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北京嚴控維吾爾人出境,海外維吾爾人生活受持續監控

圖說:網路截取

2025年2月4日

倫敦— 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維吾爾族群的出國旅行施加嚴格限制,系統性地剝奪他們的遷徙自由權利。即便有少數人獲準出境,他們仍面臨嚴格的審查和監控。此外,海外維吾爾人若參與抗議活動、文化聚會或維吾爾語言學校,也可能被中方使領館以此為由拒絕發放簽證。

報告指出,自2016年中國啟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案行動」以來,新疆當局大規模沒收維吾爾人的護照,禁止他們出境與海外家人團聚,甚至判刑懲罰與外界聯繫的維吾爾人。儘管部分維吾爾人目前被允許申請護照或臨時出國,但他們需面臨極為繁瑣的申請程序和持續的政治監控。

報告的作者在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之間訪問了居住在加拿大、法國、德國、挪威、荷蘭、英國、土耳其、吉爾吉斯和日本這九個國家的23名維吾爾人,以及兩名研究海外離散維吾爾人的專家。受訪者都有部分家屬曾經獲準出國短期探親,或本身曾參加中國政府主辦的新疆旅行團。

人權觀察中國部研究員亞力坤・烏魯堯勒(Yalkun Uluyol)說:「因為中國稍微放鬆出境限制,有些維吾爾人在斷絕音信多年後終於能與海外親人短暫重聚,但中國政府仍利用出國限制來壓迫境內外維吾爾人。

出國旅行需嚴格審查

不過,只有居住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和新疆北部另外兩個城市的維吾爾人可以出國旅行。中國境內的維吾爾人如果要申請出國旅行,必須向當局說明旅行目的,就算是探親也要出示海外親屬的邀請函及其個人資料、地址、就業狀態和其他文件。

出境者會被要求不得接觸海外人權倡議者或公開批評中國政府,必須依照指定時間回國。在商務旅行方面,維吾爾人只能前往如哈薩克等少數特定國家,並且禁止到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敏感國家」。

一名居住海外的維吾爾人說,他在分隔八年後終於能夠見到母親,但只能夠到母親可以申請商務出境的第三國見面。他的母親在獲準出國前受到嚴格背景調查,而且必須同意守封口令。

該名維吾爾人說:「她僅獲準出國15天。居民委員會和當地警察要求她不得接觸'危險人物',不得說中國政府壞話,而且必須在許可期限之內回國。我希望她能跟我們永久團聚,但我不得不送她回去,否則我們的家產可能被沒收,其他親人恐怕也會被處罰。

另外一人說,父親找到公務員作擔保人申請出國,但政府只容許他一個人出國,他的妻子在他回國後才能出國。即使父親通過嚴格的調查,簽署同意遵守各項規定,最後他只拿到一個月的出境許可。

人權觀察引述另外一名維吾爾受訪者說,他父親回新疆後,居民委員會、派出所和公安局的幾個官員都上門找他,問他見了哪些人,去了哪些地方,還有他跟別人說了什麼。他的父親回應指,他什麼人都沒見。背後的原因是他們為了避免關注和中國監控,連維吾爾餐廳都沒有去。

為回鄉而避開海外維吾爾語言學校和活動人士

一些定居海外的維吾爾人即使持有享有中國免簽待遇的外國護照,但他們會被中國境內家屬告知,他們需要通過背景調查,並獲得家屬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和警察派出所批准才可以回鄉。回到新疆以後,有些人會遭到當局審問,或被規定入住指定旅館,而非親人的家中。

有些海外維吾爾人持有的國籍需要簽證才能到中國,他們的申請程序更為複雜。由於必須通過中國駐外使領館的深入背景調查,審查程序可能長達六個月。

一名海外維吾爾學校的老師對人權觀察說,有家長因為把小孩送到維吾爾學校念書,因而導致他們的中國簽證申請被拒絕。

該名老師說:「至少有兩個學生的家長被中國警方和中國使領館告知,就讀維吾爾語言學校不利於他們和家人(赴新疆)旅行。也有好些例子因為這個理由而辦不成簽證。現在,許多人不再送孩子上語言學校。

另一位則說,近期一場婚禮的主辦單位要求一些維吾爾倡議者不要出席,因為新郎和新娘的一些近親常常來回新疆。

他說:“這太過分了,現在竟連社交場合都逃不過中國政府監控。這會加深社區成員之間互不信任。”

為規避風險而參加官方主辦的新疆旅行團

部分海外維吾爾人參加了由中共新疆黨委統戰部主辦的新疆旅行團,即使報名同樣受到嚴格審查,但這個方法比較安全,但不用冒被警察審問甚至拘留的風險,申辦簽證也較容易。

一名最近曾參加官方旅行團的維吾爾人說:「我知道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全程都受到警方密切監視,而且我必須請求居民委員會和當地警察批准,才能在行程結束後和家人相聚。 」

另一名人士說,一下飛機新疆黨委統戰部就來迎接團員,拉去走7到15天的行程,團員和導遊都是維吾爾人,但所有人都被要求講漢語。

他說:「我們去到一些商店、博物館和清真寺,和你在YouTube上面看到的那些典型觀光宣傳片沒兩樣。最後一天是跟一些高官會面。有些團員拿到官員寫好的講稿,代表大家向中國政府表達感謝。

我怎麼能假裝過去七年裡什麼事都沒發生呢?

這種做法令一些海外維吾爾人為了能夠聯絡家人和返鄉探親,選擇保持沉默或迴避抗議活動,連維吾爾文化場合也敬而遠之。

一名維吾爾人說:「只要證明自己效忠中國政府,便可得到探親'特權'。政治參與不斷下降,因為現在期盼返鄉的人愈來愈多,他們盡量避開'麻煩',與中國政府保持口徑一致。

另外一名曾短暫返鄉的維吾爾人說,難以置信他能夠與家人團聚。

他說:「這本來好像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又感到十分悲傷,想到我有許多朋友連跟家人聯繫都不可得。我怎麼能假裝過去七年裡什麼事都沒發生呢? 」

旅行權不應是特權

人權觀察批評指,遷徙自由是《世界人權宣言》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都承認的一項權利,中國政府有義務容許維吾爾人自由旅行,停止懲罰與海外聯繫的維吾爾人,並終結對海外離散維吾爾人的鎮壓措施。

他們又呼籲,受影響的各國政府應確保其公民和居民的人權受到保護,免於中國政府一切形式的跨國鎮壓。

人權觀察中國部研究員烏魯堯勒說:“聯繫或探視海外親屬不該是賜予少數維吾爾人的特權,而應是中國政府有義務予以尊重的一項權利。”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