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使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更加遙不可及

圖片:網路擷取

2022 年 3 月 17 日

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在今天發佈的2022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影響深遠,亞太地區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進展嚴重放緩,甚至出現倒退。

2022年迎來了新冠疫情暴發兩周年,雖然疫情結束在望,但其影響遠未結束,甚至在未來幾十年內都能感受得到。同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正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亞太地區必須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路線圖,實現更公平的復蘇。

亞太經社會今天發佈的《進展報告》顯示了三個令人震驚的趨勢。

令人震驚的趨勢

首先,亞太地區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正在失去優勢。除了進展緩慢之外,人為的危機和自然災害也阻礙了實現目標的能力。

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亞太地區預計只能在2065年之前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比最初的目標完成時間晚了整整35年。亞太地區必須抓住一切機會,阻止這種下降趨勢並加快進展。

第二,雖然在一些目標上取得了零星的進展,但亞太地區正在以令人不安的速度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

報告指出,儘管氣候危機已經變得更加嚴重,但在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目標12)和氣候行動(目標13)方面卻出現了倒退。而關於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9)以及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目標7)方面情況稍好一些,還沒有達到2030年議程所要求的速度。

最後,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差距的擴大和脆弱性的增加,從未像現在這樣需要幫助那些落在最後面的人。

報告指出,最脆弱和處境不利的群體,包括婦女、兒童、殘疾人、移民和難民、農村人口和貧困家庭,都是不可持續和非包容性發展的受害者。一些具有明顯人口或社會經濟特徵的群體被不成比例地排除在亞太地區的進步之外。

瞭解關鍵的發展挑戰與年齡、性別、種族、族裔、健康情況、區域分佈、移民身份和收入等人口特徵的交集,對於實現更公平的復蘇至關重要。亞太地區必須共同努力,確保沒有人或沒有國家落在後面。

指標監測取得進展

2022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顯示,儘管這些趨勢非常令人擔憂,但亞太地區在指標監測方面取得了進展。

自2017年以來,有資料的指標數量增加了一倍。國家和國際監管機構在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方面的合作大大促進了資料的可用性。當然,這種合作還有待加強,因為可持續發展目標169個具體目標中有57項仍然無法衡量。

2030年議程納入疫情後重建

報告指出,如果只注重疫情後的經濟復蘇,可能會阻礙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而這一進展從開始就已經落後了。

亞太地區在努力進行更好的重建和恢復時,2030年議程可以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機制。各國政府、利益相關者和聯合國組織必須保持對一個更繁榮和更綠色的世界的集體承諾。

source: 
聯合國新聞
Insert into ip_checker (ip, create_date) VALUES ( '18.119.133.206', 1732236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