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孟加拉國新法律違背國際人權法要求可能限制言論自由

 

 2018年10月9日 

 

 人權 

 

 人權聯合國高專辦今天表示,昨天,孟加拉國不顧對該國“數字安全法案”的內容和管轄範圍可能會嚴重妨礙公民行使意見和表達自由權,以及享有正當法律程序權的普遍擔憂,將該法案正式簽署成為法律。該法律不僅可能會對記者,博主,時事評論員和歷史學家的工作帶來嚴重影響,任何個人也可能因為在包括社交媒體平台在內的場所合法行使言論自由權利而受到懲罰。 

人權高專辦發言人沙姆達薩尼(Ravina Shamdasani)表示,新法當中包含一些含義模糊的條款 ,在網絡上發表擾亂法律和秩序,影響宗教情感,或是破壞社區和諧的言論,可能被處以最高可達七年的長期監禁或罰款。任何反對“孟加拉國解放戰爭精神”,以及對國旗或國歌不敬的宣傳或報導,在初犯時即可能遭到最高十年的監禁,或1千萬孟加拉塔卡,約合12萬美元的罰款。與殖民時代“國家秘密法案”相關的數字犯罪則可能被處以14年的監禁,累犯者則可能被判處終身監禁。 

沙姆達薩尼表示,這條法律賦予警察很大的權利,可以在沒有搜查和拘捕令的情況下實施搜查和逮捕,法律中的許多罪行都不允許保釋。“鑑於孟加拉國執行正當法律程序的狀況,這一點尤其令人擔憂。“法律同時還給予政府限制和攔截數字信息的廣泛權利。 

 

沙姆達薩尼指出,孟加拉國有責任履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義務,而“數字安全法”目前的內容,與“公約”第九條“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第17條”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以及第19條”人人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等相關內容相悖。 

沙姆達薩尼表示,在今年9月20日,也就是這條法案剛剛獲得議會通過後的第二天,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舉行了普遍定期審議。在審議期間,孟加拉國政府接受了人權理事會有關該條法案可能限制言論自由的相關建議,並同意採取措施,使國家立法與國際義務相協調。然而,儘管政府承諾將重新審議法案中有問題的相關條款,這條法案依舊在昨日正式得到簽署,成為法律。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呼籲孟加拉國立即對“數字安全法”做出修改,確保這條法律符合“國際人權法”所規定的義務,就任意逮捕,拘禁,以及其他對個人合法行使言論和意見自由權利的限制措施提供制衡機制,人權高專辦隨時準備為孟加拉國政府提供支持。 

 

 

 

Photo:聯合國人權高專辦今天表示,孟加拉國昨天通過的“數字安全法案”可能會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產生影響。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