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
新年初,一則電動汽車行業的消息震撼了西方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2023年第四季度純電車型的銷量首次超出了同期特斯拉(TESLA)的銷量。觀察人士在感歎比亞特的突飛猛進之外,更擔心比亞迪背後中國政府產業政策以及它的野心。
據報導,比亞迪去年第四季度共售出52.64萬輛車,超越特斯拉的同期48.45萬輛的銷量。消息出臺後,美國國際安全專家、哈佛大學教授、《註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書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原為推特的X平臺上發文道:“誰在贏得全球電動汽車的比賽?答案是中國、中國,還是中國。”
美國著名的中國觀察家之一,曾經多年執筆於《亞洲時報》(Asia Times)的美國經濟學家大衛·戈德曼(David Goldman)在X平臺上寫出了對中國政策扶持下飛速發展的各項產業的擔憂。他寫道:“首先是太陽能電池板和鋼鐵,然後是電信基礎設施,現在是電動汽車,很快就會出現傳統半導體。中國工業正在追趕我們。”
比亞迪的野心不止超越特斯拉
雖然從2023年全年的交付量來看,特斯拉依然領先,但越來越多的機構預測,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特斯拉2023年交付了184萬輛電動汽車,而比亞迪為160萬輛。據美國投資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兩者的差距會在明年大幅縮小,他們預計特斯拉2024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1140億美元,比亞迪則為1120億美元。
相比特斯拉,比亞迪享有巨大的價格優勢。比亞迪的電動車平均售價低於3萬美元,而特斯拉平均售價約4.5萬美元。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比亞迪能夠挑戰特斯拉的原因包括其早年模仿豐田汽車(Toyota)控制成本的成功經驗,自主設計電池,以及使用低薪工人來降低開銷等等。比亞迪一些最基層的車間工人說,他們的月薪不到750美元,而相比之下特斯拉上海工廠工人的月薪約為1000美元。
雖然比亞迪對特斯拉的全球主導地位構成了最大威脅,但特斯拉創始人、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似乎並不擔心。他回應說, 相比車企,特斯拉定位更接近於一家人工智慧或者機器人公司。
但比亞迪的野心不僅限於超越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從2022年起,比亞迪開始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在日本、泰國、德國、瑞典、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取得了市場進入,並在部分國家建立了自主工廠。
比亞迪的成功和“中國製造2025”
比亞迪背後的中國政府的野心也不止於此。比亞迪的成功其實是中國多年來全力打造汽車製造基地並期待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產物。
2010年,中國開始實施了一系列激勵和補貼政策,鼓勵國內車企更專注於製造電動汽車,擴建充電基礎設施,向電動汽車消費者提稅項減免等等。2015年,北京更是啟動了“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戰略,旨在取代美國成為領先世界的經濟大國,其目標是主導下一代技術的開發和生產,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
在補貼的頂峰階段,購買一輛工況續航里程超過250公里的純電動車最高可獲得11萬元購車補貼。企業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估計,中國對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國家補貼在2016年至2022年間總計達570億美元。2023年6月,中國決定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2024-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規模總額將達到5200億元。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告訴美國之音說:“在中國,政府政策在創造電動汽車需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建設充電樁並給予補貼來支援‘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總體規劃,致力於到2025年將電動汽車銷售的國內份額提高到20%,到2030年提高到40%。”
她說,憑藉在電子製造方面的比較優勢,中國成為佔領市場份額的先行者。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中國與科技政策高級副總裁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政府比美國和歐洲政府都更早地意識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的重要性。
“美國和歐洲汽車製造商很晚才意識到的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而且美國和歐盟政府也很晚才補貼和鼓勵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的發展;相比之下,北京在2010年就強調了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必要性,在電動汽車尚未達到臨界階段和市場欠發達的時期持續支持該行業。”他說。
美國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此前披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家族也在參與擴展中國的電動車產業,並且從政府補貼以及建造新的電動車廠中獲利。
