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5 月 17 日
- 員工廣泛的數字親和力比少數專家的技術能力更重要。
- 除了企業文化,高效的流程組織同樣重要。
- 研究著眼於德國的私營公司和公共機構。
- 關注點:數字化、創新
幾乎所有行業的公司和機構都面臨著進一步數字化其商業模式的挑戰,以便能夠更成功或更有效地採取行動。儘管有必要,但通常不清楚為此目的實際上必須轉動哪些固定螺釘。
這種現象和這些不確定性既存在於私營部門,也存在於同樣要完成數字化轉型的研究機構。德國航空航天中心 (DLR)、薩爾州大學和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的一項聯合研究應闡明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成功驅動因素是什麼。為此,對 279 家私營公司和 35 家研究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以研究哪些方面特別有利於數字化轉型。
薩爾州大學的 Sven Heidenreich 教授說:“對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最大貢獻是由為數字化量身定制並具有高風險和容錯能力的組織文化提供的。” 他是該研究的科學帶頭人之一。因此,保證成功的不僅僅是少數專家的技術能力,而是員工共享的“數字親和力”。因此,公司應採取措施,專門在員工中廣泛傳播數字技術知識,並激勵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應用有關數字應用的知識。
避免不良發展
高效的流程組織與文化因素一樣重要,除了持續的客戶整合外,還應具有高度的自動化和高效的知識管理結構。“特別是繞過客戶的數字優化,例如,僅僅因為產品可以數字化,但市場不需要它,應該避免,”Ronald Gleich 教授(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要求,該研究的科學主管從調查結果中得出。相反,在創建數字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過程中,還應該與客戶和領先用戶密切合作,以避免不良發展。
結果也與公共研究機構相關
DLR 副主席 Klaus Hamacher 表示,這些發現也可以直接應用於公共研究機構。“為了完成數字化組織變革,公司和研究機構都必須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成功驅動因素,並有針對性地瞄準它們,”Klaus Hamacher 說。“根據研究,私營部門的數字化轉型水平和實施成功程度往往略高於公共部門。”
總體而言,該研究區分了數字化轉型領導者和所謂的追隨者公司或機構。前者的特點是更成功地進行轉型,並綜合考慮所有相關方面。除了主要的成功驅動文化和組織結構之外,這些也是戰略方面,例如對數字化轉型的承諾,以及組織方面,例如集成的 IT 架構,以及創新網絡的建立和使用,例如將數字化顧問整合到轉型過程中。
[照片]
全球聯網
商業和社會的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