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5日
上週四(2023 年 2 月 9 日),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維吾爾人權專案發佈了一份報告,呼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及其成員停止支援中國對維吾爾人的文化清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中國是維吾爾、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人的遺產的保護者,但題為“遺產的共謀:維吾爾族地區的文化遺產和種族滅絕”的報告認為,中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行動“構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的“戰略性文化清洗”。
“戰略性文化清洗”被定義為基於個人和群體的文化、種族或宗教歸屬,蓄意將其作為目標,同時蓄意和系統地破壞其文化遺產。
該報告審視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新疆認可的五項遺產的現狀,並詳細說明了它們如何被用來宣傳修正主義歷史,以及如何利用它們謀取經濟利益和政府控制。
據這份報告說,中國政府摧毀了大片建築遺產,包括清真寺、神社和墓地;銷毀維吾爾語書籍,限制使用維吾爾語和其他土著突厥語;並監禁了數百,可能數千名維吾爾、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知識份子和文化領袖。
報告稱,早在2014年,新疆地區的維吾爾和其他突厥族人就遭受了安全化、大規模監禁和對其文化認同的攻擊。據估計,超過一百萬人被關押在政治教育營、監獄和拘留中心,在那裡他們遭受酷刑、強姦、文化灌輸和強迫勞動。
“正如國際刑事法院所承認的那樣,剝奪和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往往是種族滅絕行為的先兆,”該報告的合著者、倫敦大學維吾爾文化教授瑞吉兒·哈裡斯(Rachel Harris)說。 “對文化遺產的攻擊,從神聖的建築到社區習俗,都與對人類的直接人身攻擊密不可分。它們是一種旨在消除一個民族及其身份的文化戰爭形式。”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言人稱,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到民間社會的此類報告時,會將資訊與相關會員國共用,以便讓會員國做出回應。
“我們剛剛收到這份報告,目前正在審查它,就像我們審查民間社會和非政府組織提交的所有報告一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之音。 “慣例和程式是,當教科文組織收到有關列入教科文組織名錄的特定內容的準確和可信資訊時,會將此資訊與有關會員國共用,以便將民間社會共用的資訊和會員國的回應結合起來– 如果有的話 – 提請有關委員會(在本例中為世界遺產委員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的注意。”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去年八月份承認該地區可能存在危害人類罪。越來越多的政府對這種情況表示擔憂,美國稱其為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
北京否認這些指控是謊言,並表示在該地區採取的措施是為了打擊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
據合著者和英國研究員阿齊茲·伊薩·阿爾昆(Aziz Isa Alkun)稱,該報告提供了有關中國在維吾爾地區違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標準的具體細節。
“文化傳承者被剝奪和監禁,而他們的歷史被改寫,他們遺產的經濟利益流回中國中部,”阿爾昆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應敦促對本報告詳述的侵權行為進行緊急調查,以期因中國未能遵守國際標準而將木卡姆、瑪納斯、麥斯熱普和騰格裡塔格(天山)山脈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錄中刪除。”
根據該報告,中國對維吾爾文化遺產的管理與政府試圖通過同化加深對當地人口的控制密切相關。中國政府主要將維吾爾文化遺產視為發展旅遊業的資源,以及一種宣傳工具,用於展示該地區經過“精心策劃的正常形象”。
報告稱,維吾爾木卡姆和麥斯熱普以及吉爾吉斯瑪納斯的民俗推廣主要是為了鞏固該地區原住民長期以來在中國境內被指定為“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的說法。就像清真寺和聖地對當地社區關閉但對旅遊業務開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