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
市場研究機構IDC最近發佈報告預測,2022年中國安裝的視頻監視攝像頭將高達27.6億部,平均每個中國人被兩個鏡頭監控。另一家研究公司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監控技術市場,全球用於視頻搜索面孔的伺服器四分之三被中國購買。與此同時,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發佈年度報告,再次將中國列為全球最不自由的國家之一,自由度評分比去年更為下降。中國成為領先世界的監控大國,給自己的人民和世界帶來什麼?華為等中國高科技公司在國際社會面臨質疑,和中國建立滴水不漏的高度威權社會有何關係?
參加討論的三位嘉賓是:北美“世界日報”副總編魏碧洲;政論作家陳破空;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
夏明表示,習近平今年春節外訪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參觀了那裡的監控中心。這可看出監控在習近平整個控制體系中處於重中之重的地位。另外,中國還利用大數據控制身份證資訊和監控網路,所以攝像頭監控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成了一個全天候的監獄國家,用英國哲學家邊沁提出的“全景監獄”(Panopticon)來形容毫不過分。
夏明也指出,中共監控工程除了危害民眾和社會,也會危及自身。第一,資源都有限,中共把寶貴資源都用到無效益的、不帶來社會福利的事情上,這是事倍功半,對社會是一種傷害;第二,中國很多無良高官可以利用無所不在的監控,把他們上級和老領導聲色犬馬的生活全部錄下來,所謂玩火者必自焚。所以,中共的監控體系不僅會傷害國民經濟,從而危及其政權,也為曝光中共官員的可恥行徑提供機會。
魏碧洲表示,西方主要擔心的點在於中國監控系統的“不透明”。或許,資料收集可能於法有據,但資料使用可能於法無據。使用方式誰來批准,具體如何使用,這才是大家擔心的事。西方國家法制比較健全,資訊的收集和使用基本都有相應法律規範。對於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這個話題,西方國家有廣泛和深入的討論,很重視保護個人隱私,儘量是把對個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
魏碧洲認為,真正的法治才能保證高科技的東西不被濫用。在法治國家,民間有制衡,國家機構互相間也有制衡。但在中國,一切只聽一個人、一個黨,資料的收集或銷毀完全是一個黨說了算。一個極權政府可以運用高科技迅速找到對自己不利的人,這是很危險的事,這讓人民生活在恐懼感裡面。
陳破空表示,美國現在追求的是中美貿易領域的平等、互惠、公開。但在技術領域也該如此。阿里巴巴的雲端服務可以在美國暢行無阻,在美國設立伺服器收集美國消費者的大資料。但在中國,所有美國和其他各國的雲端服務公司都被禁止。中國的百度在別國照樣能使用,但谷歌就被中國政府禁止。所以,現在是結束兩國技術上“不平等條約”的時候了。不能讓中共的科技公司可以橫行天下,美國和其他各國的科技公司卻受各種限制。
對於美國棱鏡計畫與中共監控工程的對比,陳破空表示,棱鏡計畫起於反恐,用於反恐。但中共的監控工程起於一黨專政,用於一黨專政,兩者目的不同。另外,棱鏡計畫雖也收集大資料,但主要為分析和研討當中有無恐怖活動的蛛絲馬跡。就連斯諾登也並沒否認棱鏡計畫是用於反恐目的,他只是出於自由派對公民隱私權的重視而揭露。但中共從人民身上收集大資料是為了鎖定政治異見人士和群體。再者,棱鏡計畫在斯諾登揭露後,歐巴馬政府在批評聲中基本擱置了該計畫。但無論多少人出來批評中共的監控工程,它反而變本加厲地發展,甚至要向世界範圍延伸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