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
華盛頓— 繼美國宣布針對華為的“禁令”,一些美國企業和國際廠商相繼停止與華為合作之後,WiFi聯盟等國際技術標準組織也開始宣布執行美國禁令,中斷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的商業往來。與此同時,美國繼續擴大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封鎖,考慮把視頻監控巨頭杭州海康威視等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單。
參加討論的兩位嘉賓是:《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
胡平:唱著空“芯”計,中共強硬華為隕落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說,特朗普總統把華為列入黑名單,標誌著美中貿易戰進入新階段,就是進入科技戰階段。這裡,我還是要反駁中共的謊言。中共裝出一副受欺負的姿態,說美國搞霸凌。其實,貿易戰打到極致不過就是不和中國做生意了,我不買你的東西也不賣東西給你。就是俗話說的“我不跟你玩兒了”,這怎麼是霸凌呢?貿易戰、科技戰都用“戰”這個字,而這個說法不過只是比喻,並不是真正的戰爭,不包含用暴力傷害對方,也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這麼一個意思。
胡平說,華為遭到美國禁令無疑是遭受非常沉重的打擊。去年10月,中國新東方的俞敏洪說過,華為靠的是美國芯片,美國如果不賣的中國自己做不出,這就是人們說的華為的“阿基里斯之踵”。上了黑名單的華為很可能迅速跌落世界領先地位,畢竟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激烈,華為如果跌落的話,要捲土重來極其困難,可以說是難於登天。華為如果要不至於那麼慘的話,要取決於特朗普總統怎麼做。特朗普剛剛把華為納入美中貿易談判,所以要看中國是否願意做出更多讓步;只有那樣,華為才會有一條生路。不過,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是專制國家,在受到外部壓力時往往讓老百姓付出代價,因為百姓無法施壓。現在需要看中共上層自己內部的壓力,能否讓那些認為中國應該做出更多讓步、讓步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想法成為主流。假如中共願意做出更多讓步,並與達成與美國協議,華為才有生機。
胡平:西方讀懂中國模式,貿易戰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胡平說,美國學者把華為看作中國模式的典範,他們的理解的是,一方面國家用保護主義防止外國高科技公司進入,讓本國公司因此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是強大的國家支持,比方說財政補貼使得本國產業得以用低廉的價格推銷產品而佔領國際市場。這些方面,華為是典範。當然中國模式更加複雜,包括專制和人權壓制、低人權等;六四以後中共改革走上了邪路,專制之下的改革讓崛起的中國成為更強大的專制政權。我也談到過,儘管貿易戰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不能解決貿易本身的問題。現在,華為問題沒有塵埃落定,還無法斷言雙方如何動作,美中不可能因為一兩次談判就解決雙方之間的所有問題。
