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
炎炎夏日裸露上身,肩膀上掛上一卷濕毛巾,在貨車旁豪邁粗獷地幫忙搬運貨物,這種情景是多年來部份香港人對貨櫃車司機固有的既定印象。但對於一位近年已經在英國定居的香港年青人來說,貨櫃車司機卻可以是彬彬有禮,不爭路,還會禮讓行人。
這個行業在英國社會中除了不會受人白眼之外,更為他提供穩定收入與空間,讓他進一步進修邁向成為飛機師的夢想而前進。
伴隨著英國BNO5+1簽證新政策實施剛滿三年之際,已有近二十多萬移居英國的港人散落在英倫這片廣濶的土地上。一直以來有關這些移英港人的就業困難議題,已經有不同的民間組織在當地提供協助,讓這些移英港人能夠儘快展開新生活。一位早於2019年已經定居英國的年青人在近日自設臉書網頁,分享他駕駛巨型貨車的苦樂,已經吸引了不少剛到步移英港人的注意。
自設“英國拖頭佬”臉書網頁,盼向移英港人傳達行業正面訊息
這位還未到三十歲的青年小夥子 - Anthony,自稱“英國拖頭佬”,在其網頁內除了傳授專業行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港人摒棄他們固有的貨櫃車司機職業印象,開放思想空間,勇於嘗試,為自己在英國的職業生涯從新規劃,繼續踏步邁進。
Anthony近日接受美國之音中文部訪問時分享說,過去幾年確實有很多移英港人向他查詢有關在英國當貨櫃車司機的可能性,當中既有原來在香港已經從事這個行業;也有完全沒有相關經驗,來自各種不同行業的移英港人,例如在香港曾經從事教師,會計,以及紀律部隊等工作。這些不同背景的人,帶著好奇與疑問,對這個行業在英國的前景抱著憧憬與患得患失的感覺,徘徊於應否勇於嘗試的一念之間。
勉勵移英港人衝破固有思想框架,勇於嘗試發展新事業
要邁出第一步現實的條件是,即使是香港已經擁有貨櫃車司機駕駛執照,也必須重新在英國考核資格。對於很多已經人到中年,或英語並不流利的移英港人來說,要重新學習,成功通過考試並能夠掌握專業知識與技巧,當中需要的決心與勇氣,也不一定是一般安於現狀的人所能夠理解的。
Anthony對美國之音記者說,礙於貨櫃車司機在一般香港人中的固有形象,有部份移英港人會覺得,從事這行業便會是寄人籬下,是“馬死落地行”;但其實只要他們正面地看待這行業,不要帶著固有的思維看待,跳出原有的思想框框,開放自己,便能夠愉快地追求新的理想事業。
Anthony說:“是的!我也覺得,應該是這樣的,如我剛才所說,就是open mind(開放自己思想)瞭解當地文化,融入一下,我相信,以及看看你是否真的想做這個行業?我覺得並不緊要。你可以試,也有很多,即是不同方法可以去嘗試。進入這行業,由最低階層,如小型貨van(麵包車)派貨,跟著可以慢慢一步一步的駕駛體型大一點的貨車,也可以慢慢嘗試去融入這一行,我覺得只要open mind,以及你瞭解到這裡的人的做事方式,我相信在這一行是不難立足的。”
自小熱愛汽車 17歲生日即往考牌一嘗駕駛樂趣
Anthony於10多年前前往英國南部讀書,攻讀大學時轉到北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修讀機械工程,在課餘時候便開始兼職做貨櫃車拖頭司機。移居蘇格蘭後,他熱愛駕駛,閒時會在當地到訪各處,欣賞壯麗湖光山色,他更像集郵般參加了多種車輛牌照考試,展開了做拖頭司機的兼職工作。
他笑說,當童年還在香港的時候,已經對各種類型汽車產生興趣,孕育了對車輛的熱愛,也正由於此,當他達到考取車牌的17歲合資格年齡時的生日那天,便馬上參加考試。
Anthony回憶說:“是的!我也覺得,其實並不是特別是貨車,我本身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很喜歡汽車,在小朋友那個階段,我已經很喜歡購買汽車模型,無論是巴士、貨車或是私家車,都是很喜歡的,所以以前在我香港的家中,也有很多這類模型物體。”
英國貨櫃車司機不一定是老粗,有禮駕駛不焦急爭路切線
