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1月14日
亞洲因乾旱、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的經濟損失已急劇上升。據世界氣象組織和亞太經社會的最新報告,僅2021年一年,與天氣和水相關的災害造成的損失總額就高達356億美元,近5000萬人受災。
《2021年亞洲氣候狀況》報告突出強調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如何造成了日益嚴重的人力、財力和環境損失、加劇了糧食不安全和貧困、阻礙了可持續發展。
冰川消退將衝擊子孫後代的用水安全
關於未來的水資源壓力,該報告還描繪了一幅令人堪憂的情景。包括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在內的亞洲高山地區是極地區域以外冰量最大的地區,冰川覆蓋面積約為10萬平方公里。這裡的冰川消退正在加速,由於2021年異常溫暖和乾燥的條件,許多冰川遭受了嚴重的質量損失。這些“世界水塔”對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區的淡水供應至關重要,因此,冰川消退會對子孫後代產生重大影響。
與水相關的極端事件
在亞洲,與水相關的極端事件是最嚴重的危害。
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教授表示,報告顯示的氣候指標和極端事件以及預計亞洲大部分地區未來降水量的增加都表明:加強預警系統極為重要,
他說:“聯合國全民預警計劃將有助於保護人們免受更頻繁、更強烈的極端天氣的影響- 而亞洲尚有重大空白需要填補。”
經濟損失上升
報告顯示,與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大多數災害類型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在上升。與2001-2020年的均值相比,乾旱、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上升了63%、23%和147%。
2021年,亞洲共發生了100餘起自然災害事件,其中80%為洪水和風暴事件。這導致了近4,000人死亡,其中約80%因洪災所致。總體上,4830萬人受到了這些危害的直接影響,造成的總經濟損失達356億美元。
根據該報告,儘管洪水造成的死亡和經濟損失最高,但在該地區,受干旱影響的人數最多。
沙塵暴也是一個重大問題。
2021年,洪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最高(184億美元),其次是印度(32億美元)和泰國(6億美元)。
風暴也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特別是在印度(44億美元)、中國(30億美元)和日本(20億美元)。
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表示:“儘管我們在建立預警系統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仍需進一步加強。同樣,新的基礎設施需要增強復原力,同時改善水資源管理和旱地農作物生產,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將帶來經久、廣大的惠益。”
為適應氣候變化進行投資
據亞太經社會《2021年和2022年亞太災害報告》估計,在亞洲,中國每年需要的適應投資最高,為1888億美元,其次是印度,為463億美元,日本為265億美元。按佔本國GDP的百分比計算,尼泊爾的成本估計最高,為1.9%,其次是柬埔寨,為1.8%,印度為1.7%。
大多數亞洲國家已在其氣候行動計劃中將適應列為優先事項,其中大多數已將水、農業和糧食安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以及衛生健康等領域列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