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全台每年新增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從2001年的189萬件,到2020年的1431萬件,爆增超過7.5倍,平均不到2人就有一人會遇到欠稅欠費的問題。
2021年10月16日
全台每年新增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從2001年的189萬件,到2020年的1431萬件,爆增超過7.5倍,平均不到2人就有1人會遇到欠稅欠費的問題,比例高得嚇人。這上千萬件的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有多少可能是被冤枉的?近日網路影片「政府如何讓人民更幸福」,深入探討強制執行案件中欠稅案件背後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並提出建言,希望政府建立良善的法稅環境,停止用稅暴力迫害人權,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影片指出,造成台灣稅制亂象的原因,竟然是開單課稅、強制執行都有獎金,而且這些獎金都沒有法源依據。那麼台灣濫開稅單到底多嚴重?根據法稅改革聯盟走訪全台所有鄉里拜訪村里長結果發現,每一個村里幾乎都有稅災戶。也有很多個人、公司因為不堪鉅額濫稅,導致家破人亡、公司倒閉,嚴重威脅到人民的經濟與生存,從數據看起來,濫稅的問題,根本就是國安等級的問題了。
台灣許多法稅專家學者公認太極門案是所有法稅問題的集大成者,也就是所有法稅會遇到的問題,幾乎都可以在太極門案的過程中發現。因此影片以太極門案所遭遇的法稅問題為例,讓民眾了解台灣目前的法稅人權迫害的嚴重程度。太極門稅案起源於刑案,刑案是在2007年由最高法院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欠稅,更推翻檢察官的起訴書;但因為侯寬仁檢察官教唆稅務員作偽證,做為起訴逃漏稅的主要證據,國稅局未經調查就依據起訴書資料違法開出稅單,因此刑案訴訟期間,太極門也同時進行稅案的行政訴訟,可是行政訴訟卻搶先在刑事判決前做出枉法裁判,違反行政訴訟法第177條第2項規定:「有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牽涉行政訴訟之裁判者,行政法院在該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終結前,得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而國稅局竟還以這個枉法裁判的結果,執意強行在2020年8月將太極門修行道場預定地違法拍賣,並非法收歸國有。
影片中更以國防部的蘇詠盛案,以及法學教授曾建元家中因除溼機故障造成房子失火,廠商的賠償金被誤課所得稅的案件為例,明白指出,行政機關只要依據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就可以自行糾正錯誤,還給百姓公道。
歐洲宗教間宗教自由論壇主席Eric Roux表示,在民主的台灣發生太極門案,降低了整個世界的民主標準,其所傳達出的訊息是,壞人都能戰勝好人,而且這世界沒有辦法對其究責。由此可知,太極門案對世界民主人權發展已產生負面影響,呼籲政府應儘快平反太極門的稅務冤案,為台灣、為世界提升民主自由的水平,也為那些正在為民主人權奮鬥的國家們,帶來指引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