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
在美中兩國相繼斥钜資在半導體晶片製造業展開競爭的背景下,美國將目光投向拉丁美洲,尋求合作發展晶片產業,試圖降低包括台海危機在內的國際緊張局勢對晶片供應鏈構成的潛在衝擊。
多明尼加官員:美國應該對投資多明尼加有信心
多明尼加共和國工業、貿易和中小微企業部長維克托·比索諾·阿薩(Víctor Orlando Bisonó Haza)本星期訪問華盛頓時,呼籲美國科技企業到多明尼加投資半導體產業。
比索諾星期二參加了華盛頓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舉辦的一場討論會。他在會後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首先強調了多明尼加與美國在經濟和人文方面的友好關係
“居住在這裡(美國)的多明尼加人每年匯款回國100億美元。而(多明尼加的)外國直接投資在過去10年中,最重要的是美國。同樣,我們的地理位置接近,我們擁有非常重要和發達的空中和海上以及地面物流,並且已經實現了在自由貿易區的生產。”
比索諾說,多明尼加在醫療設備、電子產品和煙草等產業的生產水準突出,與美國關係密切,這也應該延申到晶片製造業的投資。
“我們與美國有著強大的貿易,這(半導體)將是一個新的類別,我們認為美國也可以對我們有信心。”比索諾對美國之音說。
地緣政治局勢牽動半導體供應鏈
比索諾說,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穩定對全球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多明尼加可以發揮作用。此前也有專家呼籲,為了晶片供應鏈的穩定,美國應給予西半球更多關注。
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歷史教授、《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與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經濟政策副總監、前美國商務部長國際經濟政策顧問大衛·塔爾博特(David Talbot)在去年8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 “區域能力建設為限制以亞洲為重點的供應風險提供了一種途徑,如果發生中美重大衝突,西半球國家之間的供應鏈受幹預可能性要小得多。”
目前,在拉美國家中,墨西哥與哥斯大黎加都已參與了半導體產業鏈的生產工作。多明尼加共和國也希望通過與美國的合作加入這一陣營。
美國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縮寫為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研究的副總裁斯蒂芬·埃澤爾(Stephen Ezell)說,幫助拉美國家發展半導體產業,符合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
埃澤爾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正在更緊密地整合價值鏈,這也產生了地緣政治效應——近岸外包(nearshoring)、外包轉回(reshoring),以及在地緣政治緊張時期,讓這些關鍵行業對我們的供應更多地靠近美國。”
拉美國家可進軍領域:測試封裝與印刷電路板
半導體產業鏈龐大複雜,可以分為研發與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以及組裝、測試和封裝(ATP)三大領域。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本星期發表調研報告說,多明尼加在ATP領域可以大有作為,並可同時涉足半導體的關聯門類——印刷電路板(PCB)產業。
多明尼加目前有87個自貿區(free zone),美國目前是這些自貿區最主要的投資夥伴,占總外國直接投資額的40%,自貿區出口的77%運往美國。電子和醫療設備生產是多明尼加自貿區的亮點。專家說,多明尼加有能力以這些產業為跳板,轉型發展半導體產業中的ATP與PCB。
臺灣企業是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ATP領域的領先者,也在外包半導體封裝和測試(OSAT)類別占主導地位,占全球份額一般以上。中國在OSAT領域也佔據了21%的市場份額。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艾德麗安·阿什特拉丁美洲中心(Adrienne Arsht Latin America Center)高級主任傑森·瑪律紮克(Jason Marczak)對美國之音說: “多明尼加共和國或該地區任何其他國家都不會取代中國,也不會取代臺灣。它們沒有能力與這些亞洲強國匹敵。但各國可以提供的是行業要素的多樣化,為供應鏈提供更大的彈性。”
“重要的是——各國在稅收方面要提供激勵機會。”他說。
“中國+1”趨勢下,美國希望外商引流拉美
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導致跨國公司轉向“中國1+”(或“中國+2”)戰略,以增強其供應鏈彈性,把原本已在中國直接投資的一部分產能遷移至中國周邊的協力廠商國家,以應對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營商環境惡化,
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的“2022回流指數”報告發現,“幾乎在所有行業,80%的公司”都在進行從中國的轉移。在上海美國商會2023年9月發佈的一項調查中,約40%的公司說,“正在將投資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地方”。
那些考慮 “中國+1”策略的外國公司可能會被多明尼加勞動力成本優勢所吸引。ITIF報告援引世界銀行的統計說,從2018年到2022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長了24%。世界銀行發現,多明尼加共和國的每小時製造業勞動力成本目前為2.50美元,是美國的6%,大約是哥斯大黎加或墨西哥的一半,甚至低於中國。
美國為振興國內晶片製造業,2022年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計畫為在美國國內研發和製造晶片的公司撥款近530億美元作為補貼。雖然這筆補貼不使用美國以外的半導體投資,但ITIF的埃澤爾表示,美國政府對協助多明尼加發展半導體展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可以通過美國國務院的“國際技術安全和創新基金”(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ecurity and Innovation Fund,簡稱ITSI),對該國進行支援。
美國國務院主導的ITSI將投入5億美元用於穩定和擴大全球半導體生產,保障半導體供應鏈,從2023財政年度開始的五年裡每年發放1億美元。
美國商務部晶片專案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國際交流主任法蘭西斯·張(Frances Chang)星期二在ITIF的討論會上說:“供應鏈的地理多樣性是恢復力的關鍵組成部分。我讚揚我們在整個地區的盟友和夥伴,當然包括我們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夥伴,為改善商業環境和吸引私營部門投資所做的努力。”
中國希望借“一帶一路”拉攏多明尼加
不過,因為選擇與北京建交、與臺灣斷交、多明尼加一度錯失了與半導體技術實力強大的臺灣在這個產業的合作發展機會。臺灣與多明尼加共和國自1941年建交以來,曾推動在多明尼加興建有“加勒比海矽穀”之稱的多京科技園區(Parque Cibernetico Santo Domingo)。但多明尼加2018年與中國人民共和國建交後,臺灣方面立即停止雙邊合作和援助計畫。
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與美洲對話組織(Inter-American Dialogue)的合作統計顯示,多明尼加在與中國建交後的2019年8月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6億美元,用於能源供電項目。
據中國媒體報導,2024年1月17日,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與多明尼加眾議長帕切科舉行視頻會談時,都提到合作“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據多明尼加駐中國大使館2019年的一份說明檔顯示,中國在多明尼加自貿區有8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鞋和服裝行業,沒有半導體等電子行業的投資。
多明尼加工業、貿易和中小微企業部長比索諾對美國之音表示,期待美國企業到多明尼加投資半導體產業,但這不意味著這一領域具有排他性。
“可以是臺灣的資本,也可以是中國的資本。”他說:“任何資本都可以投入多明尼加,然後(把產品)出口到美國,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