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升級:中國擬加強對電動車鋰電池技術出口限制

202513

 

中國商務部星期四(1月2日)發佈公告稱,該部計畫調整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將對製造電動汽車至關重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以及一些中國主導的關鍵礦物提煉技術納入管制範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路透社都指出,這是在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1月20日宣誓就職前,美中兩國科技戰升級的一個表現。

中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星期四在商務部官網上發佈“關於《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調整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計畫新增一項技術條目、修改一項技術條目、刪除三項技術條目,“為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創造積極條件”。

通知稱,商務部是根據中國《對外貿易法》和《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會同科技部等部門作出這一決定的,而目的則是“加強技術進出口管理”。

在調整目錄的第二大類“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欄目下,商務部擬新增“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而這一技術對於生產驅動電動汽車的鋰電池至關重要。

在調整目錄的第三大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欄目下,商務部將有色金屬冶金技術修改為要點更為明確的“通過離子交換法、樹脂法等方法從氧化鋁母液中提取金屬鎵的技術和工藝”。其他對金屬鋰(合金)及鋰材製備技術也實施出口管控。

鎵、鋰等關鍵礦物對製造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電池不可或缺,而中國在全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產量上占比將近九成,這一材料除了對發展電動汽車極為重要外,還廣泛運用於儲能設備和電腦類、通信類和消費類3C產品中。

中國商務部說,現在就目錄調整“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而公眾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真和信函等途徑提出意見。

“意見回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2月1日,”商務部的通知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星期五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商務部擬對兩種關鍵技術實施出口限制時表示,相關具體問題記者應該向商務部瞭解,但她指出中方採取的是國際通行做法。

“作為原則,中方根據自身需要並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依法依規實施公正、合理和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毛寧說。

中國商務部一個月前發佈公告,宣佈禁止向美國出口包括鎵、鍺、銻在內的一些軍民兩用礦物質。此舉被普遍視為對拜登政府此前出臺第三波對華半導體出口禁限制措施的報復行動。

“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12月初的公告說。

北京當局自去年起開始對關鍵礦物出口實施管控,而上個月的宣佈是將已在實施的出口管控措施進一步收緊,而且這一波管控措施只針對美國。

路透社援引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負責人亞當·韋布(Adam Webb)的話說,中國政府採取的最新措施,意在維持其在金屬鋰提煉領域全球70%的市占率。

“這些擬議中的措施是為維持其高市占率和為保護中國國內電池供應鏈鋰化學品生產而採取的行動,”路透社援引韋布的話說。

“根據出口限制的程度,這有可能對西方金屬鋰生產廠商計畫運用中國技術生產鋰化學品的願望構成挑戰,”韋布又說。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