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網路截取
2023年5月30日
移英港人破斧沉舟,為子女前途千里迢迢告別香江,一家遠赴英倫希望莘莘學子將來能學有所成。不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港人家庭與在英國的學校存在隔閡,缺乏溝通,長遠或會妨礙子女正面學習成長。負責研究的報告作者呼籲英國學校要主動協助這些學生融入新生活,讓學校認識港人學生群體,並建議增聘懂粵語的教學人員,從長遠角度為英國的粵語保育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伴隨著英國“BNO 5+1簽證”新政策實施兩年多以來,數以萬計移民英國港人的下一代落戶在英國各地的大中小學。他們是否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學習進度能否跟上?這都是作為父母的移英港人最關心議題之一。在英國最新一項大型研究項目中發現,若學校聘請了來自香港,或粵語為母語的教學及輔助人員,能協助這群龐大的香港學生群體加快適應及融入新學習生活,對他們的長遠正面發展有很大益處。
British Future籲多考慮聘請粵語僱員有助香港學生加快融入
這份受英國政府資助,由獨立智庫British Future進行,並由下屬組織—歡迎香港人委員會(Welcoming Committee for Hong Kongers)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詳細描述了研究人員走訪了英格蘭不同地區的五家學校,與負責接待香港學生及其家人的校方高層和工作人員交談,在其中三家學校中,研究人員還與家長及就讀的香港學生交流。報告指出,證據顯示,當這些香港家庭能夠用粵語與學校人員交流時,香港學生明顯受益。報告由此建議,在資源允許及可能情況下,目前有大量香港學生的英國學校應該考慮聘請懂粵語或來自香港的移民擔任教師、助教、導師或學校內的其他輔助人員。
英國沒有統一尊重少數族裔語言政策
報告作者之一,British Future的研究與對外關係總監希瑟爾·羅夫(Heather Rolfe)近日在接受美國之音中文部視頻訪問時認為,英國政府目前在尊重其他族裔語言的議題上,並沒有推行一個統一的國策。她指出,儘管這並不代表政府沒有任何措施,但在保護移英港人的獨有語言文化特質上,學校還是可以做得更多。
羅夫說:“是的。沒有,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政策。 然而,我們認為,學校應該鼓勵學生保持他們的粵語語言能力,尤其是在中學生方面,學校更應如此。同樣,小學生也一樣,小學的圖書館應該存放有粵語書籍;而且在中學,移英港人學生更應該有機會參加粵語的語言科目考試。這是專門的語文考試,不是學科考試,不是用粵語考核地理科。他們應該在粵語語言科目應考,獲取粵語學術資格。”
報告作者羅夫港人來英沒有必要拋棄自身語言獨有文化
這位任職於促進移民平等融合英國社會機構的研究員指出,在英國保存延續港人的粵語獨有文化,就如同同樣尊重其他族裔的各自語言文化一樣。她舉例說,英國的學校普遍慶祝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Diwali),就如一些學校也會慶祝農曆新年一樣,讓學生認識與了解多元文化,所以學校讓學生認識港人的母語粵語與獨有文化,也是相得益彰。
羅夫說:“僅僅因為有(香港)人離開,他們不應該就把他們的文化拋諸腦後。我的意思是說,他們只是離開了香港,但為什麼要將他們的文化拋在身後?語言是大眾保持維繫自身文化的方式,他們透過它彼此維繫,從而達致保護文化與延續傳統。”
不過在這次研究調查過程中,羅夫發現儘管絕大部分受訪學校在接待香港學生入學時,均有陪同家長介紹,提供歡迎入學資訊,並大多派出“學習朋輩”(buddying service)協助,但在後續的跟進接觸,了解有關學生的適應與就學議題上,明顯力度有所不足。
報告指個別香港學生愛與同鄉結伴老師欲支持顯有心無力
這份題為《課堂新生:學校如何幫助香港兒童和家庭定居和融入社會》( New In Class: How schools can help children and families from Hong Kong to settle and integrate )的報告寫道,“在某些情況下,學校嘗試幫助香港學生融入,將他們安排坐在其他學生旁邊,但這也不是特別成功。在權衡多方因素後,一般學校認為,除了尋找自己的同鄉外,香港學生與其他學生交朋友更重要,有助促進他們的學業進步。
一位中學老師在報告被引述說,一名(來自香港的)學生儘管成績很高,但仍不想離開較低的科學班級,因為她在這班中可與其他一少群說粵語的同學保持聯繫。
報告並指,受訪教師均表示他們願意幫助香港學生融入,但不確定以哪一種支持的方式做到這一點。一位老師在報告中說,“我不知道該怎做?………某天我在課堂上朗讀了一篇關於中國(農曆)新年的文章,非常好。他們(這些香港學生)可以籍此對其他同學分享,但同時我們不想讓他們感到被強迫和尷尬。 ”
部份移英港人父母同感尷尬被遺忘
研究報告作者羅夫表示,這種尷尬同樣體現於部分移英港人學生的父母中,他們很想了解子女在校的校園生活與學習表現等各種狀況,但他們感覺不甚了解,有時甚至是被遺忘,感覺並不太好受。
她進一步解釋,很多時候這些隔閡並非因語言所導致,這些來英的香港學生與父母均有一定程度的良好英語表達能力,與學校老師及行政人員並沒有溝通障礙。她說,但是問題在於,來到英國學校入學,對這些學生而言是一個文化衝擊,面對著不同的學習文化與教育制度,他們都不懂得如何適應。