不過,從事貨櫃車司機行業,可有因香港的傳統固定職業形象,被看成是學歷低與老粗的象徵,影響了他進入這職業的意欲而使他卻步? Anthony不否認的說,在香港時確實有這想法,但隨著在英國生活時間長久了,他也漸漸抹去這香港功利社會的標籤。
他解釋說,香港由於太商業化,父母朋輩功利地比較子女成就,形成貨櫃車司機等勞動基層職業,只有學業失敗者才會入職的觀念;但其實,在英國任職醫生,也與一般司機的薪酬差距上不會太遠。所以,英國的父母不會如香港父母般,自子女幼小便要灌輸長大後要成為醫生或律師。他說,若父親從事運輸駕駛貨車行業的,也會樂見兒子繼承父業,沒有什麼尷尬可言。
Anthony繼續說:“我以前在香港時,是會有這樣的想法,但直到現在,我已經來到英國,我觀察到的,已經使我改變了這個想法,(在看扁貨車司機這事情上)可能本身香港社會或文化上,會使有很多人會這樣覺得,例如,可能貨車司機便一定是一些如沒有什麼學歷,或沒有什麼水準的人(從事)。但是我自己來到英國後,我又對這種看法改觀,更何況我本身現在正從事這一行業。……,我覺得這個職業,你喜歡便去做,你想做便去做,但可能香港還會有些人這樣想,但我自己一定不是。”
英國貨櫃車司職業上相對較有保障,不用事事操之過急
香港急速的生活節奏,也體現在部份貨櫃車司機的工作與駕駛態度上。在香港不難發現,貨櫃車司機為了趕時間,在公路上有時候會嫌棄前車車速緩慢,便切線爬上前頭。Anthony說,他明白時間便是金錢,理解香港的同行為了多賺薪酬,便爭分奪秒,希望能來回運送貨物多次。相比之下,英國貨櫃車司機的薪酬是以時薪計算,而且在每天工時方面有嚴格限制,避免司機工作過勞,出現交通安全事故風險;所以,在薪酬有了一定的保證下,英國的司機在理論與操作上,也便沒有必要如香港的同行般,事事操之過急。
沒有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謀取更多薪酬的壓力,英國的貨櫃車司機因此,也沒有必要在交通堵路時焦躁,沒有凡事在道路上切線爬頭的需要。不管交通擠塞與否,他們在路上運送貨物的薪酬也是固定的。
除了經濟因素外,Anthony也承認,英國的貨櫃車司機相對上能養成禮讓的駕駛文化,也與他們的國民素質有關。他認同,這些司機不會依仗車身體型龐大,在道路上橫行,欺淩其他較小車輛,除了與政府的嚴格交通法規指引外,也是他們尊重每個道路使用者的權利有關。
Anthony繼續說:“我覺得,這真的是比較文化差異的東西,現在英國的司機是比較禮讓,我所見所聞,我相信有很多,如剛剛到達英國,有自己私家車駕駛的(香港)人也會感覺到這狀況。如他們可能會在大路讓你小路出來先,或可能cut(切換)線時會閃一閃,對你閃一閃燈,叫你安心返回來,有很多這些情況,這真是他們的習慣,就算我們在考考車時,我們抱住一個,教車師傅會抱住一個心態,就是教你,如何在某些地方禮讓,你可以收一收油,你可以等別人先出來,我們會在考牌時,會有這些學習,可能這真有點與香港不同。”
Anthony說,在此對比下,若要香港運輸行業改變急速的工作文化,從而改善司機的形象,恐怕也非一朝一夕做到,而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改善香港同行的待遇薪酬。他認同,這種急速的文化,也可應用至各行各業,就是因為高成本下,員工唯有在短時間內多做客人生意,才可以賺取更多利潤,一些茶餐廳限時進食便是一例。
Anthony繼續說:“我認同這論據,我完全認同,可能在薪金待遇,可能提高少少,或者可能有固定時薪,因為我相信,我聽過一寫新聞報導,就是在香港做如中港司機為例,他們以一轉一轉的計算,你越做得多轉,你就會越賺得更多錢,但相對在英國來說,是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是以時薪計算,所以分別就在這裡。……若你(香港)要做到這樣的話,我覺得不是單一措施便可以解決(問題),而是很多樣東西加在一起,才可以解決。”
