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之月—疫外之愛

圖:"團圓之月 "線上節目邀請來自瑞士的 Danielle、奈及利亞的Smith Nwokocha、巴基斯坦的 Amna及美國的Nwe N Tun分享疫情中他們對團聚意涵的感悟。

 

2022年3月14日

 

新冠病毒自2019年肆虐迄今,全球仍受Omicron高度傳播變異株威脅,各國確診人數居高不下。在此困難之際,能與生命中重要他人保持緊密的連結情感意義深遠。獨立的國際新聞媒體《寰宇民報》特舉辦 "團圓之月 "線上節目(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AOaTEyl1M),請各國好友分享在疫情中"團聚"一詞對他們有甚麼不同的意涵。

 

節目一開始先播放《全球祝禱文》影片,主持人Judith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祈禱,傳遞正能量,安慰世人心靈,安渡2022年。Judith指出全球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團聚節慶,越是困難的時刻,團聚越是讓人滿心期待。

 

75歲的瑞士祖母 Danielle認為聖誕節不只是宗教節日,更是家庭團圓、關注朋友或寫信給他人的好機會!有感全球因Covid-19 的恐懼,社會孤立和個人主義加劇,節目中她也帶來聖誕節的祝願:希望人人在生活中都能為他人著想,關注他人,即使意見不同也能傾聽對方的意見,也希望世上那些因缺乏收入而勉強維生的人,生活能夠改善。

 

奈及利亞的社會工作者Smith Nwokocha則以嶄新積極的角度思考Covid-19  大流行帶來人與人之間的改變。他認為這場危機是加強我們與家人關係的好機會,因為我們有更多機會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不論是溝通或親密關係都可更增進。而遠端工作興起,更讓為世界各地不同組織工作的機會大增。

 

巴基斯坦的 Amna表示在她的國家,與朋友和家人的非正式社交聚會是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Covid-19迫使人們停止與他人的社交,即使偶有少許聚會,也會感到惶恐不安。對此她採取積極行為因應,藉由線上會議,吸取大量的知識和公眾意識,克服挑戰。她衷心希望2022年的春天,疫情能見曙光,家人能歡樂團聚,卸下身心沉重的負擔,保持溫暖和活力。

 

美國加州洛杉磯兒童醫院擔任 MRI 技術員的Nwe N Tun認為大流行期間人們更親近。這些年利用科技,進行線上會議、虛擬課堂、電腦遊戲,與朋友和家人在線上會面,其實更方便省錢與安全。我們隨時隨地可以在任何不同的國家見面,不需要買昂貴的機票出門,也不需要從工作或學校請假。疫情期間,科技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她表示人類冠狀病毒發現於1995年,它有七種感染人類的病毒株。Covid-19是2019年在全球爆發的病毒之一,透過空氣傳播感染。疫苗接種雖然提供抵抗病毒的免疫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不能完全保護我們,只能切斷感染鏈的一部分,所以更有必要採取預防措施。

 

節目最後播放三不、五多、六絕招的防疫影片,主持人Judith表示面對這場無止境的戰鬥,鼓勵大家善用影片中的方法防疫,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祝大家都能安全健康。

 

Insert into ip_checker (ip, create_date) VALUES ( '18.216.253.84', 1734893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