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就在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舉行廣受矚目的峰會前夕,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 星期二(11月14日)發佈年度報告說,中國主要將與美國的外交視為工具,在幾年內阻止和拖延美國的壓力,以便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報告稱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正在面臨內憂外患,但習近平不會放棄對外擴張以及與美國抗衡的野心。報告建議美國國會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和獲取美國技術方面的審查,協同盟友維護國際經濟與安全秩序。
美中高層互動不會改變兩國競爭的實質
報告在一開始就指出,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美中關係起起落落,因為高層互訪或缺乏訪問,時而熱絡,時而冷卻;高層互動雖反映兩國,至少在美國方面,希望與北京改善關係的願望,但持續性的長期戰略與制度性競爭,才是美中關係的“新常態”。
報告表示,不論在國內或國外,中共都沒有出現政策改變跡象,且持續拒絕在國家安全、經濟或貿易等根本性問題上與美方合作。報告說,美中官員互訪並未能改變中國的行為,高層會晤僅換來更多談話,而不是具體行動。
報告說,現在看來中國主要是將與美國的外交主要視為一種工具,在幾年內阻止和拖延美國的壓力,以便中國進一步的發展,擁有經濟、軍事和技術能力。報告說,北京將持續深入地努力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力圖建立一個與美國及其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民主盟友不同的新秩序。
USCC:即便國內面臨經濟壓力 習近平對外擴張野心不減
USCC的主席和副主席在報告的發佈會上說,即便中國現在經歷國內外的各種挑戰,習近平與習近平對外擴張和與美國對抗的野心並沒有削減。
USCC主席白嘉玲(Carolyn Bartholomew)在報告發佈會上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2023年中國經歷了國內經濟減速、國外面臨著日益嚴苛的國際環境。
她說:“作為回應,中共加大了侵犯活動的力度。正如我們的報告所展示的,由美國及其盟友領導的以自由市場、基本人權和尊重自由開放社會為基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已成為中共蓄意、系統瓦解的目標。”
白嘉玲說,中國經濟增長的舊模式正在動搖,面臨著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和嚴重失衡的經濟。
報告寫道,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整體債務與GDP之比增加了一倍多,僅在2023年第一季度就超過了300%。報告說,中國銀行業試圖利用信貸來支持經濟增長但成效不佳,與此同時,中國人民正在越來越難以負擔得起中國自己生產的產品。
副主席黃之瀚(Alex N. Wong)指出,截至今年6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飆升至21%以上,中國政府隨後停止公佈這一統計資料。他說,中國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培養出推進技術目標和推動經濟向價值鏈上游發展所需的勞動力。根據中國政府2016年的預測,到2025年,10個關鍵工業部門將面臨近3000萬技術工人的短缺,新一代、資訊技術、電力以及先進材料科學領域的勞動力缺口巨大。
但他說,中國的內部壓力並未削弱習近平對外擴張和與美國對抗的野心。
他說:“在2023年的今天,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軍備競賽……這場競爭開始與20世紀下半葉的核軍備競賽越來越類似。美中雙方都擁有相當數量的核彈頭和(核武器)運載系統,而中國會繼續投資,為尋求與美國持平。”
USCC警告,中國可能通過從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優勢獲取商業和軍事上與美國抗衡的競爭力。
黃之瀚說:“中國曾經是軍事和技術領域的快速追隨者,現在正尋求超越美國。如果中國在美國長期優勢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海底作戰、太空領域,或者如果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佔據領先優勢,力量平衡將發生變化。這一變化將產生全球影響,對臺灣海峽、南中國海爭議地區、以及整個印太地區的影響最為嚴重。”
報告建議:加強對審查中國對美國的經濟、學術滲透
這份長達753頁的報告向國會提出30項建議。如何從經濟與科技領域入手,應對美國與盟友面臨的中國帶來的威脅,是報告提出的政策建議重點。
報告建議,國會應要求美國政府問責署(GAO)在180天內完成一項評估,查明美國最近實施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條例在阻止中國獲取發展製造先進晶片方面是否奏效。
在經濟方面,報告建議美國通過立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司與中國的種種聯繫,包括公司在中國資產的成分比重、與中國公司的合資情況、在中國進行的研發的數量和性質,以及任何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公司人員在公司決策中的影響。
報告還建議國會針對中國電子產品進口建立了風險評估機制,以評估中國電子產品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
報告特別指出通過中國國家運輸和物流公共資訊平臺(LOGINK)對國際軍事物資運輸形成的潛在隱患,建議國會指示美國國防部與歐洲合作夥伴合作,確保美國軍事物資和人員流動不受中國LOGINK系統的監視。
報告還呼籲國會應對高等教育和學術領域的中國影響力滲透,要求美國教育部與美國執法和情報部門分享美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接受中國捐贈的情況。
報告呼籲:在美國訓練臺灣軍隊
報告建議國會應指示美國國防部將臺灣軍隊的訓練延申到美國境內,目的是讓臺灣對訂購但尚未交付的美國軍事裝備進行熟悉,以加快臺灣在交付後採用這些系統的步伐。報告說,國會應授權國防部在美國訓練設施和基地派駐臺灣常駐觀察員小組,以觀察和參與此類訓練。
報告還建議國會指示美國行政當局與歐洲盟友未雨綢繆,討論在台海衝突情況下、中國對俄羅斯支持升級等突發事件發生時,協調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黃之瀚說:“這是一個關鍵時期。不僅在華盛頓,不僅是美國的朋友和盟友,在自由世界的各國人民都有一個更廣泛的認識,即中國共產黨代表著這個世代對國際秩序的挑戰。這一更廣泛的認識為謹慎且果敢的政策變革提供了政治空間,使美國能夠駕馭並最終駕馭這些戰略潮流,從而推進美國的利益和理念,改善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