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光析:兩會上頻喊“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的無奈之舉

2023313

 

編者按:這是吳國光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注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輿論對中國“兩會”的關注,大都還在人事安排及其權力意涵上,我卻覺得這些在尚未宣佈前其實就已經是過去式了。中共二十大之後看今年的“兩會”,還能有點兒什麼可看的嗎?

不能說沒有。在中國政治中,開會本來就是說漂亮話的表演場合,這次“兩會”不可能例外。會上,代表們的漂亮話說給習近平聽,習近平也有漂亮話說給大家聽。“高品質發展”,這是習近平一堆漂亮話的主題詞;以中國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來推動和實現高品質發展,則是這次“兩會”上中共當局給未來劃下的關鍵字。

 

新一輪機構重組,高光聚焦所謂“理順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不僅重組科技部,而且還要成立中央科技委員會——這是史上第一次。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到國務院的整個新班子,具備高科技背景、特別是具備航太等軍工科技背景的較為年輕的領導人特受重用。習近平本人參加人大代表團討論,一席講話的突出重點,就是 “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官方輿論強調“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中居於核心地位”——“核心”這個東西,本來是習近平才能當的那麼一個專利,現在也“加冕”到“科技創新”的頭上了,這確實是將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看來也確實是值得看一看的事兒。

這一系列說法和做法,可以說意義深遠。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評論呢,我看那就是要把共產黨專制進一步和高水準的科學技術相結合,或者說是要打造高科技支撐的共產黨專制。對內,既用科技創新來促進經濟發展,以增強共產黨一黨專政在民眾中的認受性,又用科技手段來強化社會控制和內部專政,以進一步剝奪民眾的權利;對外,則試圖以科技上的所謂自立自強來降低對於當今世界第一號科技強國美國的依賴,增加與美國對立、競爭、鬥爭的資本,實現所謂的中華民族復興。

 

問題是,幾十年來,不正是中國和美國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大大促進了中國的科技發展嗎?也可以說,沒有美國的科技創新對中國的幫助與貢獻,中國今天可能仍然處在資訊化之前的時代,哪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線民數量最大、手機使用者數量最大的國家呢?當然,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在否認中國民眾和科技工作者們自身的努力在實現中國科技進步之中的作用,甚至也不表示要否認中國政府在實行對外開放、追趕國際科技發展上的正確做法。恰恰相反,我要說的就是:科技進步是人類智慧的成果,有一種制度安排是可以讓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一起共用這些成果的;但凡中國稍稍靠近這種制度,以中國民眾的努力和中國科學家們的智慧,很快就可以分享這樣的成果。

因此,疑問也是很大的:既然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科技的創新和進步,而科技的創新和進步在過去幾十年中都是和美國及國際主流交好的成果,為什麼現在卻要把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國際主流利益對立起來呢?為什麼偏要為此捨棄從交流而得到的科技進步、改而如此大動干戈地追求所謂“自立自強”的科技呢?

據說,追求科技“自立自強”,原因在於中國“面對國際科技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的嚴峻形勢”。這個說法其實很荒唐。

 

首先,國際科技競爭實際上恰恰是人類技術進步的動力;有競爭也有交流,這是科學研究的常態,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即使真有所謂“外部遏制打壓”,那要問問為什麼突然有了這種“遏制打壓”?遠的、多的都不說,單說資訊技術革命以來這三十年的情形,如果一直都有這種“遏制打壓”的話,中國人怎麼能用得上智能手機?你說是因為美國看不得中國如今變強大,於是從過去的對華合作改而搞今天的打壓中國。那麼,難道美國人本來不明白中國分享資訊技術就會變得強大起來?現在印度也正在變得強大起來,怎麼美國人不接受教訓而把印度也提前打壓下去呢?

這就要說回科技手段在中國的使用了:智慧手機在自由社會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便利,但在中國卻是在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強化了政府對人們的監控。當然,中國的很多國民可能並不在乎被監控;即使不被監控,他們也謹小慎微,從來不敢對政府的所作所為甚至胡作非為吐露半個“不”字。但是,全世界大多數的人們是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的;他們看到中國政府利用人類的智慧成果即科技進步來變本加厲地剝奪民眾的自由,也在中國政府所能干涉到的國際領域利用自己的國力、包括科技實力越來越多地破壞自由與法治,當然會擔心中國繼續強大下去終有一天也要剝奪全世界人民的自由。

 

於是,國際形勢改變了。你把自己的復興和別人的自由對立起來,人家怎麼還會繼續和你分享科技創新成果來助你復興?這麼高調地講什麼“科技自立自強”,我看其中充滿了無奈。有個說法叫“重新發明車輪子”,講的是無知和徒勞;人類早就發明瞭車輪,你偏要自立自強地去重新發明它。你說這是自作聰明的犯蠢呢,或者乾脆就是無奈之舉?中國“兩會”強調的“科技自立自強”,走不走得通先不說,就算走通了,不就是“重新發明車輪子”的翻版嗎?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