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反腐敗日:腐敗產生的經濟代價每年高達2.6萬億美元

 

 2018年12月8日 

 

 法律與預防犯罪 

 

在12月8日國際反腐敗日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致辭指出,所有國家,無論貧富,不管是北方國家,還是南方國家,都存在腐敗現象。腐敗侵蝕價值觀,破壞發展,導致的代價每年高達2.6萬億美元,必須得到堅定地回擊。 

腐敗是對聯合國價值觀的侵犯。它使社會喪失了學校,醫院和其他重要服務,趕走了外國投資,剝奪了各國的自然資源。它破壞法治,助長非法販運人口,毒品和武器等犯罪。逃稅,洗錢和其他非法流動轉移了可持續發展所急需的資源。 

世界經濟論壇估計,腐敗成本至少為2.6萬億美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5%。據世界銀行也指出,企業和個人每年要支付超過1萬億美元的賄賂。 

腐敗造成更多的腐敗,並助長腐蝕性的有罪不罰之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是我們推進這場鬥爭的主要工具之一。可持續發展目標16及其具體目標也為採取行動提供了模板。通過“公約”的同行審議機制,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建立信任和問責制的基礎。我們可以教育公民和增強其權能,提高透明度,並加強國際合作,追回被盜資產。 

今年,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參加了投票,而腐敗是他們的最優先關切之一。在國際反腐敗日,讓我們為廉正站穩立場。 

 2003年10月31日,大會通過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事處被指定為公約締約國會議秘書處。該公約於2005年12月生效,目前有186個締約國。 

聯大決定將12月9日定為國際反腐敗日,以提高對腐敗的認識和對公約在打擊和預防腐敗方面的作用的認識。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