特廖洛說,中國政府這樣的做法使得中國企業在關鍵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並使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能夠專注於設計和製造,從而在總體上顯著領先。北京甚至還允許特斯拉在中國擁有並運營一家先進的電動汽車製造工廠。在某種意義上,這有助於推動該行業更好地製造和產品開發,以便能夠與特斯拉競爭。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政府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特斯拉有著相似的遠見,相信精心設計和製造的電動汽車,加上電池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的顯著改進,將對渴望擺脫石油經濟的消費者有吸引力。” 特廖洛說。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埃雷羅認為,“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電動汽車的大部分目標已經實現。“銷售價值已經實現並遠高於設定目標,2022年國內市場份額也已實現,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已躋身全球前10家公司之列,而且比亞迪的海外銷售占總銷售的約25%。”她說。
中國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近連續兩年提及新能源汽車消費。習近平在今年的元旦賀詞中提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製造增添了新亮色。”
積極海外擴張讓歐美警惕
比亞迪的擴張,特別是背後的中國政府之手已經令美國和歐洲擔憂。美國和歐洲的決策者正試圖打造本土電動汽車產業,他們也擔心中國製造的汽車會扭曲他們的國內市場。
去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在歐盟國情諮文中表示,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展開調查,她認為,中國的“巨額國家補貼人為壓低了這些汽車的價格,扭曲了我們的市場,是不可接受的”。2023年10月4日,歐盟委員會(EU)宣佈正式開展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
美國拜登政府也採取了相關的措施。美國於2022年簽署《通脹削減法案》(IRA),於2023年12月公佈有關電動汽車補貼的詳細資訊,規定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如果包含中國等國家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高達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
美歐已經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加征關稅。目前,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收取10%的關稅,而美國則早在前總統特朗普時代已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27.5%的關稅。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特廖洛指出,特斯拉仍然在這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美國和歐洲的其他車企可以向特斯拉那樣“通過供應鏈的緊密垂直整合,確保可靠的電池來源,並圍繞充電和駕駛員輔助軟體系統來開發支援性生態系統”等措施來與中國車企競爭,但西方公司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援。
他說:“對於其他西方汽車製造商來說,他們需要在政府政策、《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等立法的幫助下,採取類似的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戰略,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且成本高昂的轉型,而且在面對中國的競爭時很難做到這一點。這意味著政府可能會幹預和保護市場。”
不過,法國外貿銀行的埃雷羅認為,比亞迪主宰美國市場的可能性並不大。她解釋說:“比亞迪不在美國銷售汽車,因為比亞迪的車輛將面臨27.5%的進口關稅和其他在美國市場的障礙。事實上,特斯拉仍然主導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而一些歐洲、韓國和日本品牌也有較小的市場份額。因此,比亞迪與華為的情況可能並不非常相似,因為比亞迪不向美國出口汽車,其供應鏈也在美國之外。”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特廖洛擔心,徵收關稅可能不會阻止中國企業在美國或墨西哥建廠以供應美國市場,美國沒有出口管制等工具來解決電動汽車的供應鏈問題。
他說:“換句話說,美國政府沒有應對這一挑戰的長期戰略,而且成分要求和關稅等工具非常生硬且可能無效。美國的盟友也不太可能同意將比亞迪等公司排除在其市場之外,就像華為的情況一樣。”
他還認為:“中國企業幾乎肯定會主導南半球和東南亞等地的市場,西方汽車製造商將很難在這些市場上競爭。”
地緣政治、國家安全,但歐美工具有限
除了擔心自己的國內市場份額外,美國和歐洲對比亞迪的擔憂還可能是地緣政治上的。法國外貿銀行的埃雷羅預測,電動汽車可能成為繼半導體之後的美中下一個地緣政治戰場,尤其是在電池領域。
中國正在加強對石墨出口的限制,而石墨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和燃料電池所需的一種關鍵礦物。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特廖洛認為,中國仍然主導著石墨和加工鋰等材料的生產,美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去中國化”上面臨著巨大挑戰。
特廖洛說:“美國政府渴望減少整個電動汽車供應鏈對中國公司的依賴,特別是電池方面,但是,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等中國企業正在主導供應鏈的關鍵部分,其中包括製造最終合格產品所需的智慧財產權。減少對比亞迪和寧德時代(CATL)等中國企業的依賴將很困難,考慮到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在發展能力和創新方面領先十年。”
據中國媒體報導,在電動汽車專利數量方面,比亞迪更是遙遙領先競爭對手,目前已累計專利申請3.2萬件、專利授權2.1萬件,居新能源車專利榜單第一位。
特廖洛還提到另外的安全擔憂。他表示,比亞迪和華為確有相似之處:“智慧電動汽車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帶輪子的智慧手機,考慮到其感測器套件和車載計算能力,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對資料收集和共用產生了類似程度的關注。”
包括美國國安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內的高級官員已將綠色技術列為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關鍵“力量倍增器”。特廖洛認為,“這一表述給美國有關電動汽車特別是比亞迪等公司的政策帶來了許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