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擴大晶片供應禁令,華為撐得過明年嗎?

2020818

 

川普政府週一(8月17日)擴大晶片出口管制,進一步禁止協力廠商外國公司間接將含有美國軟體或技術的半導體晶片在未取得許可前供貨給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

對此,三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市場觀察人士說,美國祭出的殺手鐧幾乎掐斷華為所有的手機晶片供應來源。如果找不出替代貨源,華為靠著之前積極的晶片備料,全球奪冠的手機市占率或許還能撐到年底,但能不能撐過明年,很不樂觀。

市場人士也分析,美國看似只鎖定華為,但其實真正劍指的是背後更多類似華為這種靠政府補貼崛起、在國際市場不公平競爭的中國企業。這次的禁令不會是美國出的最後一張牌、下一波的中企制裁名單很可能會陸續浮出抬面。不過,他們也研判,中國不會靜靜挨打,後續應該會伺機出手回擊,美中衝突將從科技、金融等領域持續擴大。

 

華為晶片供應鏈斷鏈

國際資料公司(IDC)研究經理高鴻翔指出,美國於5月祭出的晶片禁令已經阻斷華為在高階手機晶片上的供貨來源,前幾大供應商—包括華為自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美商高通(Qualcomm)和臺灣的台積電(TSMC)-從9月中旬起,就不能再賣高階晶片給華為。

為規避第一波禁令,華為于6月重新規劃供應鏈,找上臺灣的聯發科(MediaTek)間接提供一般的商業晶片。但現在,美國第二波的禁令把這個漏洞都賭上,高鴻翔說,因為聯發科的晶片很可能也需要美商高通的技術授權。因此,受限於第二波的禁令,甚至韓國三星(Samsung)的晶片可能也有類似的限制,讓華為都沒有後路可以緊急調貨。

 

這相當於美國用兩道禁令就把華為從低階到高階的手機晶片供應鏈完全阻斷,高鴻翔說,這將讓華為“完全沒戲唱”。未來,華為只能向本土的半導體晶片公司調貨,如展訊(Spreadtrum)或中芯國際(SMIC),但中國的半導體業嚴重落後美國,就算買得到晶片、也不好用。

他說,一旦庫存的手機晶片用迄,華為全球市占第一、有“印鈔機”之稱的手機業務可能就撐不下去。

 

華為前景堪慮

高鴻翔向美國之音表示:“非常悲觀,這一定沒有樂觀的理由呀!唯一要講樂觀,只能說,華為之前有備料。所以,我們覺得,到年底前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甚至搞不好可以到明年中。所以,應該還有一年可以去談判。”

高鴻翔分析,美國可能已成功打垮華為的兩大塊事業版圖—半導體和手機,也靠著乾淨網路 (Clean Network) 的訴求,逐漸說服西方國家和五眼盟友圍堵華為的5G基站。不過,華為在通訊基礎設備業務上,還是穩拿來自中國和新興市場的商機。

 

相較于高鴻翔的悲觀,位於北京的海豚智庫執行長李成東相對樂觀。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華為的高階手機或許沒有退路,但中、低階手機晶片,會找到替代方案,尤其華為每年淨利潤達上百億美元,自主研發經費和資源相對充裕,而且華為應該也不會輕言退出手機市場。因此,他認為,最新一波的禁令目前只會衝擊到華為約八分之一的營收。

李成東抱怨說,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太大,“史上最嚴厲的限制,連對伊朗都沒這麼嚴苛”,他辯護說,華為從未幫中國監視過其他國家。

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指稱華為是Spy-Wei(間諜為)。

 

中國依賴美國技術

另外,美國的兩道晶片禁令也凸顯出,中國雖然是全球的製造大國,但面對高科技業,尤其是製程複雜且分工很細的半導體,完全依賴美國的技術。

雖然,中國的半導體公司近一年來傳出以2倍高薪挖角上百位台積電和聯發科的人才,但業界人士認為,若沒有挖到懂製程的高階主管,中國只是“白挖了”。

 

在此前提下,位於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說,美國最新一輪的晶片禁令也有測試中國半導體底線的意味,看看中國半導體業是否有能力奧援華為。

劉孟俊也分析,美國不會只出手打擊華為,因為美國最終要的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美國一向主張,中國政府靠著龐大的補貼和政策扶植中企擴展國際市場,對美企和所有外資都是不公平的競爭,尤其,最新的全球500大企業,中國以124家上榜、首度超越美國,是很大的警訊。

 

美國圍堵名單不限華為

劉孟俊說:“美國現在雖然是劍指華為,可是,類似於華為這種企業都是美國將來還是會打擊的對象。”

劉孟俊認為,美國還會出牌、還有下一波的圍堵名單,包括無人機大廠大疆科技、半導體的紫光等諸多中企都可能是未來的制裁對象。這代表美國會積極利用行政力量、保護美企,並導正中美間不公平的競爭態勢。

三位市場人士都同意,川普總統一再抗中,目的是要拉抬自己年底的選情。不過,劉孟俊說,最新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度迎頭趕上,代表他打中國牌的策略奏效,因此,他對中國的打擊面將逐步擴大。

 

他說:“另外,就是,逼著中資企業從美國的資本市場退出來,這也是可以預期得到。這意思是,不光只是一個科技戰,其實金融戰、還有乾淨網路,我覺得,它(美國)打擊面越來越廣。”

劉孟俊和高鴻翔都認為,面對美國的攻勢,中國肯定會回擊,但如何回擊、或找出一美國可以滿意的方案,劉孟俊認為,球應該在中國場內,習近平雖然對內要維持威望、不能向美國示軟,但若不儘快找條出路,和美國妥協,包括華為在內的中企會很辛苦。

 

預計中國會謹慎因應

高鴻翔則認為,中國表面冷處理、但很可能會以內需市場為籌碼,私下向美企施壓,“蘋果(公司)是第一個要小心的”,因為中國市場占蘋果出貨的15-20%,中國可能以限制蘋果在中國銷售來反擊。

不過,李成東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中國不會拿美企開刀,因為最後傷及的可能是中國自己的經濟。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今年經濟環境不太好,每個國家都是盡可能希望招商引資,所以,美國的企業中,尤其像是蘋果、特斯拉的那些科技公司,它長期來講對中國相對還是比較友好的一個關係,你(中國若)拿這些公司開刀,也沒有意義,因為,你傷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說,中國政府還是相對來講,比較理性一點點。”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