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新進展:她會與美國達成認罪協議嗎?

2020129

 

華為公司財務總監孟晚舟從加拿大引渡美國受審案突然出現新進展。上週四《華爾街日報》率先報導,美國司法部正與孟晚舟的律師進行認罪協商。美國司法部提出的是“推遲起訴協定”,孟晚舟需要承認部分控罪,以換取自由,回到中國。而在星期一,孟晚舟繼續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出庭,聽取2018年在溫哥華機場逮捕她的加拿大警方人員證詞。

 

焦點:孟晚舟是否會接受協議?

目前,媒體討論的焦點是,孟晚舟是否會同意這份以認罪換取自由的協議。

加拿大中國問題學者、前外交官查理斯·伯頓教授(Charles Burton)認為,這一資訊雖然為解決孟晚舟案帶來了希望,但依然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

他表示:“這項協議要求孟晚舟承認她有針對滙豐銀行的欺詐行為,華為公司可能需要為她交付一定數量罰款。我不認為,華為公司以及中國政府會接受,除非他們擔心孟晚舟最終會被引渡去美國。”

 

他還表示:“我當然希望孟晚舟能夠接受這個協議。她可以談判一些條件,但也要考慮,案子中提供的證據。”

美國曼哈頓檢察官的引渡申請顯示,孟晚舟涉嫌“電匯與銀行欺詐”,以及在涉及與伊朗交易上對美國的滙豐銀行(HSBC)撒謊。

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再次表示,美加抓捕、引渡孟晚舟純粹基於政治動機,是為了打壓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公司。

 

所以,如果孟晚舟選擇認罪,也會考慮給華為公司未來帶來的影響。

加拿大移民律師、熟悉孟晚舟案的理查·科蘭德(Richard Kurland) 卻認為,認罪協定只是司法程式中的一個選項,孟晚舟是否需要接受,這完全取決於她個人。他相信,雙方的接觸談判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而他給孟晚舟的建議是:“此時,孟晚舟應該聽取有經驗的律師團隊建議,這是個談判的過程。她需要衡量自己各個選項,比如,美國正處於政府過渡期,新的政府如何處理她的案子?檢方是否可能給她更好的條件等等?”

 

加拿大兩位邁克爾命運牽動人心

孟晚舟引渡案出人意料的轉機引發加拿大人熱議,而討論的重點卻是,在孟晚舟被捕之後,遭中國扣押的兩名加拿大人的命運。

孟晚舟於2018年12月1日遭加拿大警方在溫哥華機場扣押。九天之後,中國逮捕了兩名加拿大人,外交智庫顧問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 。到本週四,兩名邁克爾在中國監獄被關押就滿兩年了。

加拿大和西方一直認為,這是對逮捕孟晚舟的報復,是“人質外交”,但是中方否認這一點。

 

星期五,在被問及孟晚舟案的這一最新進展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不願意多加回應,但強調說,加拿大政府的頭等重要任務,就是保證兩名邁克爾安全回到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也一直希望美國採取行動,與孟晚舟達成協議,以換回兩名邁克爾。

今年年中,康明凱的太太接受媒體訪問透露說,自己的丈夫被單獨囚禁,整晚在強光照射下。而且,限制他的閱讀,精神上受到了虐待。

 

隨後,有媒體報導,中國以疫情為理由,拒絕了加拿大大使館對康明凱和斯帕弗的領事服務。直到最近,中國政府才允許加拿大使館人員與兩名邁克爾視頻對話。

兩名邁克爾在中國的遭遇披露之後,引發加拿大人的強烈反感。今年年中一項民調顯示,加拿大人對中國的好感度只剩下了14%。

反觀孟晚舟,她被捕一周之後,以1000萬加幣獲得保釋,並住進了自己在溫哥華的總值千萬加元的豪宅。她案件的所有進展都是公開透明,依照司法程式進行的。

 

引渡案兩年:加拿大堅持了司法獨立

孟晚舟引渡官司打了兩年。她的律師團隊以多種理由上訴,希望阻止引渡。同時,中國政府也不斷給加拿大施壓。

不過,在法庭上,孟晚舟團隊輸掉了關鍵性的“雙重犯罪”裁定。

 

根據加美引渡協定,當事人被指控的罪名須在兩國都構成犯罪才符合被引渡條件。

孟晚舟的辯護律師上訴說,加拿大沒有像美國一樣對伊朗實施制裁,所以,孟晚舟的行為在加拿大不違法,因而不符合引渡協議的規定。

但今年五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裁定,孟晚舟被指控的關鍵罪名是“欺詐”,這在加拿大也同樣違法,因此引渡案可以繼續。

 

上個月,孟晚舟的律師再次以加拿大邊境局和皇家騎警在逮捕孟晚舟的程式中出現了失誤,以及引用美國總統川普對孟晚舟案的評論,希望證明引渡案不合手續,是個政治案件。

與此同時,加拿大也受到來自中國的巨大經濟壓力,比如,中國禁止進口加拿大的菜籽油,在加拿大商品入關過程中進行刁難,以及對進口加拿大大豆設置障礙。

不過,加拿大政府沒有對來自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壓力低頭。

 

總理特魯多從一開始就堅定表示:案件屬於司法管轄的範疇,政府無權幹預司法的獨立性。

伯頓教授認為,中國方面低估了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樣的中型民主國家在捍衛司法獨立上的抵抗力。

他說:“總體來說,中國政府低估了民主的抵禦能力。而是相信,對澳大利亞、加拿大這樣的國家,只要有足夠的經濟壓力和貿易協定,他們就會放棄司法獨立。這也是誤判。”

 

加中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

孟晚舟以及兩名邁克爾事件的發生,令加中關係受到很大影響。

加拿大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主要國家之一,今年恰逢兩國建交五十年,但雙方關係卻降到了冰點。

 

伯頓教授稱,兩國關係可能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因為相互間的信任沒有了。

他舉例說,比如之前的加中貿易協定談判不可能再繼續了;以後中國在能源方面的投資,加拿大的審查將會不利於中國;華為5G在加拿大的使用也是不可能的了。由於兩國關係緊張,加拿大議會專門設立了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而近來該委員會的報告對中國非常不利,包括稱中國的新疆政策是“種族滅絕”。

同時,兩國關係的緊張也反應在加拿大的主流民意上。超過半數的加拿大人認為,自由黨政府目前的對華政策太軟弱了。

 

至於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伯頓教授認為,加美關係在拜登政府時期會有更多合作。拜登會與民主同盟國家聯合,應對中國的公開挑戰,而加拿大一定會非常積極相應。

不過,多倫多和平外交研究所的姜聞然教授卻認為,中加關係以及中西關係的處理需要領導人更有靈活性和戰略眼光。

他認為:“當中有結構性的東西,但也有主觀方面的東西,並不是說定死了,所謂“必有一戰”,要陷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雙方關係會繼續緊張。我覺得,聰明才智、戰略眼光,如何互動,如何處理都非常重要。中國可以繼續改革開放,讓自己的社會體制與西方拉近一些。從西方來講呢,回顧一下歷史,更有耐心地讓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內部的動力,來解決中國的變化、改革、和發展問題。

 

而科蘭德律師則認為,孟晚舟引渡案風波最終會過去的,三個國家的關係會繼續向前。

他說:“這就像經營一場成功的婚姻,有高潮和低谷,歷經曲折。事件過後,三個國家會繼續交往,因為貿易是各方都看重的。”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