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劍橋大學教授

 

 2019年3月13日 

 

 經濟發展 

 

今天距離今年3月29日英國預計正式脫離歐盟的日子只有不到400小時,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脫歐方案遭到議員們一再否決,讓脫歐前景不明。自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以來,國際社會對此展開的激辯從未停止,不僅關於英國,歐盟和歐洲的未來,更有關該地區一體化機制面臨的挑戰,歐洲乃至全球範圍內的本位主義浪潮的崛起。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發展政策委員會最近就相關問題舉行了“多邊主義能否生存”( 多邊主義可以生存嗎?  )的討論會,聯合國新聞在此期間專訪了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夏準( Ha-Joon Chang ),請聽張立的報導。 

英國脫歐,法國黃馬甲事件,意大利奉行民粹主義的新政府執政,美國政府宣布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狀語從句: 教科文組織 ,全球範圍內,本位主義似乎正在不斷抬頭。人們不禁要問,多邊主義還能生存嗎?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夏準表示,多邊主義的確存在不足,但它必須發揮作用,否則,世界將退回到奉行叢林法則的野蠻時代。 

張夏準:“我們必須讓多邊主義發揮作用,這在長期來說是唯一可行的體系目前,這一體系面臨很多批評,因為它不是真正的多邊,強國在主導,弱國對此不滿意,尤其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勢力劃分基於二戰之後的經濟實力,儘管中國,韓國等國家在經濟方面越發重要,但仍沒有得到全面的代表。因此,我認為人們對這一體系存在許多不滿。另一方面,強國一直在構造這種多邊體系,認為它們可以為所欲為,並利用這一體系對其行為進行合理化。是的,多邊體系面臨危機,我們必須改革,讓它發揮作用,否則它將成為一個強者為所欲為的叢林。真正的多邊主義意味著各國不同的需求,處境和能力得到承認,並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將其視為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年出台一個條約,希望它能在未來100年都發揮作用。  

從15世紀末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到18世紀中期的開始的蒸汽機時代;從20世紀初計算機和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時代,到今天以智能化為標誌的工業4.0時代,全球化通過利用全球資源,注入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提高了企業間的競爭力,降低了生產成本,並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但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不平等,讓一部分人仍然留在世界的“鐵鏽地帶” 。“經濟學家”雜誌(經濟學人)在今年1月份的期刊中提出了“慢全球化”(Slowbalisation)的概念,來描述全球化在未來時期即將放慢速度的趨勢。那麼全球化的黃金年代是否已經過去了呢? 

 

張夏準:“人們通常認為經濟處於一個真空中,但所有的經濟體都根植於社會體系和政治體系中近年來,全球化造成一部分人成為'失敗者',傷害了許多人,這些人現在不再接受這一現實,如果你不做點什麼解決這個問題,這一系統就無法持續。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實,那時情況更糟,因為還涉及帝國主義,殖民的問題,基本上有30 - 50年的時間,全球化是不受控的,最後有很多人不滿意,開始了反殖民鬥爭和反法西斯革命認識到這些限制之後,二戰以後全球建立了體系,讓全球化的節奏更受控制,更被納入社會和政治體系中。但此後30,40年,我們又忘記了之前的教訓,在運行全球經濟時忘記了它必須植根於社會和政治體系中,因此現在是時候反思了“。 

張夏準指出,非洲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但也面臨不平等,基礎設施不足,債務重重等發展挑戰。當務之急是出台工業化政策以確保長久,可持續的發展,而不是過度依賴資源開採。 

張夏準:“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實施的結構調整計劃的失敗,非洲在80年代和90年代發展得十分差,現在,非洲迎頭趕上,許多國家都發展得很快,人們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希望。目前對非洲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到目前為止,非洲的經濟增長,農業增長都建立在開採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現在,這些國家必須思考如何升級其經濟,當然,一個小國,窮國,不可能一下變成像中國,美國這樣的大國,但需要進步的計劃。比如,一個生產石油的國家,你是不是要發展石油化工產業?有了石油化工產業,你是不是發展醫藥業或者塑料業?總而言之,你需要一個計劃。雖然非洲充滿希望,但並不是每個非洲國家都關注工業化和工業化政策以及長期發展計劃,希望這一趨勢能夠持續,至少一些非洲國家能夠在未來成為發達國家“。 

 

張夏準表示,正因為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減速,地區融合就更為重要,比如加強亞洲各國之間的貿易。 

張夏準:“地區融合,有些正在自然發生,許多是有關磋商和對話的協定這樣的地區融合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我們締結的,因此我們需要共同的願景,對現狀和目標以及付出和索取的共同的理解,我們需要通過動態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問題。“ 

 3月12日,英國議會又一次壓倒性地否決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提出的修改後的脫歐協議,為英國脫歐的前景再次蒙上陰影。張夏準表示,英國脫歐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多邊機制面臨的壓力,長期後果很難預料。 

張夏準:“歐盟實體的根本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全面,人們對其可以行使的控制越來越少,因此我不否認存在結構性的問題,讓人們感到從歐盟孤立出來短期內,這不會對全球經濟有所影響,因為英國經濟只佔全球GDP的1%到2%,但這帶來了許多有關多邊主義的緊張局勢,推動了各地的國家主義運動,因此長期後果很難預料“。 

 

 

 

Photo:在瑞士的一家公平貿易食品生產企業內,工人正在為產品貼上標籤。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