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4日
拜登政府一直在考慮出臺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關鍵高科技行業進行投資。據悉,白宮傾向於收窄這些投資限制的領域,使之更有針對性。一些專家認同縮小投資限制領域的做法,但認為有些領域的界定不夠明確。也有人認為,應儘快出臺限制措施,而且這種投資限制應該由國會通過立法而不是通過政府的行政命令來實施。
美國媒體Axios1月12日報導說,拜登政府傾向於讓有關美國在華投資進行限制的行政命令比之前的一些建議更有針對性。儘管有關行政命令的文本並沒有最後敲定,但看來,這項行政命令將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領域,而不包括生物技術或電池技術。
在美國把中國視為長期性的最大安全挑戰的情況下,拜登政府一直在醞釀推出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關鍵高科技行業,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半導體,進行投資,以阻止這些高科技被用來提升中國的軍力。
當時,人們預期這個行政命令在幾個星期內就會出臺,但它一再被推遲。
美國媒體Semafor去年12月曾報導說,被推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財政部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與盟友跟夥伴進行磋商。財政部不僅負責審查外資對美國的投資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而且負責制定禁止美國公司投資的受制裁實體和外國人的投資黑名單。
該媒體當時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說,負責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和投資安全事務的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羅森(Paul Rosen)最近一直在紐約、波士頓和其他企業和金融中心會見金融業和其他行業的高管,也聽到了依賴中國供應商或消費者的跨國公司以及在中國內地已有投資的資產管理公司對設置這些投資限制的擔憂。
12月中旬,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與一些關鍵的內閣部長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如何完善這個行政命令的文本。
Semafor報導說,有官員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即這種投資限制不僅適應於中國的本土公司,而且也適應於由中國人創辦的公司。這樣的規定將會防止美國投資於那些由在美國學習和工作過的中國公民創辦的公司。
到目前為止,拜登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具體的步驟,以阻遏中國在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方面的技術發展。美國商務部去年10月公佈了針對中國的全面晶片出口管制措施,被視為美中科技戰的“分水嶺”時刻。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有關專家把這個新的政策稱為是“意在致中國於死地的卡脖子行為”。
這個針對美國對外投資的行政命令是為補充更成熟的入境資金監管框架而制定新規則的第一步,目的是使它成為未來任何出境交易法規的基石。進入美國的投資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負責審查。去年9月15日,拜登總統發佈了《關於確保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充分考慮不斷變化的國家安全風險的行政命令》。該行政命令表示,該委員會“繼續評估外國投資對滿足國家安全需求(包括國防工業基礎以外的需求)的國內能力的影響,對國家安全非常重要。特別是,美國某些關鍵供應鏈的彈性可能會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它還表示,該委員會應酌情考慮有關的交易對供應鏈彈性和安全的影響,包括製造能力、服務、關鍵礦產資源或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包括微電子、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量子計算、先進清潔能源(如電池儲能和氫)、氣候適應技術、關鍵材料(如鋰和稀土元素)、涉及食品安全的農業產業基礎要素,以及此前的行政命令中涉及的其它部門。
擬議中的行政命令的出臺無疑會對美中關係再次帶來衝擊。拜登總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面對面會晤使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有所企穩。
鑒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定於今年2月訪華,一般認為拜登政府不會在布林肯訪華之前出臺這個行政命令。不過有關官員告訴Axios,布林肯的中國之行與這個行政命令沒有關係。
長期跟蹤美國對華投資的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美國之音表示,其實沙利文在2021年7月就提出了對美國資金投資中國高科技行業進行限制的問題。他說,這個行政命令,不管是強弱,都可以在兩天之內完成。而目前看來,任何行政命令可能都要到2024年才會得到實施。
他還認為,有關美國對外投資的規定,應該由國會制定立法。
“對外投資應由國會,例如由新的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來處理,而不是通過行政命令,”史劍道在發給美國之音的電郵中說。
美國國會眾議院1月10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成立“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不過從決議內容來看,該委員會不具有立法權。
針對拜登政府可能縮小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關鍵高科技行業進行投資的領域,華盛頓卡耐基國際基金會技術與國際事務專案的高級研究員喬恩·貝特曼(Jon Bateman)星期四發推文說,“這是有希望的,但我仍然擔心‘人工智慧’是被列入的領域之一。哪個公司不是‘人工智慧’公司呢?”
全球戰略顧問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負責中國與科技政策的高級副總裁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在推文中回復貝特曼說,“完全正確。就像每個公司都用電一樣....”。
在美國醞釀推出限制美國對中國進行投資的同時,中國最大的兩家國有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週五表示,它們將放棄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這兩家公司把退市的決定歸因於商業因素,包括維持在美國上市的成本,儘管它們在美國的股票數量和交易量都低於香港。
由於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與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之間的長期監管之爭,去年八月,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鋁業、中國石油和上海石化宣佈將自願從紐交所退市。截至去年8月7日,美國證交會把162家中國公司列入因不合規而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名單。美國官員上月暗示,美中之間圍繞獲取審計檔的長期爭端取得了突破,降低了中國公司被迫退市的威脅。
中國東方航空與南方航空公司的退市將標誌著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國企全部退出美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