羅夫說:“我的意思是,首先,香港人來英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讓他們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些人正在逃離警察(追捕),或避開當地政治局勢。在某些情況下,一些香港人說,實際上他們可能會忍受,並選擇繼續留在香港。但正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才會選擇移居英國);因此,由於這個原因,(英國的)學校對香港人來說真的很重要。”
移英港人父母不欲被指謀取社會福利 故沒有主動與學校保持聯絡
經歷了政局創傷,尤如與來自阿富汗與烏克蘭的難民一樣,在英國開展新生活的時候,這些過往經歷都是很多香港家庭難以宣之於口的。正由於害怕被英國社會誤解,以為他們到英國定居是謀取社會福利,部分香港家庭都不會多問一些與他們利益相關的事情。
這份報告便引述了一位家長在這方面的擔憂,向研究人員表達“我們不希望當地人認為我們來這裡是為了享受福利。我們正在努力貢獻社會。”
報告分析,這種不願向公共機構尋求協助的態度,對於這些父母存在心理健康影響。香港父母不習慣將學校當作尋求協助的聯絡點,使到學校教職員工可能會誤判他們,認為不管是在精神、情感、社會和經濟壓力上,均無需接受援助。
任職英國學校港人指校內同僚不甚了解為何大量港人移居英國
在家長不願表達憂慮的同時,將這一隔閡進一步拉開的還有校方缺乏資訊解釋“BN(O)簽證”政策,導致學校職員和原有的學生對新來的香港學生移英原因不甚了解。
報告發現,教師往往不太了解BN(O)計劃的背景或香港人移居英國的真正原因。有透過此計劃來英並任職於英國學校的香港人指出,在他工作的學校內的其他教學人員並不理解港人因政治原因離開家園的經歷。報告因此建議,學校應向教師提供適當培訓和訊息,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香港學生的一些需求,讓學校更好地協助學生融入。
部份移英港人青少年可能責怪父母沉迷與港朋友網上聯繫
學校缺乏全面港人移英資訊給予老師,加上港人家長欠缺主動與校方溝通的同時,還有部份移英學生的心理狀況存在隱憂,都有可能將移英學生在面對適應問題時的困境惡化。British Future的研究與對外關係總監羅夫提到,特別是已經達到中學程度的香港青少年,他們未必會體會父母移居英國的苦心,諒解此舉是為了他們長期終生利益做出的正確決定;相反,卻很可能會有埋怨責怪之詞。
她說,在這次研究中發現,香港青少年比年齡更小的學生更難安頓下來,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覺得離開香港,等同拋棄了在香港的同伴。她還說,所以一些來英的香港青少年喜歡熬夜與他們在香港的朋友一起上社交媒體閒聊交流,導致他們在英國日間上學時表現非常疲憊。
羅夫說:“而且我們也聽說過年輕人責怪他們的父母搬家,改變他們的生活。我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存在著)心理健康議題。所以有一些組織,在英國有一些組織設立了專門為此向年輕人提供服務。”
一些移英港人父母更愛遠離港人聚居區望子女成為真正英國人
不過,與群居相助剛剛相反,一些移英港人更喜愛故意遷往很少港人聚居的區域,避免與其他香港人聚居。這些學生在落戶所屬校區的學校時,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是極為罕見來自香港的學生,對他們融入學校生活也帶來一定挑戰。羅夫分析,這些家長很可能希望他們的孩子更快成為真正的英國人。
她說,這些父母會覺得,如果他們的子女和很多其他香港學童一起上學,那麼他們就只會與其他香港同學交流、交朋友。她還說,這些父母希望子女能在沒有大量香港學童的學校中認識各種不同背景的英國人、不同民族及其他移民,讓子女培養多元文化觸覺;而且當中還有政治分歧與信任的考慮因素存在。
羅夫說:“而且香港人已經普遍對我們說了,你知道,他們不想去創建另一個唐人街,他們想去較少香港人的地方。實際上他們不想做的,就是不想去已經有華人社區的地方。”
就是因為學生、家長與老師三方的隔閡,這份研究報告認為,只要學校多行一小步,對這些來自香港的學生多加關心,或在資源可行的情況下,聘請懂得粵語或來自香港的教學人員,讓有關學生多一個渠道倚賴,用自己的母語—粵語,與校方人員分享學習與日常生活,對他們正面面對英國的新生活,均有莫大的幫助。
英國人認為外來移民應學好英語但仍普遍接受大眾說外語
當被記者問及目前英國總體社會的語言環境,國民會否尊重少數族裔在公開場合使用母語,或者民意會否責怪移民未能學好英語在英國生活時?這位以促進社會平等為己任的研究總監回答時不否認存在有關的問題。她說,現在英國社會出現頗為強烈的共識,就是外來移民需要學好英語融入社會,但對移民持正面觀感態度的民意比率確實是不斷上升。羅夫說,當然反對接納移民的英國人會對此有不同意見,認為移民必須要學好英語,但這種強烈意見在近年有所減少。
羅夫說:“在英國的大部分地區,你不會聽到大眾說為什麼他們會說不同的語言?如果他們聽到粵語,他們(當然)不會聽出來,但他們不會質疑別人說粵語……當然我不認為人們(英國人)會這麼想,哦,他們會說的不同語言真是太好了。他們肯定仍然希望對方學習他們的語言(英語)。任何打算在英國定居的人,我認為他們(英國人)會認為他們應該說英語;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英國人)認為他們(外來移民)不應該說他們的母語。 我不這樣認為。 我認為很多人不會有這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