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是豐收的季節,大地染成了金黃色,遍地成熟稻穗,在歷經世紀疫情的考驗,此時此刻人們能歡慶豐收,更顯得意義非凡。獨立國際新聞媒體GPDN特製線上節目:「歡喜與感恩之月」,節目中邀請來自美國、緬甸、台灣及丹麥的朋友分享,他們成長的土地上有關喜悅與感謝的故事。
來自美國的Jason說,感恩節是家庭歡聚的時光,來自各地的家人歡聚一堂,每個人自備一道菜與他人分享,那天的廚房異常混亂卻温馨精彩。透過餐桌上食物分享,家人共同回顧過去一年,新舊世代於此時交流激盪彼此的想法,期待新年度來臨,Jason認為感恩節讓他重新思索生命中與他人的連繫。
來自緬甸的Nu Nu,現居住在美國,她在節目中分享點燈節是在緬甸日曆中第七個月的滿月日舉行,通常是在10月的第三個星期,也是緬甸佛教徒特別神聖的一天。在點燈節期間,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獻上鮮花,全國各地會點上各式不同的燈火,表達感恩祈福及消災。點燈節還與敬拜有關,不僅是對佛陀及其教義的敬拜,也是對僧侶、父母、老師和長輩親屬的敬拜。在敬拜時,人們通常會請求原諒在一年中對父母或其他長輩造成的過失。傳統上,父母會說原諒他們的任何錯誤行為,並繼續祝福他們有好運,並給他們一些零用錢。這是對大家的極大讚賞和感謝。
節目中也介紹台灣著名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該節目是由臺灣臺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和台灣好基金會從2009年連續13年於池上舉行。今年特邀國際知名的雲門舞集與歌手9m88共同演出。影片中可見雲門舞者在池上的金黃稻穗田中翩翩起舞,在自然的天光變化中,透過身體傳達最直接的生命力。結合歌手9m88慵懶、自由又廣闊的聲音在花東縱谷間穿梭,配合池上國中學生的律動,帶領觀眾在山嵐稻浪中,找回生活中最原始的交流及對天地的感激之情。
來自丹麥席勒學會的Lissie Brobjerg指出,自維京人時代丹麥就有向北歐生育之神弗雷伊(Frej)獻上禮物的傳統。隨著丹麥成為基督教國家,丹麥人有各種慶祝聖人的節日,9月29日慶祝豐收的聖米迦勒節為其一。這天除了慶祝豐收,也是工人重新安頓、償還債務和為來年取得新信用的日子。Lissie Brobjerg表示,在丹麥傳統上慶祝豐收和彌撒最重要的是感恩,並將結餘與窮人分享,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度過漫長的冬天。Lissie Brobjerg及她先生並於節目中以清唱介紹"乾草已經收割 "和 "我們耕耘,我們播種"兩首與豐收感恩有關的歌曲。
因著Covid-19大流行,2021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也促使人們檢視自己與周圍的人或環境互動的關係。無論如何,讓我們時刻感恩天地、反省過失和善尊重世界上不同的文化與物種共存共榮。最後,讓我們用”願”這首歌以及一顆虔誠的心,一起祝願全世界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復,祈願人類與大地再次平衡,回歸純真的心與清淨的大地。
✔ 更多影音請見GPDN 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EZ1znn
● 官方新聞連結:https://reurl.cc/yea3MD
● 官方網站:http://www.globalpeopledailynews.com/
● 官方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globalpeopledaily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