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2日
波士頓聯邦法官星期一(12月30日)裁定,有證據顯示,哈佛大學一名中國籍訪問學者兼癌症研究員試圖非法走私、盜竊哈佛大學某醫學中心實驗室內的研究樣本到中國。因擔心其有潛逃風險,法官還批准被告不予保釋。
哈佛醫學院中國訪問學者被控盜竊研究生物樣本
29歲的被告鄭灶松(Zaosong Zheng,音譯)星期一出現在波士頓的一家聯邦法院。鄭灶松曾是廣州中山大學一名很有前途的醫科博士生,專門研究膀胱癌和腎癌。去年,他獲得哈佛大學贊助的赴美留學簽證,成為哈佛大學帕斯以色列狄肯尼斯醫學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病理學訪問研究生。
聯邦助理法官大衛·亨尼斯(David Hennessy)裁定,有證據顯示,鄭灶松試圖非法走私、盜竊帕斯以色列狄肯尼斯醫學中心實驗室內的研究樣本。因擔心鄭灶松潛逃,法官同時批准公訴人的請求,將鄭灶松拘留至審判開始,不准保釋。
《紐約時報》援引的法庭檔顯示,鄭灶松12月9日在原定乘坐海南航空公司 482次航班,由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直飛北京返回中國,但是被美國海關在其托運行李中搜出21瓶咖啡色液體。這些瓶子都用玻璃紙包好藏在襪子當中。
鄭灶松起先表示這些樣本一點也不重要,和他的研究沒有關係;後來又說是朋友托他攜帶回中國的,與他自己無關。不久之後,鄭灶松承認自己未經實驗室許可,偷出部分樣本,並從醫學中心其他研究員那裡複製了其他一些樣品。他還說,他打算將這些樣本帶回中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實驗室繼續進行研究,有成果後以個人名義發表論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網站顯示,有一名叫“鄭灶松”的學生獲得中山大學2018年的優秀學生獎。
一名與鄭灶松同在醫學中心工作的室友稱,那些咖啡色液體是癌細胞樣本。12月10日,鄭灶松被捕。
“協調一致的犯罪”?
法庭的資料還顯示,聯邦調查人員後來在對鄭灶松的公寓檢查後又有更多的發現。鄭灶松的前室友,同時也從事醫學研究的李家林(Jialin Li, 音譯)告訴調查人員,鄭灶松臨走前已經將自己所有的物品打包,顯示他不會再回到美國。
李家林還告訴他們,另外兩名在帕斯以色列狄肯尼斯醫學中心工作的中國研究員也偷帶生物樣品回中國,不過,這兩人沒有被抓住。
公訴人員在一項動議中說,鄭灶松的盜竊不是“孤立的案例”,“相反的,這可能是協調良好的犯罪,中國政府很有可能也捲入其中。因為另外兩名在同一研究室工作的中國人也盜竊了生物材料,並將其偷運出美國。”
鄭灶松在被捕的第二天被醫學中心開除,其學術交流簽證也被吊銷。哈佛大學醫學中心的發言人說,他們將配合調查。
檢察官說,目前對鄭灶松的調查還在繼續。政府也正在等待小瓶測試結果,如果確認這些瓶子是從實驗室盜走的,鄭灶松將面臨更多指控。聯邦公訴人員警告說,鄭灶松可能會被指控偷運盜竊物資以及盜竊商業機密,這兩項罪名可能會為他帶來高達10年的刑期。
華人社交媒體“炸鍋”,多數認為鄭為了私利鋌而走險
鄭灶松被捕事件在美國的華人社交媒體也引發討論。大部分評論認為,鄭灶松這麼做,是為了謀求自己的私利,跟中國政府沒有關係。
一名網友寫道:“別想他有多高尚,而是為了他自己能有出頭之日能弄個什麼醫治癌症的 ‘磚家’而進行的下流行為。”
另一名網友寫道,這麼做,他“能夠更快的發paper,對國家是半毛錢用處都沒有,就是自己建實驗室少費點力氣,走個捷徑而已。”
還有人寫道:“有一些很難製備的細胞系,拿現成的回去,省了多少年的功夫,不用重新摸索啊,對新建實驗室的年輕首席研究員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還有些人認為,鄭灶松由此可以拿到國家基金建實驗室,而最終成果歸屬中國。從這個意義上說,鄭灶松的做法與中國政府有關。
中國系統性盜竊美國生物醫學產權?
鄭灶松並不是第一個被發現或是被懷疑盜竊美國生物技術的中國留學生或是華裔。
今年9月,一對華裔科學家夫婦----49歲的周宇和46歲陳莉,被指控盜取他們工作了10年的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全國兒童醫院(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開發的技術,用其在中國申請了專利,並在中國和美國成立了生物技術公司,銷售的技術與兒童醫院研究所的技術一模一樣。
今年4月,美國著名的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驅逐了3名中國研究人員,原因是他們涉嫌將研究資料竊取回中國。
《紐約時報》今年11月的報導說,華盛頓正大規模調查美國醫療研究機構的智慧財產權盜竊事件,其中大部分被調查的案件涉及華裔。專家表示,啟動調查顯示川普政府對中國的間諜活動越來越擔憂。
美國醫學院校聯合會首席科學家麥金尼(Ross McKinney)11月4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的間諜活動促使這項大規模調查。他說:“問題出在中國政府,中國政府一直在系統性的做這件事。”
紐約時報的報導稱,那次的調查涉及71家美國研究機構和180個可能涉及知識盜竊的個案,其中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已將24個可能有犯罪活動證據的案件移交給衛生與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監察長辦公室,後者可能會將這些案件移交給刑事訴訟部門。
NIH負責院外研究的副主任邁克爾·勞爾(Michael Lauer)11月在美國國會聽證時透露,截止11月19日,國立衛生院有140多名學者因學術誠信或受外國影響被調查。
美國醫學院校聯合會首席科學家麥金尼說,美中兩國科研人員有深厚的合作基礎,不負責任的間諜活動將損害兩國未來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