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表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核試驗禁令對防止“災難性影響”至關重要

 

 2018年9月6日 

 

 和平與安全 

 

關於國際反核試驗日的年度紀念活動,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強調了全世界測試和消除核武器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 

 “上個月我訪問了日本並會見了長崎原子彈襲擊的倖存者,”古特雷斯先生在紐約舉行的紀念日的高層會議上說。  “通過倖存者Hibakusha的證詞,我們被提醒需要確保核武器再也不會被使用 。” 

古特雷斯先生還強調有必要“記住廣泛核試驗災難性時代的受害者”。 

他說:“2000多次核試驗的遺產已觸及許多地區的人民和社區,從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居民和哈薩克斯坦的草原到南太平洋島民,以及南澳大利亞的Maralinga Tjarutja人民,”他說,並補充說是世界上一些最脆弱的地區,在這個星球上一些最脆弱的地區。 

此外,聯合國秘書長指出,核試驗不可避免地對環境,人類健康,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產生“災難性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應該歡迎自冷戰結束以來已經形成的反對核試驗的強有力的規範,包括通過大多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施的自願暫停,”他強調說。 

自世紀之交以來,只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俗稱朝鮮)打破了這一規範,導致安理會譴責並一再實施制裁。 

這些測試表明,“沒有任何臨時措施可以取代全球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核試驗禁令”,聯合國主席強調。 

 “必須盡一切努力使”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全面禁試條約“)立即生效,”他繼續說。  “正如我在裁軍議程中所說,'確保我們共同的未來',”全面禁試條約在核裁軍和不擴散制度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限制核武器的發展和質量改進,該條約制約了核軍備競賽,並成為可能尋求發展,製造和使用獲取核武器違反其不擴散承諾的國家的障礙。 

 “然而,”他感嘆道,“自談判以來已有20多年,該條約尚未生效。 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妨礙其全面實施,並破壞其在國際安全架構中的永久性。“ 

儘管有180多個國家簽署了該條約,並且大部分已經批准該條約,但它只有在八個擁有核技術能力的國家批准後才能生效,即中國,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朝鮮,巴基斯坦和美國。 

大會主席MiroslavLajčák在講台上談到核試驗如何加劇緊張局勢。 

 “他們為政治錯誤估算創造了機會。 而且他們讓我們更接近邊緣,“他斷言說,聯合國總部的會議”對我們的星球和人類至關重要“。

 

Photo:1945年10月中旬,長崎遺址距震源約800米。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