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20日
研究人員星期三說,有一種特別基因變異的人得了新冠而永遠無症狀的可能性要高出一倍,從而對被稱為“超級逃避者”的幸運群體提供了首次的可能解釋。
《自然》雜誌刊登的研究顯示,那些有兩個這種變異拷貝的人永遠不會有任何新冠病毒症狀的可能性要高出7倍。
之前的研究顯示,疫情期間至少有20%的感染病例是無症狀的。
為了找到這些案例的原因,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志願骨髓捐贈的資料庫。
資料庫包括每個人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LA)類型,即身體大部分細胞表面的分子。
免疫系統使用人類白血球抗原檢查哪個細胞屬於身體,被認為在對病毒感染反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讓將近3萬名骨髓登記者在一個移動手機應用上自我報告他們的新冠檢測結果和症狀。
研究發現,1400多沒有注射疫苗的人在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間對新冠呈陽性。
其中136人在陽性檢測的前後兩個星期都沒有出現症狀。
這個群體有五分之一攜帶至少一種B*15:01的人類白血球抗原變異拷貝。
研究說,那些從父母那裡得到兩個這種基因拷貝的幸運兒得了新冠而沒有症狀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出7倍多。
為了弄清原因,團隊在攜帶這種變異的人身上對保護身體免受感染的T細胞進行了單獨研究。
研究人員特別檢查了T細胞是如何記住他們之前遇到的病毒的。
主要研究員、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霍倫巴赫(Jill Hollenbach)對法新社說,這意味著“他們再次遇到同樣的病原體時,就對攻擊有了準備。”
具有人類白血球抗原變異的人面對新冠病毒時,他們的T細胞就準備戰鬥,因為它們記住過去抵禦過的類似的感冒病毒。
最近接觸過感冒和其它新冠病毒可能導致更少的新冠症狀的理論過去被建議用來解釋為什麼兒童經常倖免最壞的新冠病毒。
霍倫巴赫說,“任何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們有5年或6年都流鼻涕,所以我認為這的確是猜測可能發生的一個合理的事情。”
她說人類白血球抗原變異可能僅僅是導致新冠無症狀的基因謎團的一部分。
但研究人員希望研究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未來新的治療或疫苗。
霍倫巴赫說,一個有趣的想法是一種防止新冠病毒症狀的疫苗,而不是防止感染,有效時間可能長於目前使用的疫苗。
研究人員警告說,大部分研究的參與者是白人,可能限制其他群體的發現,而且研究涵蓋疫情一個更早的階段,不包括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