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搶跑”疫苗競賽,安全隱患讓各國怕怕

2020815

 

莫斯科稱,俄羅斯科學家已成功研發出新冠疫苗,並且已經批准推廣使用。國際醫學與衛生安全專家警告,莫斯科的舉動是疫苗研發作弊行為,若廣泛使用可能會導致安全隱患,甚至污染其它疫苗。

與此同時,專家指出,美國政府的 “曲速行動”,可望在今年年底推出一支安全有效的疫苗。

俄羅斯總統普京不久前宣佈,俄羅斯科學家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俄羅斯已經批准這種疫苗,並且已經給他的一個女兒接種疫苗。莫斯科表示,世界上第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將於本月底推出,包括醫生在內的人將在自願的基礎上使用這種疫苗進行接種。

 

不過,星期五(8月14日)公佈的一項針對3000多名醫療專業人員的調查顯示,由於缺乏足夠的資料及其超快速的審批,大多數俄羅斯醫生對注射俄羅斯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感到不自在。

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向自己患者、同事或朋友推薦這種疫苗。一些俄羅斯人也表達他們的疑慮,他們說自己害怕嘗試這種疫苗。而另一些人則同意政府的觀點,即外國專家的懷疑是由嫉妒所驅使的。

 

俄羅斯搶跑疫苗研發

莫斯科批准的這種疫苗,沒有經過通常需要有至少數千人參與的臨床試驗,即通常所說的第三期試驗。國際醫學和衛生安全專家,將莫斯科的行為比作是田徑比賽中“搶跑”,是作弊行為。醫學專家還擔心,一旦這種作弊疫苗被廣泛使用,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實際上比不接種疫苗更糟糕。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的阿梅什·阿達利亞醫生(Amesh A. Adalja, MD)對美國之音說:“俄羅斯開始推出這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安全或療效隱患信號,而且這種疫苗也可能污染其它的疫苗。”

阿達利亞醫生認為,疫苗研發的第三期試驗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疫苗的第3階段臨床試驗能夠提供重要的資訊。他說:“這也正是我們進行這些測試的原因。如果只是在少數人身上測試疫苗,很難確切地知道疫苗的安全和療效。”

 

英國《衛報》的報導說,夏威夷大學的病毒學家斯科特·哈爾斯特德(Scott Halstead)1977年在研究登革熱時,發現某些病毒的所謂“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第一次感染產生的抗體,能夠導致第二次感染,使第二次感染能夠“搭車”進入體內。

這種“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效應,對於目前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尤為重要,因為像“抗體依賴性增強”效應這樣的意外故障,正是疫苗的第三期臨床試驗需要尋找的問題。而俄羅斯新批准的這種叫做“Sputnik V”的疫苗,尚未經過這個階段的檢測。

倫敦帝國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奧特曼(Danny Altmann)認為,俄羅斯疫苗研發工作太不透明,沒有人真正知道它的安全與效力。

奧特曼對《衛報》說:“說到安全問題,我們就必須研究像是ADE(抗體依賴性增強)效應這樣的隱患。這個問題當年曾經破壞薩斯病毒疫苗的研發,加劇肺部的哮喘樣反應。”

 

美國可望年底推出安全有效疫苗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法蘭西斯·柯林斯醫生(Francis Collins)8月13日對媒體說,鑒於大規模臨床試驗所需時間,目前美國政府“曲速行動”計畫支持研發的疫苗在11月或12月前,都不太可能獲得聯邦藥品監管機構的批准。

不過柯林斯醫生同時表示,他認為目前在至少1萬人中對疫苗進行臨床測試,能夠提供足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證據,以讓疫苗通過批准供更廣泛地使用。迄今為止,美國啟動的第三期疫苗試驗計畫在3萬人中試驗。

柯林斯醫生說,他相信“曲速行動”計畫支持的六種疫苗中,“至少有一種將在今年年底被證明是安全和有效的。”

 

目前,美國政府“曲速行動”計畫資助的幾種疫苗的研發正在緊張、順利地進行之中。

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在今年年底問世後,至關重要的是如何優化疫苗的分配和使用。此外,由於美國民眾對接種疫苗的接受程度很低,如何增強公眾對疫苗的信心,也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的阿梅什·阿達利亞醫生(Amesh A. Adalja, MD)對美國之音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通過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 (ACIP),正在制定人口優先分組,以最大程度地擴大疫苗的影響。名列榜單之首的可能是衛生保健工作者,其次是高危人群。”

 

不過,美國媒體報導說,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受美國高級衛生官員的委託,於7月21日又任命一個專家小組,在可用疫苗數量預期會很少的情況下拿出一個框架,以確定哪些人應該優先接種疫苗。

醫學專家認為,這個專家小組的成立,明顯侵犯“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 (ACIP)的職能;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來,是“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一直向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提出疫苗接種的政策建議,其中包括起草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的疫苗接種優先清單。

專家擔心,這個新的專家小組的成立,可能會讓到底該由誰做出這些重要決定的緊張局面更加複雜化。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接受醫藥生物媒體“STAT”採訪時說:“在我看來,這就好像是剛剛分配四座不同的空中交通管制塔來指揮同一架飛機降落。”

奧斯特霍爾姆教授表示,在“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新成立的專家小組,以及“曲速行動“的工作小組之間,一般民眾弄不清楚誰將做出最終決定,以及這個過程將如何展開。

另一方面,美國大眾對接種疫苗的接受程度,與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相比非常的低。一項調查顯示,只有50%的美國人表示能夠接受接種,並且承諾會接種疫苗;而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還在舉棋不定。甚至有一些團體走上街頭,抗議並拒絕接種疫苗。

 

針對美國民眾對疫苗的接受程度,霍普金斯大學的阿梅什·阿達利亞醫生對美國之音表示,由於美國存在對疫苗的抵觸運動,公共衛生官員和醫生必須真正向公眾提供關於疫苗風險和益處的透明資訊。

他說:“當年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疫苗的接受率非常低,我們不能讓新冠病毒疫苗重蹈覆轍。”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