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6日
在一次一箭雙雕式的登月行動中,太空探索(SpaceX)星期三(1月15日)為尋求啟動月球生意的美國和日本公司發射了一對登月器。
兩枚登月器深夜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太中心在火箭運載下騰飛,駛向佈滿塵埃的地球衛星月球。這家私人太空公司直播了最新的這次發射行動。兩枚登月器共乘火箭升空,以節省成本,但是飛行一個小時後,它們準確地按照計畫分頭行動。它們將分別繞路行駛,旅途持續數月。
對總部在東京的ispace來說,這是第二次了。該公司的第一枚登月器兩年前以硬著陸方式墜毀在月球。這一次,它帶上了一部月球車,上面配備著鏟子,以收集月塵用於研究,並計畫為未來的探索者檢測潛在的食物和飲水來源。
總部在德克薩斯的螢火蟲航空航太公司(Firefly Aerospace)是登月界的新秀。該公司在這次飛行任務中為NASA進行10項試驗,包括一個收集月塵的吸塵器、測量月表下溫度的鑽頭以及未來可被月球行走者使用的一部設備,該設備可防止尖銳和腐蝕性的微粒沾染在宇航服和設備上。
螢火蟲的“藍色幽靈”( Blue Ghost)應首先抵達月球。“藍色幽靈”的名字來自美國東南部螢火蟲的一個物種。這個6英尺6英寸(2米)高的登月器將試圖於5月初在危海(Mare Crisium)著陸。這是月球北緯的一處火山平原。
Ispace公司的登月器略大一些,名為“堅韌”(Resilience),它將需要四到五個月的時間抵月,目標是在5月末或6月初在冷海(Mare Frigoris)著陸,這裡更加靠北,位於月球的近側。
Ispace首席財務官野崎順平(Jumpei Nozaki)本星期從卡拉維拉爾角說:“我們不認為這是競賽。有些人說是‘登月競賽’,但這不是關於速度。”
野崎和螢火蟲首席執行官傑森·金(Jason Kim)都承認前方仍有挑戰,畢竟月球表面已經殘骸遍佈。自從1960年代以來,只有五個國家成功地讓航天器登月:前蘇聯、美國、中國、印度和日本。
“我們在設計和工程方面已經盡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傑森·金說。儘管如此,為了好運,他星期二夜間在上衣翻領別了一枚愛爾蘭三葉草。
美國仍然是唯一有宇航員登月的國家。NASA目前的“阿爾忒彌斯”( Artemis)項目是“阿波羅”( Apollo)專案的繼承者,目的是要在本十年底之前讓宇航員重返月球。
在人類重返月球之前,“我們正在提前發送很多科學和很多技術,”NASA科學使命負責人妮基·福克斯(Nicky Fox)在發射前夕說。
如果圓滿完成各自的著陸任務,這兩個航天器都將在一直處在白晝狀態下的月球上運行兩個星期,一旦黑夜降臨,它們就將關機。
一旦卸載在月球表面後,ispace11磅(5公斤)重的月球車將留在登月器附近,以每秒不到1英寸(約2.5釐米)的速度,轉圈漫遊,最遠不過幾百碼(米)。這部月球車有自己的特殊運送裝置,以降落在充滿塵埃的月球。
NASA為這次使命向螢火蟲支付1.01億美元,還為試驗向其支付4400萬美元。野崎拒絕披露ispace重振使命的成本。這次使命有六項試驗。他說,這次使命比第一次使命耗費的資金要少,那次使命超過了1億美元。
接下來,到了2月底,位於休斯頓的直覺機器(Intuitive Machines)公司將為NASA進行第二次登月使命。去年,該公司成功進行了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月球著陸,側翻著在月球南極附近登陸,但是仍然設法維持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