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猴子攜帶人類基因:中科院人腦研究引發倫理爭議

2019412

 

中國科學家日前培育出11只攜帶有人類基因的恒河猴,並表示這些猴子的大腦發育,表現出接近人類大腦發育的特徵,再次在國際間引發倫理爭議。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最近宣佈,該所與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首次建構攜帶人類MCPH1基因拷貝的轉基因恒河猴模型,獲得11隻轉基因猴。中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基因可能塑造人類大腦發育的某些特性,例如人腦發育時間比非人靈長類動物更長的這一“幼態持續”現象,從而形成更高級的人類智力。

 

研究人員說,核磁共振腦影像分析顯示,這些攜帶人類MCPH1基因的轉基因猴,存在類似人類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網路成熟延遲的現象。他們還發現,轉基因猴對比野生猴的工作記憶能力“明顯提高”,說明大腦發育延緩可能提升轉基因猴的智力。

中科院的一份聲明說,這一研究成果“顯示出轉基因猴模型對研究人類起源、以及人類特有腦疾病(如老年癡呆等)的重要價值”。

這一研究今年三月在中國的英文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發表。

 

不過,包括研究共同作者在內的科學家,對這研究的結果可信性和倫理提出懷疑和批評。

美國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說,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只存活,很難在它們大腦大小和記憶力是否與一般猴子不同的問題上得出確切結論。

該雜誌援引這一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電腦科學和磁共振成像專家馬丁·斯泰納(Martin Styner)的話說,研究者沒能找到願意發表這篇報告的西方科學期刊。

 

斯泰納說:“這研究的很多方面在美國是做不到的……它引發研究類型的問題和這些動物是否被合理對待的問題。”

他還表示,這研究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向”。他說。“我們創造一種和它本來樣子不同的動物。當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我們必須更加理解我們希望學到什麼、去幫助社會。但這裡的情況並非如此。”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基因永遠都不應該被移植到猿類身上,因為它們與人類太過相像。

 

科羅拉多大學靈長類比較研究領域的遺傳學家詹姆斯·西卡拉(James Sikela)說:“利用轉基因猴研究與大腦進化相關的人類基因,是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他擔心,這類實驗顯示出一種對動物的漠視,並可能導致更極端的改變。他說,這類研究最後可能會無法收場:“隨著這類研究的開展,我們可以預計類似問題會再次出現。”

中科院這個試驗的主要發起人宿兵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說,他將創造出更多這樣的轉基因猴,並已經開始進行培育攜帶另一種人類特有基因“SRGAP2C”的轉基因猴。

 

source: 
美國之音
Insert into ip_checker (ip, create_date) VALUES ( '3.136.27.210', 1736707193 )