胡平說,現在看,科技戰開打,美國的盟國都面臨站隊問題。澳大利亞、新西蘭都立場鮮明,日本基本支持但是有保留,歐洲盟友的保留更多。美國也遇到很多問題,盟國配合到什麼程度也有難度,因為這些都是自由民主國家,即便政府願意配合,企業並不見得有同樣的約束力。這也就是中國保守立場的人堅稱扛得住的原因,就是認為一方面中國專制體制能夠壓制內部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美國的自由民主盟友也都面臨內部各種壓力,自己不能形成完整的、高度統一的統一戰線,說不定還會生出分裂。隨著貿易戰和科技戰升級,這些民主國家提出更尖銳的問題,也必然面臨選擇,就是到底站在哪一邊。所以,矛盾更尖銳的時候,形成兩個對立陣營的可能性在增加。只是另一方面,現在情況下,經濟全球化,包括高科技產業形成的複雜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常讓這些國家都脫鉤,技術可能性不大。所以,整體局勢雖然可能對立,但是,美中真要形成各自兩個陣營的可能性不大。特朗普或者民主國家想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需要從別的方面想辦法。
章立凡:中共七寸在華為,不妥協華為成炮灰
歷史學者、獨立時評人章立凡說,我覺得,現在華為很不幸可能成為中美貿易戰的砲灰。看來,美國對華為的重點打擊打到了七寸,打到了中共的痛處。如果中共不服軟,美國還會繼續打,把華為作為示範的樣板,打給你看。就是所謂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要看中共是否妥協,如果妥協的話,華為可能有一線生機。如果中共不妥協的話,華為難逃炮灰的命運。
章立凡說,任正非先生髮表了講話,篇幅中大量表達自信應對科技戰。我認為,用那些太平歌詞是在掩蓋華為的困境。他說得越多,越暴露出華為的困境。任先生口才很好,內容中可能有不情願的部分,擔心公司成為炮灰;他不願意得罪美國企業只是指責美國政客。他對中國體制也有不少批評,承認中國跟美國差距很大,也說現在的經貿困境與經濟的泡沫化有很大的關係。他還認為,國家發展工業靠砸錢不管用,開發芯片不管用,要有人,就是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指出中國的製度難於創新,還質疑雷鋒精神,主張政府創造外國科學家回國之路。就是他的言論有跟政府不同調的地方,至少是跟官媒不同調。現在的中共是開足宣傳機器抨擊美國。實際上,領導人內心想通過抨擊美國來打一場上甘嶺,然後在板門店迅速簽署停協議戰。這在下個月還有一次機會。但是,具體到華為這樣的企業,具體到中共領導人,其實都不願意繼續打仗,因為那對中共、對華為都不利。
章立凡:絞殺中國模式不會變,國際跟進困住華為
章立凡說,華為作為中國模式和中國製造2025的樣板,從美國利益的角度說,絞殺牠和它背後的中國模式,應該是既定國策。談判過程中,技術上看,華為不過是一兩個回合的籌碼。對華為禁令90天寬限期,涵蓋華為至少25%的零件和服務。禁令引發的連鎖法反應基本窒息了華為的未來,緩衝是美國偏遠地區有使用華為設備的,不可能馬上更新。90天寬限對美國有用對談判也有用。需要注意的是,說華為是談判籌碼的概念,是因為美國要基於此要求制定新的規則,目標是政府不能補貼和偷竊技術。這些以華為作為籌碼的規則如果談成,依然是困住華為的牢籠,讓華為處於美方的監管之下。所以,這只是談判技巧,實質上看,美國絞殺中國模式是長遠的模式,不會改變。
章立凡說,冷戰結束以後世界經濟走上全球化,科技相互接軌和融合。沒有一件科技產品只是一種制式或者只用一個國家的零部件,汽車和手機都是例子。一個國家要技術上形成自己的科技陣營其實很不現實。美國開始啟動制裁時,中共官方和華為還嘴硬;制裁加碼以後,微軟、谷歌、英特爾、高通、博通等這些美國企業都竄不遵守政府規定,終止與華為合作。從守法的角度它們必須這麼做,其效應迅速擴大到英國、日本、台灣。經濟日報也列出了切斷華為的長名單,對華為的包圍圈已經形成。還有國際WIFI聯盟、國際藍牙聯盟、國際固態技術協會等等都在跟進。如此封堵下去,華為存活已成問題。國內互聯網傳聞華為裁員,不知真假需要跟進了解。不僅華為有問題,中共要形成自成系統的科技陣營還是缺乏科技能力。英國、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一開始都表示,要中立於美國的遊說,但是,看來跨國公司比政府走得快,因為形勢比人強。這些公司都知道看風使舵,看誰強;知道不聽美國的話自己損失大,到時候自己倒霉誰來幫我?因此很多公司即便不情願但也不願意得罪美國。這種形勢對華為不利,對中共要形成自己陣營的想法也不利。現在的中美對峙能不能形成冷戰都說不准,更不用說中共形成自己的陣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