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佈局新型地區科技生態系統,以再次全面引領全球創新

20231029

 

美國最近公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在全美建立31個涵蓋半導體、生物技術、關鍵礦產、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的地區科技中心,以提高創新能力、加強製造業、創造高薪工作崗位。

喬·拜登(Joe Biden)總統10月23日在宣佈這一計畫時說,這個計畫將“使美國能夠再次在各個領域引領全球創新”。

儘管美國本公認為仍是世界上極具科技創新活力的國家,擁有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體系,但這一體系的地理分佈極不平衡,數量也遠遠不夠普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近發佈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美國高居第三,但在該組織的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國名列第一,擁有24個全球頂級科技集群,成為擁有發明家和科學家雲集最多的國家。

在福布斯今年8月公佈的《2023年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榜單中,美國公司占了八席,並囊括了前三名,但這些公司全部集中在東西海岸沿海城市。

“那些科技生態系統只集中在全國幾個地區,”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它們並不能反映我們國家全部的潛力。”

 

打造新型創新生態系統

商務部從全美370多個候選申請中選定的31個地區研發中心遍佈32個州,其中蒙大拿、威斯康辛、佛蒙特、內華達等傳統上以農業為主的內陸州。

雷蒙多在宣佈這一計畫時表示,聯邦政府的這一計畫旨在讓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從矽谷、西雅圖和波士頓這樣的傳統科技中心走出來,將它們擴展到全國各地,其中近75%的地區科技中心將集中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

“這裡的想法是嘗試提高科技、技術安全和計算等領域的普及水準,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矽谷、波士頓或紐約等強大科技中心的社區。”紐約大學丹唐工程學院電腦科學與工程副教授賈斯汀·卡波斯(Justin Cappos)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更新美國創新項目”主任蘇傑·希瓦庫瑪(Sujai Shivakumar)說,該計畫並不意在全國各地建立一個個新的矽谷,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全新的創新生態系統,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在科技創新中來。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國確實面臨其他國家的激烈競爭技術競爭,但這一規劃的本意更注重的是使更多的各類資源、更多的人口參與並受益於創新經濟。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希瓦庫瑪說,美國在全國範圍內,包括生物技術、半導體技術、製藥等領域都有大量的聯邦實驗室、大學等等尚待開發的大量資源。“如果你看看印第安那州,你會發現印第安那西南部有印第安那大學,還有一個海軍基地,它們相距30英里左右,但這些資源幾乎從不互相交流。”希瓦庫瑪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試圖重建這個網路的關鍵是提供連接點,將所有這些資源互相連接,因為它們的組合要比單個資源更強大。”

 

彌補關鍵產業鏈短板

中國不久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宣佈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中國在這兩種對半導體和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稀有金屬供應鏈中佔有幾乎絕對的主導地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中國約占全球低純度鎵產能的84%。

美國旨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這一最新努力在擴大科技創新基礎、挖掘美國科技潛力鍛長板的同時力求彌補美國在關鍵戰略產業鏈方面的短板。

31個地區研發中心之一是佛蒙特大學主導的氮化鎵技術中心。該中心將利用聯邦政府的投資結合當地資源以及技術人員培訓項目,以技術創新來推動氮化鎵製造。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去年曾獲得獲得3000萬美元的聯邦資金,用於推動佛蒙特州工廠的下一代氮化鎵晶片的創新和生產。美國商務部表示,佛蒙特的氮化鎵技術中心將進一步發展半導體技術應用,包括高功率、高能效系統、5G/6G蜂窩基站和軍用車輛電氣化,“從而增強國家安全和國防優先事項”。

在其他關鍵礦產能力方面,密蘇裡大學將主導建立一個關鍵礦物與材料先進能源(CM2AE)技術中心,旨在將密蘇裡州南部中心地區定位為全球關鍵礦物加工的領導者,減少對外國關鍵礦物的依賴,同時創造成千上萬的高薪就業崗位。

另一個涉及鋰電池的中心設在內華達州,該州的州立大學雷諾分校負責建立一個名為“材料迴圈中心”(Loop Tech Hub),其最終目標是建成一個自我可持續且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鋰全生命週期集群,涵蓋了鋰的開採、加工、製造和回收。據上個月《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刊發的研究報告,內華達州與俄勒岡州交界處可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鋰礦。

涉及新能源電池的另一個中心設在賓漢普頓大學,該中心將致力於找到解決國內供應鏈和創新損失的方法,志在使美國再次作為電池創新和製造的全球領袖。賓漢普頓大學在宣佈他們領導的紐約新能源(NENY)項目指定為電池創新中心時說,目前美國的電池製造業幾乎完全依賴不穩定的全球供應鏈,“因此,我們正在失去許多本土早期創新,這些創新流向像中國這樣的大型技術產出國。這將持續將我們的國家和經濟安全置於風險之中。”

 

前景亦喜亦憂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嘗試類似計畫。為了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國會2017年推出“機會特區”(Opportunity Zones)計畫,鼓勵對政府認定的某些地區進行投資。但幾年下來,對該計畫的評價褒貶不一。布魯金斯去年底的報告發現,該計畫下的投資通常又流向了那些高收入和教育水準較高的區域,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已有大量經濟活動的地方更容易產生創新,有更多的人才儲備。

2015年,美國也曾宣佈撥款7000萬美元的聯邦資金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設立新的“製造業創新中心”,該中心旨在整合私營公司、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資源,力爭確保美國在下一代複合材料方面的領導地位。布魯金斯2019年的資料,儘管有政府的巨額投資,但2005年到2017年,諾克斯維爾都市區在創新產業中僅新增了約1200個工作崗位。

長期以來,人才的短缺被認為是制約美國科技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瓶頸。全球領先的企業審計和管理諮詢公司德勤事務所在今年8月一項針對科技企業的調查中發現,人才問題被視為既是最重要的挑戰,近90%的高管表示招聘和留住人才是一個中等或重大挑戰。

宣導產業回流的非盈利組織“回岸倡議”(Reshoring Initiative) 總裁哈裡·莫澤(Harry Moser)對美國之音說,在創造就業方面,美國公司去中國或其他地方的原因是因為可以節省30%或40%的成本,“因此,只要這種情況存在,無論有什麼計畫,公司都會去其他國家。”

目前宣佈的耗資5億美元31個專案只是地區科技中心龐大計畫的第一階段,整個計畫的支出可能會高達數十億美元。

在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大幅飆升的情況下,莫澤對這一計畫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效益表示懷疑,他擔心 “大部分(資金)會進入官僚機構”。

布魯金斯學會都市政策專案(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的高級研究員馬克·穆羅(Mark Muro)將科技中心項目稱為“一項大規模實驗性的產業政策”。穆羅對紐約時報:“我認為我們需要進行一些實驗,其中一些可能會是很好的投資。”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希瓦庫瑪指出,雖然以前類似項目不盡理想,但美國不應放棄,這一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些會成功,而另一些則會失敗。”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