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專家:政府和互聯網公司未能恰當應對網上仇恨的挑戰

2019 年 10 月 21 日

聯合國見解和言論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在一份加強打擊網上仇恨的法律標準的里程碑式報告中呼籲各國政府和公司擯棄不符合標準的政策和不相一致的執法方式,使其反對“仇恨言論”的法律和做法與國際人權法相吻合。

聯合國見解和言論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大衛·凱伊(David Kaye)在今天提交給聯合國大會的一份報告中說:“網路仇恨的盛行給每個人帶來了挑戰,首先是成為主要受攻擊目標的被邊緣化的個人。不幸的是,國家和公司未能阻止‘仇恨言論’成為下一個‘虛假新聞’,這一說法是一個含糊不清、政治化的術語,容易受到政府濫用和公司自由裁量權的影響。”

凱伊表示,“網上仇恨儘管發生在網上,但同樣有害。相反,網上仇恨以其傳播的速度和範圍,可以煽動嚴重的網下傷害。”

凱伊在報告中敦促各國履行其義務,以主要人權條約以及人權事務委員會對人權法的解釋為準繩。他特別關注政府以“褻瀆”為幌子,使用“仇恨言論”來限制合法言論,或未能根據人權法關於合法性、必要性和相稱性以及合理性的嚴格標準來界定和執行“仇恨言論”規則。

凱伊表示,政府和公眾對網上仇恨有合理的擔憂,但對公司施加問責的新法律沒有達到基本標準,增加了這些私人行為者對公共規範具有的權力,並存在破壞言論自由和公共問責的風險。

凱伊同時認為,公司同樣沒有認真對待尊重人權的責任。仇恨內容正是在他們的平臺上傳播的,其傳播受到追求關注和瘋狂的傳播商業模式和演算法工具的刺激。這些公司對人權產生著巨大影響,但都沒有按照《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的要求闡明植根于人權法的政策。

凱伊的報告為公司根據人權法的基本原則解決網上仇恨提供了一個路線圖。它特別指出,這些公司在產品開發的所有階段缺乏人權影響評估,公司規則模糊,以及公司流程缺乏透明度。

凱伊表示,人權界與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經濟中的其他公司進行了長期對話,然而,這些公司仍然頑固地堅持那些未能根據人權法基本準則闡明其行動的政策,無論是言論自由和隱私,還是禁止歧視、煽動暴力和促進公眾參與。

凱伊表示,這些公司未能認識到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將股東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這種情況必須立即結束,而這份報告則為公司提供了改變方向的工具。

凱伊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法學院的法學教授,專注于國際人權法和國際人道主義法的研究, 他是美國國際法協會和外交關係理事會的成員。

特別報告員和工作組是人權理事會特別程式的一部分。特別程式是聯合國人權系統中最大的獨立專家機構,是人權理事會獨立實況調查和監測機制的總稱,處理世界各地的具體國家局勢或專題問題。特別程式專家在自願的基礎上工作。他們不是聯合國工作人員,也不在聯合國領取工資。他們獨立於任何政府或組織,以個人身份服務。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