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網路截取。
2021年11月25日/官大煊
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Alfred Nobel)在1896年過世後,遺囑交代將遺產中撥出款項,分成五個獎項,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五項中前三項的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得獎者必須在相關的科學成就裡面十分傑出,才能獲獎,因此爭議很小。但是在文學獎與和平獎這兩項,一直是有爭議的,尤其是和平獎,經常發生得獎者推動世界和平的貢獻,被自己後來的作為所抵銷,正反評價的爭議最大,所以在本系列探討2021年諾貝爾獎對世界的貢獻時,第一個就討論和平獎。
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並不在爭議,而是在「出乎世人意料」,大家常常不太認識這個得獎者。就以2021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坦尚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來說,他有10本著作,但是你在美國買不到任何一本,即使他在英國入圍過英國文學殊榮的《布克獎》(Booker Prize),他的著作也沒有多少庫存。應該說得直接一點,在古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之前,沒有多少人認識到他的才華,他的作品叫好不叫座,就算出版了,銷路也不好。
所以在2021年10月7日一公布古納得獎時,出版界叫苦連天,因為全球廣大的文學愛好者急著想欣賞古納的作品,可是不論是實體書或是電子書,出版商沒貨可賣。而文學評論界也很尷尬,因為認識古納的人太少,新聞記者急著邀請文學評論者寫一篇關於古納作品的稿子,許多人不知從何寫起,因為讀過古納作品的人,實在太少了。
近20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推薦名單中,總是會有著日本暢銷作家村上春樹的大名,可是不管他的作品如何暢銷,他就是不會得獎。有人曾開玩笑說,要是村上春樹不是暢銷作家,可能早就得到文學獎了。而事實上翻閱過去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名單,冷門的作家確實居多。
文學,起源於人類透過聲音或文字來紓發自己的感覺。當然,文字後來成為文學的主流工具。你透過文字感動到很多的人,你的作品就有一種「普遍性」,甚至在商業社會中,會有龐大的市場利益出現。可是感人的文學作品,普遍發生於一位作家寫出他生命中最痛苦、最無奈或是最懷念的事,這些折磨著他的身心或是靈魂,但是後來他解脫了嗎?未必!或許他寫出感受成為作品時,他釋放掉一部分的痛苦,藉由作品的存在,讓作家的痛苦被分擔了;也或許因為作品完整記錄了作家的痛苦,他也因此走向另一種體驗,很多人會將之美化成「昇華」這個字眼,但是他可能還是沒能掙脫痛苦的糾纏。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966年得主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 、1974年得主馬丁松 (Harry Martinson)都以自殺身亡,在七位得諾貝爾獎後而自殺之中佔有其三,顯見獲得諾貝爾獎的榮譽與獎金,並不見得會讓一位文學家找到死亡以外的解脫之道。
不過,愈是記載痛苦體驗的文學,透過獨特的文字陳述,雖然無法讓自己走向生者的解脫與快樂,甚至會被那個時代認為是一個失敗者,可是他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卻會感動後世千千萬萬的人。當文學作品分擔掉讀者內在的憂煩與愁苦之後,這位讀者反而可以開開心心活下去。中國有名的文學家屈原,以一個時代的失敗者自沉於江,可是他留下來的作品「離騷」卻成為美學上的傑作;美國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在1851年寫的《白鯨記》(Moby-Dick),在他死後70年才獲得重視。而現在只要有人不願意向命運屈服,就會去閱讀《白鯨記》,可是梅爾維爾晚年至死,活得像一個失敗者。
