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2 月 6 日
- 計畫目標:如有必要,無人機應該能夠安全地穿越空域。
- 這條航線沿著德國海岸進入荷蘭領空並返回。
- 重點:航空、安全、國防、國防研究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一架 Heron TP 無人機從石勒蘇益格(德國)飛往呂伐登(荷蘭)並返回。此次飛行是歐洲首次在高空向所有人開放的飛行。它是歐洲國防局(EDA)研究計畫的一部分。該項目將有助於確保未來遠端控制的無人機能夠在必要時通過共享空域。除了主導該計畫的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飛行導引研究所外,荷蘭航空航天中心(皇家NLR)和德國武裝部隊也參與其中。
德國「蒼鷺」TP是空軍一款大型無人平台,翼展26米,可飛行24小時以上。無人機在石勒蘇益格起飛,最初在軍事隔離空域起飛。隨後,該飛機被移交給低空民用管制中心、德國空中交通管制局 (DFS) 和歐洲空中導航安全組織馬斯特里赫特上空區域管制中心 (MUAC)。 7500公尺的高度是客機飛行的高空空域的開始。在MUAC空域,無人機爬升至8500公尺。這條航線沿著德國海岸進入荷蘭領空,到達呂伐登,然後返回石勒蘇益格。
融入民用空域的特點
在「中空長航時遙控飛機系統(MALE RPAS)的適應和驗證」計畫中,研究人員也正在研究無人駕駛飛行融入民用空域對整個空中交通的影響。關於這一點,幾乎沒有實證證據。例如,可能需要改變空中交通管制,或無人機需要配備額外的功能。相關人員已協調程序,以盡量減少對空中交通的干擾。例如,其中一個挑戰是飛機飛行的速度不同:德國 Heron TP 的速度比這個高度的其他飛機慢。
安全飛行的準備
在飛行前,計畫參與者考慮了與載人航空的差異等,準備了風險分析並評估了無人機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空管部門可以評估民航安全飛行的可行性。先前的 EDA 研究迄今僅限於低空空域。
儘管德國的Heron TP是一架軍用飛機,但相關人員正在考慮未來的民用應用。該專案的結果將為歐洲類似專案提供一個框架:它們將展示調整和整合無人平台的優點和缺點,並解釋如何彌補任何安全漏洞。
[照片]
一架德國 Heron TP 無人機在民用空域飛行
作為「中空長航時遙控飛機系統(MALE RPAS)的適應和驗證」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一架德國聯邦國防軍無人機沿著德國海岸飛行至荷蘭並返回。如果有必要,這樣的無人機應該能夠穿越民用空域。研究人員考慮了軍事和民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