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美日澳日前表示將攜手支援南太平洋地區通信網路建設,並合資建造太平洋地區的海底電纜。專家認為,此舉是出於對中國在資訊安全上的不信任,中國預計將繼續強化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擴張,但效果勢必欠佳。
中國支援基建造成資安疑慮
日媒共同社12月13日獨家報導,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決定將合作南太平洋地區通信網路建設,旨在預防中國掌握該地區的通信網、支配資訊流動,以及動搖民主根基。
之前,美日澳還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聯合出資鋪設一條海底電纜,為諾魯、吉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3國提升網路連結速度。
美日澳的聯合聲明表示,在太平洋區域從新冠病毒的嚴重衝擊中復蘇之際,興建海底電纜將支持當地經濟成長、推動發展機會,且有助改善生活水準。
共同社報導,中國近年來積極支援太平洋島國建設基礎設施,美、日、澳政府擔憂若未來由中國主導通信網建設,恐怕會發生資訊外流、監控等影響自由民主、經濟的情況,因此決定攜手在南太平洋地區協助建設,反制中國。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本與太平洋島國在歷史上關係深厚,且共用民主價值觀,必須避免通信網被中共監控,導致民主受到威脅。”
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教授張耀中(Lennon Chang)對美國之音表示,電力屬於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如果受到外國的控制,就可能成為敵對國家的武器。以電纜來說,如果中國想在太平洋地區發動戰爭,就可以透過電纜的控制權影響整個區域的網路。
他說:“以5G來說,華為在部分太平洋島國與澳大利亞是被禁止的,因為大家擔心中國會透過華為與5G的建設竊取其他國家的資料。雖然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建設貌似與澳大利亞、美國等其他國家無關,但實際上如果美國要與這些太平洋島國合作,而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是由中國提供,那麼合作的機密就很可能被中國竊取。”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學者葉長城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自從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就把中國定位為其戰略競爭者,認為中國是興起中的大國,要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在太平洋地區自然也有防禦中國的規劃。
他說:“在南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吉里巴斯有衛星監測站與美國過去的核試爆場域。以最近來說,如果是讓中國企業承包海底電纜架設,其中一條將會經過關島,就會產生資訊安全問題,尤其是與衛星相較,海底電纜的傳送速率極快。沒有人知道在鋪設海底電纜時是否會順便置入可以偵測包括潛艦活動的海底活動感測器,美國不可能容許這種安全疑慮發生。至於諾魯,之前中國企業本來試圖鋪設海底電纜提供通訊服務,但因為顧及資訊安全問題,使諾魯政府無法信任中國而拒絕。”
澳經營太平洋島國為戰略規劃
2017年,澳大利亞花費約1.37億澳元(9820萬美元)為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開發更先進的互聯網接入。
2020年10月28日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發佈書面聲明,指澳、日、美三國將合作斥資3000萬美元鋪設帛琉海底光纖纜線。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學者葉長城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之前,澳大利亞對於整個海洋勢力圈範圍的戰略警覺並不深刻。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後,有國際法對於200海裡經濟海域的依據,澳大利亞才開始認為對於區域要有戰略規畫。
他說:“早年澳大利亞對於南太平洋的規劃大約是防範例如前蘇聯等外部勢力滲入區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之後,澳大利亞就非常在意其海洋治理與澳大利亞勢力圈的經營。包括紐西蘭在內,太平洋島國在市場機制、貨幣體制、經濟等方面都需要澳大利亞的協助。新聞常提及2017年澳大利亞對所羅門群島的海底電纜等基礎設施建設之援助計畫,其實澳大利亞早就著手在其地區戰略佈局。”
葉長城指出,澳大利亞近年來陸續獨自或與美日合作協助太平洋島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為了遏制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教授張耀中說:“澳大利亞在協助太平洋島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與資訊安全能力建置方面花了很多心力,除此之外也積極與印度合作,希望在印太地區建立共同協防的合作關係。其中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因為容易被作為武器,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中國華為5G進軍太平洋地區,我認為主要目的是推廣華為的產品,只是當中國在推廣時是否會讓人產生憂慮,這就回到信任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澳大利亞) 對這個國家信不信任?會不會擔心他在背後竊取我們(澳大利亞)的資料?以中國過去的行徑而言,確實有信任問題,這是澳大利亞最擔心的部分。”
中國在太平洋擴張恐收效有限
澳大利亞蒙納許大學教授張耀中認為,中國接下來將會投注更多的資源在太平洋島國地區中想要強化關係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包括試圖投資通訊設備,但是對於戰略的影響恐怕有限。
他說:“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狀況,那就是太平洋島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都不錯,所以即使中國要在這些地區插旗,澳大利亞也會扮演比美國或日本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雖然近年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建交,但在其國內暴動時,還是澳大利亞出動維和部隊前往協助鎮暴。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島國已經經營許久,也期許成為太平洋島國的領頭,因此這樣的關係是中國不容易打破的。”
張耀中指出,所羅門群島向來是澳大利亞的保護物件,上個月的暴動也是民間對於中國的反彈,足以見得中國要在太平洋島國分割澳大利亞長期建立的關係並不容易。
據所羅門群島先驅報報導,所羅門群島11月24日傳出大規模抗爭事件,與所羅門群島中央政府和馬萊塔省政府的紛爭有關,該省不承認中國政府。馬萊塔省省長蘇達尼批評中央與台斷交和與北京建交的決定。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學者葉長城也認同這個看法。他表示,在南太平洋的投資存量,中國僅次於澳大利亞,因此中國必將繼續加強其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投資,但效果不會太好。
葉長城說:“觀察中國進口南太平洋國家商品的情形,澳大利亞是第一大宗,其次是紐西蘭,再來就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新赫裡多尼亞、所羅門群島、斐濟、瓦努阿圖、馬紹爾群島等。對於排名後端的南太平洋國家而言,中國作為出口市場的重要性就很低了,當然未來還是會配合美澳的意向。而且許多太平洋島國都沒有軍隊,在海岸防衛上必須依賴澳大利亞,而美國在島鏈防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葉長城指出,隨著美國與歐洲各自推出對於未開發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氣勢將逐漸下滑,加上新冠疫情的發生使世界對於中國的觀感大幅改變,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經營不會太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