你也可以說,文學是當時失敗者的最後寄託,文學或許可以拯救讀者的靈魂,但是不一定能讓作者解脫。所以,適合為文學創立一個獎項嗎?一個涉及人類靈魂與主觀感受的文字陳述,適合頒發獎金與獎牌嗎?這確實一直引起很多文學愛好者的討論。而且,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一定是為「偉大」的作家嗎?其實也未必。俄國的托爾斯泰 (Lev Tolstoy)、美國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與法國的左拉(Émile Zola),都是國際知名的大文豪,他們也都沒有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把全世界現存個個大大小小的文學獎廢除掉,文學作品還是會源源不斷誕生,因為任何一本的作品都對作者的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也一樣會感動很多讀者。沒有諾貝爾文學獎,世界上的大文豪一樣會存在,頒發獎金給大文豪,他們的人生也不見得會更好,甚至可能因為豐厚的獎金與生活無虞,使他再也寫不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那麼諾貝爾文學獎存在的意義是甚麼? 說到這裡,不如(不知如何翻)我們來看看古納在2021年的得獎理由,或許可以找出一些方向。瑞典皇家學院的頒獎給古納的理由是「作品與文筆中批判殖民主義,並對難民展現豐富的同情心。」
古納生於1948年的東非洲坦尚尼亞,他是具有阿拉伯血統的非裔,信奉伊斯蘭教。坦尚尼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先後成為德國與英國的殖民地。1945年二戰結束,但是坦尚尼亞花了16年才取得獨立,可是獨立的過程中,碰觸到德國與英國所留下的殖民傷害與族群撕裂,使得古納在1960年等不及坦尚尼亞獨立,就以難民身份前往英國,自此定居在英國至退休。古納根據自己在21歲以前成為難民的痛苦經驗,向世人介紹在東非洲比較不被理解的殖民文化與長期傷害,是很難得的。
古納今年72歲,半世紀前的傷痛可以讓他寫出十部作品,可見他的體驗有多深刻。而古納的痛苦,並不是西方世界在過去所關注,甚至是沒人在意過的。歐美的黑人,扣除近年因為非洲紛亂而移民前往的,多數來自於兩百年前由西非奴隸船運送,而黑人成為奴隸的痛苦,自然也慢慢出現在歐美文學之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迄今共有五名非洲作家。第一位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是1986索因卡 (Akinwande Soyinka),就是西非奈及利亞籍的作家。而古納是非洲作家中,少數專注在東非殖民問題與難民議題上的。
文學記錄了人類自身最深刻的體驗,近20年來國際難民大量從阿富汗、敘利亞及非洲湧入歐美,中間過程有許多人死於砲火、死於海上、死於難民營。他們為什麼要離鄉背井,冒著生命危險與骨肉分離,而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呢?這與歐美國家當年殖民中東及非洲,所刻意創造的族群對立有很大關係。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一個獨立的非洲國家,其國內竟然是有兩個長期世仇的種族、或是信奉不同宗教的兩三個種族所組成,而自己的同族同胞或是相同信仰的,可能有一部分被劃入別國。於是縱使這個國家獨立了,反而是內戰與屠殺的開始,這就是古納在21歲時,不想去期待坦尚尼亞獨立就逃離的原因。
非洲國家自1960年代大量獨立建國至今,已有60年,但是殖民主義造成的族群切割與種族對立,讓非洲至今仍是戰亂不已。一個戰亂的非洲,正好是歐美軍火最好的顧客,而這些龐大的軍火交易,正是創造非洲難民的元兇之一。歐美的主流文化裡,避談他們在中東及非洲殖民所造成的傷害,而他們今日大量接受難民,說是贖罪,並不為過。
諾貝爾文學獎的意義,在於它的「時代性」。在這個時代,國際難民的痛苦與呼喊,更該更被世人所重視。但是現在的難民還來不及將他們所遭受的痛苦寫下來,他們還在為生存掙扎中。於是古納在1960年的親身經歷,透過他能用流利的英語寫作,才能在2021年被瑞典皇家學院評選出來,成為提醒世人的警鐘。在這個時候,諾貝爾文學獎為難民的集體痛苦射下了一道天光,使得同樣是面對文學,諾貝爾文學獎讓自己肩負了道德責任。這樣,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