香港貨運業敵不過中國低成本,有司機查問運貨車往英國謀生
最近香港在中國大陸的“小紅書”上除了被冠以“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稱號外,更被線民嘲笑“國際貨櫃轉運港遺址”。中國製造業出口的產品,也無需依靠這個曾經號稱世界第一貨運輸送量的貨櫃港口輸出國外,鄰近深圳鹽田港口,早也作為全球最大單一貨櫃碼頭。
Anthony說:“為何會有恨多可能出口,會移向了中國大陸那邊呢?可能是價錢問題,薪酬問題。我也有接觸過或者瞭解過,如出口貿易方面,知道中國大陸出口的東西,或他們無需要經香港,再轉口出去外國,他們的成本真的降低了很多,很多貨櫃船(集裝箱輪船)現在可以直接入大陸落貨,就直接不需要再經香港已經可以轉口去美國,加拿大,或者去歐洲,各地的城市。”
Anthony並介紹說,確實有從事貨運駕駛行業的港人向他查詢,到英國轉戰的狀況,甚至不惜將自己擁有的貨車,也運往英國,方便自我謀生。
他繼續提到,當然英國在脫歐後,曾經一度非常缺乏貨櫃車司機,市場需求強勁,但過了數年後,儘管情況有所改善,但市場上仍有一定穩定的需求,對欲嘗試入職的移英港人而言,並不是一個差勁的選擇。
只要勇於嘗試踏出第一步,六十歲移英港人也通過考牌英語筆試
在這位年青的司機眼中,香港在成本上失去運輸貨物的優勢,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即使是港人貨櫃車司機希望移居英國,從事固有的行業,也不是單一經濟因素所影響,而是包括了政治等眾多原因考慮下的結果。
他更提到了一位六十歲的移英港人,因害怕英語難關,不敢嘗試考核有關駕駛執照,但經過他的鼓勵下,最終第一次成功通過筆試及格並獲取駕駛牌照。
Anthony說:“我也有幫助他,算是幫忙,幫他去做這件事情,我沒有記錯,是接近六十歲的人。他擔心英文不行,但最後我沒有記錯,在一個月前或半個月前,他的英文筆試,一take pass(一次便通過及格)了,我也(覺得)很神奇!是真的很厲害,真的可以做到,他原本說他的英語是不行的,但他也可以在筆試中通過了兩個部份,那麼我覺得,有人肯試;也有人不肯試;究竟看看你會否願意踏出這一步?”
要立足英國運輸駕駛行業,需習慣新工作文化
踏出了第一步,在英國重新出發後,日後能否在這行業穩步立足,也需要考驗個人的適應力與耐力。 Anthony提到,在英國與香港當貨車司機的分別,在於工時與駕駛路面的狀況,移英港人,特別是原來從事這職業的,不要帶著固有的工作思維來英國任職,這樣才會事半功陪。
Anthony分享說:“我也看見一些香港人,他們有很多feedback(回應)。第一,就是不習慣在沒有街燈的漆黑馬路上駕駛行車。另外,就是他們不慣工時比香港長,可能他原本慣於工作八小時至九小時的工種,但他發現在這裡(英國)做,如一個派貨司機或者拖頭(貨櫃車司機),他每一個shift(工作班次),每一個shift(工作班次)平均是十至十二小時,有這個分別,……他們會說不習慣,會覺得辛苦,我聽到這兩個是最大的一個concern(擔憂),第三,就是擔心能否在冰天雪地駕駛?”
由最初考獲的汽車駕駛執照,以至後來的貨櫃車拖頭駕駛資格,Anthony一步一步的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在英國享受著工作帶來的樂趣。不過,他的夢想未有停止,還想再上一層樓,趁著工餘時帶來的空閒,繼續進修,朝向成為飛機師的新目標邁進。
Anthony分享說:“我那個(目標),就我來說,希望我今年即是現在的2024年,我希望可以在年尾之前或者下年頭之前,可以開始去考這個牌?”
他帶點自信微笑回答的同時,印證著跳出了香港的固有思維枷鎖,海闊天空另有一番新景象。拖頭貨櫃車司機這行業,不一定是老粗才幹活的,職業從來沒有貴賤之分。香港一些人對這行業的白眼,也不一定有這思想能力與空間,可以將拖頭佬與飛機師兩者聯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