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試推“文明碼”,大資料監控的觸角在延伸?

2020910

 

蘇州市近日推出“文明碼”,透過給民眾日常行為打分,實施與利益掛鉤的獎懲,當局稱,此舉旨在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不過,有輿論認為,這是中國大資料監控的最新發展。

 

大數據新疆界

9月3日,“蘇城碼”的官方App在原有健康碼基礎上,新增“文明指數”,並由該市政法權威機構,政法委和市公安局聯合線上發佈“測試”,市民自願註冊。官媒中國之聲說,這是蘇州的“全國首創”。

新增“文明碼”主要包含兩個指數:“文明交通指數”和“文明志願指數”,未來還將增加更多指數項目,例如,垃圾分類、文明用餐(推行公筷)、文明禮讓、文明上網、誠信守法、厲行節約,等等。

“文明碼”起始1000分,積分始于居民註冊之日,計分週期一年,屆滿後重新計分。計分規則包括:違反交通規定扣除相應分數,如闖紅燈扣50分,酒後駕駛扣100分,參加交警執勤等志願活動,則會相應加分。蘇州以及中外輿論關注點之一:分數與什麼掛鉤?

 

懲戒依據

蘇州公安官方微信稱,“文明碼”可作為“警示和懲戒”那些綜合文明指數低於下限的人員,其中包括外來人口。同時,文明積分等級高的市民,將會享受工作、生活、就業、學習、娛樂的優先和便利。

“文明碼”顯然要將某人的“文明等級”,與其獲取的社會資源掛鉤,限制一些市民的活動範圍,獎懲將對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等很多方面產生的影響。

蘇州居民潘軍對美國之音說:“怎麼說呢?不是宣導要搞內迴圈嗎?讓經濟恢復起來?有錢就可以消費,遵守有關部門的規定,不就是可以了嗎?而你再用文明碼來限制,文明碼低一點,你就不准許人家購物,不允許消費,進行各種限制,這不太現實。”

 

香港蘋果日報說,中國社會信用評分去年推行後,有的無辜市民買火車票、飛機票時受限。如今,文明碼的出現則是“將產品再包裝加以推行”,是“無限上綱的極左行為,反映當局的恐慌”。

蘇州居民任雨良說,地方政府官員有時很無聊,總想搞出點亮點,他們搞出的“文明碼”侵犯人權,而且很容易造成歧視。

有線民說,如何節約、上網、用餐才算文明?如何在這些領域進行分數折算?“文明碼”積分和使用原則太過主觀,很難普遍適應,因為這意味著“裁判員”和“運動員”之間的意願並不對等,這種懲戒本身就不文明。

蘇州市的“文明碼”,目的似乎是將人分為“不同等級”。文明積分等級高的市民,將會享受的多方面優先和便利。問題是:誰有權確定文明的標準和定量分值?誰有權以文明的名義,剝奪公民平等享受公眾服務的權利?

 

階級劃分變種?

有人將蘇州“文明碼”和日偽時期的“良民證”相提並論。獨立時評人程坦對美國之音說,蘇州政府完全是在“亂搞”:“文明碼確實類似過去的良民證。地方政府對一個人的私德,以及對社會沒有危害的事情,進行這樣的規定,而且還和切身的利益掛鉤,這個就不好了。”

“良民證”、“行為紙”,是指官方出具的“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抗戰時期最早出現,發放機關是日本軍隊,“用以證明持證者效忠大日本帝國”。

法廣的分析說,蘇州“文明碼”還使人想起毛時代,那時的中國民眾被“四類分子”、“地富反壞右”等各種階級成分劃分為三六九等,有人因成分或者雞犬升天,或者下放農村接受“勞動改造”。每次政治運動都要陪綁,子女就業、升學、統統被視為另類,遭到排擠。

 

網友清哲木說,對“文明碼”震驚之餘,想起元朝統治者也曾將國民分成四等,等級不同享受的國民待遇不同。

網上的火線評論說,“文明碼”不是通向文明之路。還有網友說,今後是不是會出現“道德碼”、“愛國碼”、“孝順碼”、“賢妻碼”、“良母碼”等身份認證體系?

 

監控大計進行時

政治上,蘇州“文明碼”被認為是中國大資料全國監控系統的最新發展。蘋果日報稱,蘇州“文明碼”的出籠說明,中共並沒有因為疫情而且停頓其“監控大計”,反而趁疫情推出健康碼,當局不透明地使用相關資料,美其名曰防疫,實為監控之嫌。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魯難說,“文明碼”的監控功能十分突出:“現在的所謂文明碼來源於前一段時間的健康碼,同時結合日偽時期的良民證,加上它的戶口功能。中國當局利用資料控制、人工智慧技術來對中國國民進行更深一步的控制又多了一個技術手段,文明碼不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而恰恰是為了當局的維穩需要。”

談到大資料監控,蘇州居民潘軍的觀察是:“不是因為有了這個‘文明碼’才加強對民眾的監控,這個社會對民眾的監控已經很強了。社會對民眾的控制不僅僅因為有了健康碼、文明碼就加強了,而是它本身就已經加強,比如,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這麼多的監控,這麼多的人臉識別,手機上的軌跡等,各種方法都會找到你。”

英國每日郵報說,蘇州文明碼出現之際,中國在疫情期間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監控其國民的手段正在面臨廣泛的質疑和批評。中國的大資料全國聯網監控系統已經可以做到三秒鐘內找到任何人的行蹤。

 

本質區別

南方都市報說,“文明碼”確實可以約束不文明行為,政府測試“文明碼”無可厚非,但是道德文明屬於軟實力,不宜硬性人為量化,此舉略顯形式主義。還有網上有輿論說,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是也有對公民行為進行量化評級的體系嗎?

魯難表示:“在美國我們看到有很多信譽等級,不同的分成,然而這些資料系統都嚴格保障每個人的個人資訊,保障每個人的隱私權,個人自由在這一塊領域不受侵犯。”

他說,中共使用大資料注重的是設法對民眾個人進行人身禁錮和控制,美國實行的是有效社會治理,兩國在這一點上有“明晰區別”。

 

不過,一位搜狐網友認為,每個人為自己行為負責且承擔連帶責任,天經地義,某些專家為何又要“搗漿糊”?

蘇州“文明碼”推出後招致廣泛質疑,當局已宣佈“測試”結束。至於是否會再度上線推廣,蘇州當局說,“還在研究之中”。

“文明碼”就此夭折,還是改頭換面?大資料監控的延伸在蘇州失利後,是否會轉到其他地方進行,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文明碼的出現,似乎預示中共的監控,正試圖從人身所處位置,向人腦縱深發展。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