯國際於星期四(5月9日)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達到17.5億美元,超出了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一份共識估計預期同比增長16%的水準,這標誌著中芯繼2023年營收大幅下滑後,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增長。
中芯國際聯合執行官趙海軍在星期五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早在三個月前,我們看到全球客戶備貨的意願有所上升,以庫存的確定性來應對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
而對於國內市場他表示:“國內客戶正在提前拉貨,做好庫存準備,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目前中國國內客戶約占中芯收入的80%。
不過趙海軍補充道,對於上半年的需求激增是否可能透支下半年的訂單量,公司還將謹慎觀察。他預測2024年整體收入增長率將較為緩和,預計超過8%。
與強勁的收入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芯國際第一季度淨利潤7180萬美元,同比下降68.9%,低於市場預估的7680萬美元,這主要因為該公司廠房和設備的折舊成本很高。
中芯國際股價在星期五的早盤交易中上漲1.1%。
中芯國際主要生產基本晶片,大部份用於較不複雜的電子產品,但在去年拆解華為(Huawei)的智慧手機,發現了一款由中芯國際製造的晶片,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所製造最先進的晶片之一,這使得該公司獲得了更多關注。華為近期發表的最新智慧手機Pura 70也採用了中芯國際生產的晶片。
隨著美中關係緊張局勢升級,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支援晶片行業,以實現技術自給自足,導致產能大幅擴張。
據中國官方資料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2024年第一季度積體電路總產量同比激增40%,達到981億個。這引發了人們對產能過剩將助長新一波廉價出口的擔憂。
趙海軍表示,他並不擔心供應過剩,並補充道,中芯國際的工廠目前運營利用率很高,並且沒有面臨訂單短缺的問題。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於3月底表示,中芯國際為受制裁的華為生產先進的7納米晶片可能違反了美國法律,此外中芯國際是否非法使用美國設備生產相關晶片也仍需要調查。目前美國政府已加緊鉗制中芯國際,斷絕更多的美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